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教育视窗 > 教育视点
骗子瞄准高考招生设陷阱 家长需警惕谨防上当
发布时间:2007-07-20 14:44:14
骗子瞄准高考招生设陷阱 家长需警惕谨防上当

历年来,每到高考招生时期,就有一些不法分子利用家长“望子成龙”的急切心理,布下高招陷阱,骗取家长钱财的同时也延误了孩子的前途。近日,记者通过走访海淀区人民检察院和部分高校招生办,总结出以下三大主要的高考招生陷阱,望广大考生和家长提高警惕,引以为戒。

海淀区人民检察院检察官张春宇向记者出示了关于这类高考招生诈骗案件的最新统计数据:“2005年接到高招诈骗案7起,2006年全年共破获此类案件13起,对2007年上半年情况统计的最新结果是7起。近年来,这类案件呈现猖獗之势,虽然在数量上没有激增,但作案人员的行骗手法更为隐蔽,胆量也更大,‘批量作业’式的作案规模导致受害人数增多,涉案金额也更大,比如今年上半年的一起招生诈骗案涉案金额高达600万。”通过对近年来高招诈骗案作案方式的分析总结,可以归纳出以下最典型的三种招生陷阱。

陷阱一

巧言编织虚幻的“军校梦”

■案例:2006年,周某和另外两个同伙分工协作,对外宣称他们认识某军校校长,只要交纳十几万元的“活动费”就能弄到上军校的名额,并伪造出该军校的招生文件、录取通知书和学费缴费单。其中一个骗子还伪装成该军校的老师,在开学后给孩子们组织军训,当军训结束,表演落幕,骗子们也就溜之大吉。这起案件诈骗金额112万元,共有10余位家长受骗。

检察官张春宇告诉记者,这类军校诈骗案是最常见的高招诈骗类型。由于军校招生程序有一定保密性,大部分考生和家长对军校情况也不是很了解,在骗子的极力渲染之下,他们很容易轻信一面之词而上当受骗。行骗过程中,骗子大多会称自己认得某个总政、总务,甚至能对某个军队内领导的情况说出一二,他们借以为名来行骗的军校多是外地军校,使家长核实起来更有难度。

陷阱二

花钱就能弄到“计划外指标”

一些骗子向家长吹嘘可以弄到“计划外指标”,只要交些钱就可以拿到计划外名额而降分录取。这些骗局在一类、二类本科甚至名牌院校身上都偶有发生。

北京某大学招生办主任告诉记者,在高考招生中,是不存在“计划外指标”这一说法的,所有的招生工作都是按照原定的招生计划进行。个别高校可能会有一些“预留名额”,但这些名额也都是按照教育部、高招办的规定来正规行使的。他表示,尤其是推行“阳光高考”以来,高校招生工作都实现透明化,由计算机按照分数和志愿对学生信息进行排序并逐一录取,外界人为因素是无法发挥作用的。

陷阱三

混淆学历文凭“成教”、“代培”变身为“统招”

案例:2003年,孙某向应届高考学生王某的家长声称,只需交纳2.6万元报名费和8万元手续费,就可以帮王某弄到中国人民解放军南京政治学院的统招名额。然而,当王某拿着通知书去学校报到时才注意到,通知书上多了一行字:“2003地方代培。”原来王某多花了8万元获得的“统招”名额,其实是只要交2.6万元人人都能上的“代培”。

检察官张春宇表示,除了混淆学历和文凭来行骗外,由于高校招生渠道多元化,而考生家长对招生信息掌握不全面,考生和高校之间的信息不对称,给一些骗子提供了借“信息”卖钱的机会。他们向家长索要一定的钱财,来帮他们弄到其实根本不用花钱就有资格上的成教、自考名额。

张春宇提醒家长:要尽量通过网络、咨询电话等方式全面了解学校的招生信息,尤其对目标高校的情况要做到知己知彼,而不要轻信所谓的“朋友熟人”;更不要有侥幸心理,不要听信骗子对“招生漏洞”、“招生黑幕”的过分渲染,而要通过正规的招生程序来报考;最后,万一发生被骗事件,一定要及时报警。

来源:京华时报

千岛湖新闻网 责任编辑:方耀

掌上千岛湖

掌上千岛湖

微千岛湖

微千岛湖

淳安发布

淳安发布

千岛湖新闻三分钟语音版

千岛湖新闻
三分钟语音版

千岛GO购

千岛GO购

媒美购

媒美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