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经济频道 > 工业看台 > 来料加工
科学发展在基层之五十八 聚得乡民百千万 同心干——汾口镇来料加工业见闻
发布时间:2009-07-06 19:14:29

  近日,记者在汾口镇千岛湖利伟服饰、汾口尖峰服饰厂、汾口畹墅竹制品厂等来料加工企业走访时,听到的是机器转动的声音,看到的是加工者和经纪人忙碌的身影。在全球金融危机大气候影响下,汾口镇各加工业依然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订单源源不断,生产加工呈现出一派红红火火的喜人景象。

  在千岛湖利伟服饰加工车间里,记者看到每个工人都在忙碌地踩着缝纫机,旁边的加工原料和产品堆积如山,令人眼花缭乱。该加工点是今年2月份才开始创办的来料加工企业,经纪人程恒伟在义务打工12年,这次把项目、技术、资金带回家乡创业,短短四个月的时间,就带动周边从业人员40余人,实现来料加工费26万元,成了汾口镇最具发展潜力的来料加工家纺企业。

  走进汾口尖峰服饰厂,场面更是壮观,100多台机器忙得不可开交,从业的人员不仅有四五十岁的妇女,还有年轻人及60多岁的老年人。一位头发花白的老人正在解一捆衣物,记者了解到,她叫米香,今年61岁了,在这里做事,多的时候可以拿到1000多元一个月,少的时候也有七八百。“象我这样60多岁的老人,如果出去打工,那个要哦,现在在家门口就能挣这么多钱一个月,高兴。”米香老人自己也开心地笑了。据介绍,汾口尖峰服饰厂可是我县起步最早、规模最大的家纺企业,目前该厂拥有各类服装加工机器170台,其中平机110台,从业人员有140余人,月发放加工费就达20余万元。

  来到汾口畹墅竹制品厂,在门口就能听到机器锯竹片的声音,走进一看,这家竹制品厂机器品种多样,工人分工也是各不相同,有的锯竹片,有的拿着一把弯刀在刮一截大竹子,有的在一根小小的竹片上钻孔……记者在这里看到了一根粗糙的竹子经过道道工序而变成了一个个漂亮的竹衣架。在最后的几道工序上,几位头发发白的老奶奶特别引人注目,一问才知道,她们年纪都上了80岁,一位83岁的老奶奶说,她每天都过来,这里有伴聊天,一个月还有400多元的收入,“在农村够吃用了,不用向子女要,呵呵!”老奶奶虽没了牙齿,笑声却是脆脆的,对于她们来说,80多岁了还能挣钱,能不高兴吗?该厂负责人张华富说,别看她们都上了年纪,干活特别有劲,老人家手头有了钱,不需要向小辈们伸手要,还常常给孙儿们买东西,家庭矛盾少多了,家庭也变得更和谐。

  据了解,该厂是一家利用本地资源优势拥有自主品牌的竹制工艺品厂,拥有各类竹制机器24台,幅射带动周围6个村116名从业人员,在该厂从业的人员70岁以上的就有15人,加工人员日平均加工费就达20元,为不少上了年纪的人提供了很好的就业渠道。

  在竹制工艺品厂另一个绿树成荫的小院里也甚是热闹,许多妇女双手上下飞舞一片繁忙的景象,两人共用的凳子,上面摆满了花花绿绿的彩绳,腰上系个松紧带,双手灵活地编织着彩绳。“这是手机挂件,别小看这玩意,一天可以做400多个,有10多元的收入,够一天的生活费呢。”曹富华一边埋头赶货,一边欣喜地说。

  该镇相关负责人说,来料加工业的发展解决了一大批妇女的就业问题,增加了农民收入,同时也培养了当地老百姓勤劳致富、积极上进的工作态度。许多人参与来料加工后,在家门口能赚钱,打牌赌博、吵架闹事的少了,比干劲、比收入的多了,有了相对稳定的经济来源,也提高了妇女和老人在家庭和社会中的地位,从而也促进了社会和谐。

  据悉,汾口镇已连续四年被县委县政府评为发展来料加工业先进乡镇。目前,汾口镇共有来料加工企业22家,其中今年新发展5家;有专业从事来料加工的经纪人65人,其中今年新发展9人;巩固和提升来料加工专业村10个,月均从业人员达到4200余人,今年上半年全镇实现来料加工费收入1141.34万元,完成全年任务的69%。来料加工品种涉及珠饰品、方格簇、袜、服装、锡箔、烫花、编织品、套笔等,该镇的服装加工业已达到了一定规模,并且形成了“一镇一品”。在全镇22家来料加工企业中,从事服装加工家纺类企业就达17家,发放家纺类加工费553.64万元,占总加工费的48.8%。来料加工业已真正成为汾口镇农民增收的新岗位、致富的新门路、创业的新途径。(记者 义永华)

  

千岛湖新闻网 编辑:程就 姜智荣

掌上千岛湖

掌上千岛湖

微千岛湖

微千岛湖

淳安发布

淳安发布

千岛湖新闻三分钟语音版

千岛湖新闻
三分钟语音版

千岛GO购

千岛GO购

媒美购

媒美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