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购房指南
“八部联军”为何斗不过“开发商游击队”?
发布时间:2007-07-02 15:15:52
“八部联军”为何斗不过“开发商游击队”?
  2007年6月,坚持“游击战”两年有余的开发商们有许多理由偷着乐,面对高压政策、货币升值、股市潮汐等众多不利因素,商品房售价和销量成功突围,利润回报蒸蒸日上,形势更加大好,甚至部分人已经将“金九银十”篡名为“金五银六”。

  2007年6月,建设部、国土资源部、财政部、审计署、监察部、国家税务总局、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八部委的面子十分挂不住:想当初“八部联军”誓言铮铮,高举“打压房价”大旗对房地产市场率施重拳;政策矛头所指,一片寒蝉噤若、残壁废桓。不想在“国六条”出台一周年之际,全国房价却与调控目标反向而行,且大有愈演愈烈之势,逻辑上应该出现的“和谐楼市”再次被“民不聊生、居无定所”等语调所淹没。

  现实是严酷而尴尬的:5月份70个大中城市房屋销售价格同比上涨6.4%,涨幅比4月高1.0个百分点;环比上涨1.0%,涨幅比4月高0.3个百分点。涨幅增速成为2005年11月份以来的最高值。其中,新建商品住房销售价格同比上涨6.6%,涨幅比4月高1.3个百分点。二手住房也不甘示弱,销售价格同比上涨6.8%,涨幅比4月高0.7个百分点。北海、深圳、温州、北京、蚌埠5个城市比去年同期上涨超过10%。

  有消息称,一直在“摸查房价上涨的原因”的八部委声称将彻查以深圳为代表的房价暴涨的“非市场、非正常的因素”。“非市场、非正常”――这个类似于玄学的命题一方面充分体现了部委们务虚的价值取向,另一方面也确实反映了决策群彻底的无奈。这里我们不妨试将这场战役的成败因素细细理出,看看到底哪些是“非市场”,哪些是“非正常”。

  民心所指――购房者的矛盾

  对于房价的批判或者叫嚣,无非源于两个潜在心理:吃不着葡萄说葡萄太酸,吃到葡萄说葡萄不够酸。国人骨子里的对私有产权的占有欲被“美国老太太和中国老太太”这则现代寓言迅速点燃。快速的城市化进程,使得城市住房需求量接近无限;而源于对未来经济形势和家庭收入的信心,花明天的钱住今天的房早已成为思潮。投资和自住的比例已经混淆不清,购房者对房价的评判以签订购买合同为限两极分化:之前大骂开发商黑心,房价疯长;之后暗咒地段升值乏力,房价涨幅缓慢。在整个卖方市场的背景下,后一种思维是大流,所以说购房者表面上支持八部委打压风暴,而实际上却和发展商“貌离神合”。

  盟军叛徒――国土资源的算盘

  土地在国家机器眼中是最重要的生财资源,占房地产开发成本60%的土地租金不降价,商品房价怎么能降下来?在决策层连续对开发商进行高压打击的时候,我们要问的是地方政府向房地产要GDP,要政绩的思想多大程度上转变了呢?土地生财的行为还存在吗?

  战术失误――背道而驰的调控

  一年来,部委们出台了一系列针对房地产市场的调控措施,如收紧地根、限定中小户型比例、加强住房营业税征收、清算土地增值税等,在改善住房结构、抑制炒房等方面起到了一定作用。但此类政策持续执行之后,不是违背了相当数量消费者的购买意愿,就是变相增加了大量中低收入家庭的支付压力,要么就是成为地方政府搜刮房地产商的借口,进而衍生出新的官商勾结和行政腐败。

  要塞失守――为什么选择深圳?

  八部委的打压行动遍及全国,按照惯例,当然要选几个“刺儿头”优先治理,选择京沪,是出于政治和金融地位的考量,这“刺儿头”居然包括深圳!?

  深港一体化是历史事实也是未来所趋,过去5年深圳的GDP增长91%,深港两地逐步交融,带动深圳房价的“U型管效应”。目前香港与深圳的一般住宅楼价相比,约为3.12倍;目前香港市区一般住宅和深圳住宅价格比例保持在1:3~1:4之间,在两地接壤地区,住宅售价比例稳定在1.5~2倍之间,深圳罗湖、皇岗口岸两地物业,受香港带动明显,目前售价已较2002年上升近100%。

  因为地缘/经济/人口的特殊性,深圳近年的房价变化可以说是合情并合理的。通过盲目的区域比较,就草率地将深圳开辟为打压房价的前线战场,可谓棋输一招。而本来要杀鸡儆猴,可惜鸡没杀掉,难怪猴子更加猖狂。

  后勤匮乏――经适和廉租房的口号化

  行政干预永远是阶段性的作为,有效的市场调控最终要回归到市场本身。在解决大多数中低收入家庭的住房难题上,决策层似乎找到了一条可行的路线,那就是加大经济实用房和廉租房的市场供应,用底价房火拼高价房。我们暂且认定这是解决目前住房困局的唯一方案,可惜这唯一方案归于口号一年之久,所有人都在说“加大建设力度”“优化住房供应结构”“积极筹备……”。

  对手狡猾――开发商的暗箱伎俩

  虽然政策高压,但开发商以下的“游击行为”可谓变本加厉:虚假购买造势、捂盘惜售、暗箱内购,重复抵押,违规预售,房型违规,土地用途变更,规划指标偷窃,恶意抬价……地方部门的监管不利或者放任自流,是一列开发违规营销暗箱的温床。

  狼狈为奸――助纣为虐的银行

  银行从来就不是公益机构,资本与商人最容易达成默契或阴谋。开发商敢于捂盘不售,正是因为强大的“金融后盾”支持:购房者敢压市不买,我就敢空市不卖。另外奉劝按揭购房者,不要再为月供利息的选择而犯愁,你一个人脑袋再精明,能算得过银行规划部里的那一帮“绝顶聪明”的金融专家?

  市不利兮――股市的突然来袭

  07年5-6月的这次城市房价大幅上涨,是在股市火爆、市场资金分流严重情况下出现的。目前,股市的财富效应已经阶段性大于房产的保值增值效应,大量资金已经进入股市,按理说,没有资金面的支持,房价是不会上涨过快的,而结果却出乎人们的意料。其实也在情理之中,房地产商人的盘算和国人的消费心理不谋而合:短期的投资行为不能取代稳定长期的储值愿景,眼下虽然股市分流了大量资金,但不久的将来抑或现在,翻倍的资金自然会撤出股市,回流到房产、汽车等大宗消费领域――房价的暴涨在所难免。

 

掌上千岛湖

掌上千岛湖

微千岛湖

微千岛湖

淳安发布

淳安发布

千岛湖新闻三分钟语音版

千岛湖新闻
三分钟语音版

千岛GO购

千岛GO购

媒美购

媒美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