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教育视窗 > 教育视点
大学生社团,兴趣平台还是收钱陷阱?
发布时间:2007-09-23 15:26:31
大学生社团,兴趣平台还是收钱陷阱?

新闻话题

9月中旬,随着大一新生军训的结束,各大高校的社团都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招新大会”,而加入各种各样的社团组织也成为大一新生生活的第一课。进入大学,大一新生根据个人兴趣参加社团,本是想在这个环境中发挥个人特长,施展自己才华,锻炼个人能力,拓展人际关系,培养团队协作精神,可是,令很多新社员寒心的是,在交了会员费热情洋溢地加入了社团之后,社团的活动却并没有预料的那样丰富多彩,一年难得有那么一两次活动,更有社员戏称每年的招新活动就是他们社团最大的活动。

记者调查

记者于9月17日和18日走访了苏州某高校,发现该校在校登记在册的社团有101个,涉及面非常广泛,而且每个社团的收费标准都在20元左右,可谓是“物美价廉”,但记者在采访中发现众多社团成员对如此的“物美价廉”并没有太多的好感,更多的是牢骚和怨言。

公民发言

杨彩(苏州科技学院学生):我认为大一新生参加一些社团是很有必要的,因为这样可以使自己全面发展。像我读的是中文系,自己平时喜欢写写文章什么的,所以我参加了文学社,但自己平时又喜欢打乒乓球,所以我又参加了乒乓球协会,社团的好处在于它可以把不同院系的学生组织在一起,让他们通过运用自己专业的知识共同解决一个问题,与此同时又学习到了新的知识。

徐兵兵(苏州华硕电脑研发中心Power工程师):我认为大一新生参加社团完全没有必要,纯粹是浪费时间和感情。现在很多社团门槛都很低,只要交钱就行,然后一年至多开一次会,平时根本没有什么活动,最可恶的是,一些社团负责人在把20%的会费上交到社团联后,剩下的80%名义上说是留做社团本身的日常开支和运作,但往往成为社团负责人自己出去游玩的资本,然后回来报账时美其名曰环保考察或对外交流什么的,而那些交了会费的会员都只有开会的份。

专家指点

周文博(《文艺报》原编辑、戏剧电影组原组长):大学生社团是大学生为了满足心理、文化、生活、社会需要而自发筹备并经学校有关部门批准成立的具有一定目标和活动规范的非社团性质的群众性业余团体组织。大学生社团本是大学生培养能力、增长知识、提高素质的一条重要途径,但如今却成为大学生怨言的焦点,这不免令人感到困惑,而静下心来想想,就会发现如今的一些社团确实存在一些问题。例如,社团管理体制不完善导致了社团内部管理不顺、运作不规范、建设深度不够;社团建设经费不充裕导致了活动策划难以变成现实;社团机构臃肿导致了社团盲目发展、重复建设太多;社团活动场地无保证、设施不健全导致了无法展现社团特色。要解决这些问题,社团和社团联必须找到解决“病症”的良药,对症下药,这样才能做到人尽其能,社团各尽所才。

来源:江南时报

千岛湖新闻网 责任编辑:方耀

掌上千岛湖

掌上千岛湖

微千岛湖

微千岛湖

淳安发布

淳安发布

千岛湖新闻三分钟语音版

千岛湖新闻
三分钟语音版

千岛GO购

千岛GO购

媒美购

媒美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