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睦州文苑 > 原创佳作 > 民间传说
送只乞讨碗
发布时间:2007-08-14 10:26:07
送只乞讨碗

  北宋大观元年(1107年),宋徽宗赵佶将出使辽国有功的郑允中擢为御使大夫,至政和元年(1111年)又授他为破虏大将军加授安远侯。郑侯爷是浙江省淳安县屏门乡佛岭后村人。这里,咱讲一则他送兄弟的故事。

  那时候,郑侯爷的家乡淳安县一连遇着了旱灾、水灾、蝗虫灾这三年连续的自然灾害。老百姓是哭爹喊娘,扶老携幼背井离乡外出逃荒活命去了。

  郑侯爷的弟弟郑允修奉了父亲之命爬山涉水晓行夜宿赶到了京城东京。郑侯爷见兄弟来到不由热泪双流,双方见面礼毕,郑侯爷摆宴席为兄弟接风洗尘。

  自此,郑允修在兄长府中游山玩水好不快活,不觉已过月余。郑侯爷心中十分着急,原来他知道北宋朝庭目前表面上是一番太平景象,其实早已是内忧外患。内忧朝中宦官勾心斗角,外患辽国野心勃勃饲机侵犯。到那时,自己身为朝廷命官,一则为保社稷赴汤蹈火在所不辞性命朝不保夕,二来在皇上身边侍侯,有道是“伴君如伴虎”啊,杀头之祸随时都有可能发生。兄弟若久留府中,弄不好反倒连累兄弟性命,要是这样的话,家乡二老双亲谁来侍候,郑侯爷想到这里,不由心下一横准备酒宴为二弟饯行。

  席间,郑侯爷泪流满脸道:“二弟啊,不是为兄不留你在京城多玩耍些时日,怎奈一来家乡二老双亲也需要你早日回家去侍侯,二来朝廷正值多事之秋,边关烽火不息,你在京城多有不便。无奈,为兄和二弟干了这杯饯行酒给你送行,望你路上保重,早日平安回到家乡。为兄只能送些干粮和一副讨饭碗筷,供你路上乞讨所用。回家后,还望贤弟代为兄担当侍候二老双亲之职责,为兄这厢拜托了。”说完便跪下拜了几拜。允修早已按捺不住“嚯”地站起一拍桌子骂道:“想不到我千里迢迢上京城找你带些金银回家度荒所用,你堂堂一个侯爷竟然穷得连送家里的金银都没有,还有脸皮说什么送我一副讨饭碗筷,亏你说得出口?”郑侯爷羞愧难当分辩道:“二弟啊,你一家不知一家事,为兄虽有一些皇粮俸禄,怎奈开销巨大,哪有多余的银两带回家。”气得允修大骂道:“多谢你狗侯爷一番美意,我人穷志不穷,饿死也要死在别处。我允修没有你这个六亲不认的兄长,我们郑家没有你这个狗屁侯爷。”说完气冲冲一拂袖子离开侯府,慌得郑侯爷忙叫管家打个包裹赶上二弟硬是将包裹塞给了他。

  郑允修气愤地离京往家乡赶,不几日,干粮就已吃光,只好用兄长送的讨饭碗筷一路乞讨着回到了家乡。见了父母双亲便一把鼻涕一把泪地诉说起这次上京之事,气得老太爷翘胡子瞪眼珠大骂道:“郑允中,你这个不孝子……”他怒气冲冲吩咐允修将讨饭碗筷扔进了村前井中。

  事隔不久,村里懒汉郑四苟越想越觉此事蹊跷,便亲下井中捞起碗筷又洗又磨,惊喜地发现却是乌金所制,就偷偷去县城兑换银子发了一笔横财.

  原来,郑老太爷他们哪里知道,这是郑侯爷专门叫匠人用乌金打制而成的,他考虑到国家动荡不安,京城到家乡路途遥远,路途险恶盗贼四起,若送些金银给二弟,若在路上遇到强盗如何是好?因为丢了金银事小,弄不好连二弟性命都难保,这服侍双亲之责谁来担当?他左思右想终于想出这个既能使二弟平安回家,又能送些金银接济家里的妙招,便特地打制乌金碗筷送给二弟,但他做梦也没想到,就为自己没有点破其中奥妙,使他的一番心血白费不说,还落了个“不孝子”的罪名,

  郑允中侯爷是淳安县为数不多、足智多谋的大官,是佛岭后村郑氏的十六世祖。他的坟墓至今仍在离村头八里的田畈中,坟前有块记载着他的丰功伟绩的石牌坊,它虽历经了近千年的风霜雨雪的侵蚀,但那横头醒目写着“敕授安远侯郑公墓”这几个大字,不信,你来瞧瞧。(汪兆兵)

 

千岛湖新闻网 责任编辑:方耀

掌上千岛湖

掌上千岛湖

微千岛湖

微千岛湖

淳安发布

淳安发布

千岛湖新闻三分钟语音版

千岛湖新闻
三分钟语音版

千岛GO购

千岛GO购

媒美购

媒美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