您当前的位置: 购房指南
郭鹤年吴光正护航 SOHO中国有望7月上市
发布时间:2007-06-20 15:08:33
郭鹤年吴光正护航 SOHO中国有望7月上市  5月底,潘石屹(潘石屹博客|潘石屹新闻)原本将前往贵阳参加当地一名为“山水黔城”楼盘的亮相活动,然而,这一次,潘却爽约了。

  “老潘因为忙着上市的事情,没有时间过来了。”主办方向记者坦言,“这段时间,老潘所有的工作都以上市为重。”

  之后记者证实,这个时间SOHO中国正在进行上市聆讯。SOHO中国进入上市的最关键时刻。

  “还要过一段时间才能有结果。”记者在短信联系潘石屹未果后,致电其助理许洋(许洋博客|许洋新闻)得到了这样的答案。

  所有信息都无法从SOHO中国内部得到。而坊间的传言却风生水起。

  先是已通过上市聆讯近两周的SOHO中国为何仍不见推介和路演。

  一种说法是,SOHO大股东潘石屹与上市保荐人,在公司估值方面有分歧,潘石屹索价较保荐人心目中的定价高,双方还在讨价还价之中,故招股一直姗姗来迟。

  而另一种说法则是,SOHO打算在上市资产内再加入一些新购入的项目,但取得土地证等相关文件需要时间,所以招股时间延期。另外,由于资产规模加大,SOHO认为公司可取得更高的估值,故集资额将由原本40多亿元,加码至60亿元左右,目标在7月份内完成招股及挂牌。

  同时,对于招股的消息也是众说纷纭。

  有香港市场消息称,有马来西亚“糖王”之称的郭鹤年(嘉里集团董事局主席)和吴光正(九龙仓集团(0004-HK)兼香港贸易发展局主席)家族或将分别认购1亿美元(约7.8亿元)价值的SOHO中国股份,而有消息称,SOHO中国希望集资金额的50-60亿元,初步只会向这两大投资者配发股份。

  据了解,郭鹤年通过嘉里集团持有嘉里建设63%的股权,而最新的数据显示,嘉里建设在内地土储也达到200万平方米。而就在上月底,吴光正表示,将继续找寻投资机会,以增加在内地的土地储备,目前,九龙仓在内地的土地储备为5000万平方英尺。

  有了两大投资者的保驾护航,SOHO中国的上市之路也许会更加平坦。

  不仅如此,目前,潘石屹还有好的项目和足够多的土地储备来说服资本方面。

  6月2日,光华路SOHO开盘,有逾13亿元的销售业绩,无疑为公司的上市增加了新筹码。而此前三月,SOHO中国刚刚以35亿元拿下的三里屯SOHO项目,预期销售额将超过百亿元。仅2006年SOHO中国销售额就达到了39个亿,据了解,目前SOHO中国在北京CBD核心地带共计开发面积158万平方米,而正在开发的光华路SOHO总建筑面积为7.5平方米,三里屯项目则为47万平方米,且两个项目均位于CBD核心地带,加上新购入的项目,土地储备足够SOHO中国开发2-3年。

  上市后的“钱景”

  时至今日,对于SOHO中国上市的结果,只能等待7月的到来。而对于SOHO中国来说,上市后的“钱景”却是可以想象的。

  潘石屹不太正面回应“钱荒“问题。

  3月初,在三里屯项目的新闻发布会上,潘石屹坦言,SOHO中国开始进入自己钱不够花,利用银行贷款的阶段。据记者了解,三里屯项目取得了一家银行20亿元的信贷支持。

  “现在我们的负债率只有20%,很低的。” 潘石屹说,此前,SOHO中国的账户上从来没有低于过15亿。

  通过银行贷款,他们在支付三里屯项目35亿元转让金上没有资金压力,但巨额开发资金从何而来?储备新的土地的资金从何而来?毕竟,在土地供应政策和银行贷款政策已经发生根本性转变的今天,SOHO中国上市,资金量过小这个发展瓶颈将迎刃而解,为此,SOHO中国也曾几次试水资本市场。

  “SOHO中国选择在目前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加强的背景下上市,时机很好。市场盘整状态下,少有开发商上市,尤其是品牌开发商,此时上市,品牌效应加强,能引起更多关注,减少上市后竞争,部分投资者也愿意将流动资金交给品牌开发商操作。”一位证券业人士这样分析。

  “内地房企如今在香港上市的环境好了很多,香港资本非常看好内地房地产市场。”近日,首创置业总裁唐军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也指出。

  而据记者了解,在4月左右,坊间流传“证监会提高内地房企赴港上市的门槛非正式政策”,其中规定除非内地企业寻求筹集的资金超过10亿美元,或计划在香港和内地同时上市,否则中国监管机构将不再批准企业赴港上市。

  这个“规定”有可能将许多开发企业拒之于门外,SOHO中国如在此时如愿上市,更是增多了一份竞争优势。本报记者 夏珊

责任编辑:随缘

掌上千岛湖

掌上千岛湖

微千岛湖

微千岛湖

淳安发布

淳安发布

千岛湖新闻三分钟语音版

千岛湖新闻
三分钟语音版

千岛GO购

千岛GO购

媒美购

媒美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