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睦州文苑 > 原创佳作 > 百姓故事
“电信杯”有奖征文:我与一座城市的成长
发布时间:2009-08-05 19:17:08
“电信杯”有奖征文:我与一座城市的成长

  盛夏,骄阳似火。我躲在顶楼的空调房里看书,美妙的音乐声此起彼伏,令我愉悦的心情宛如花开。当我侧头看去,能看到窗外的优美景致。那些成片的住宅楼背靠着青山绿林,像润了色的画,铺陈在蓝天下。而稍远处的千岛湖,正泛着浪涛,波光粼粼。这是家园的山水,映照在我生命的底版上,哪里是浓,哪里是淡,我分得清请楚楚。三十年的光阴,沧海桑田,想必,改变的不只是容颜。莫非,换了人间。

  1970年夏天,我们随父亲转业回到了淳安老家,在县城排岭安顿下来。那时的排岭镇就是山岗上的一座小镇,房屋建在山顶,学校盖在山头,马路铺在山岭,弹丸大小的地方,完全一副乡村模样。我读书的小学算是小镇的中心地带,可那里除了几间教室,就是一块铺满沙土的操场。当我小学快毕业的时候,学校再开始扩建,削掉了半片山,才盖了两幢教学楼和一个划了跑道的大操场。十字街就在学校的底下,我和几个要好的同学,放学后不是忙着回家,而是忙着在街道上追逐。街道狭小却不拥挤,清疏的人影倒热闹了我们一群孩子。短短的一条街,不出十分钟就逛到头了。临街的几家商店,哪家是卖百货的,哪家是卖食品的,哪家照相馆,哪家饮食店,我们蒙着眼睛也能找到。商店里的商品不是限量就是凭票,买一斤肉还得凌晨三点起床排队。唯一的电影院到了晚上倒是人头攒动,每逢新片上映,为求一张票,挤破脑袋的事时有发生。等到电视机普及到家庭的时候,我已上了中学。

  八十年代初我的学生时代结束了。而县城的模样却没多大改观。那个时候周边县市的经济发展已颇有起色,而淳安依旧落后。我参加了工作,在一家郊外的工厂开始我的学徒生涯。为了来回方便,父母给我买了一辆自行车。这是一辆女式自行车,至今我还记得它的名字――飞鸽。我骑着它转遍了县城的大街小巷,仿佛自己也成了飞鸽。不知不觉中街面上多了许多摆摊的个体户,琳琅满目的商品让小县城头一次有了色彩的视觉,日益丰富的商品使这座城市渐渐地丰盛起来。

  九十年代的千岛湖,旅游业开始兴起。而此时位于千岛湖畔的淳安县城,也因这湖秀水更名为千岛湖镇。兴旺中的旅游业不仅带动了淳安经济的发展,也使淳安的决策者们放眼未来,立志要把千岛湖镇改造成一座生活质量与城市环境相和谐的城市。可是,要想把这个一切建筑物都立足于山岗上的县城,实现成一流的风景城市,这个宏伟蓝图未免太艰难了。山水相连,坡陡壁峭,要扩大县城,只得向山进发,向水蔓延。于是,一场轰轰烈烈的城市改造在千岛湖镇的各个角落铺张开来。

  那些个日子,我置身其中每天都有新的感受。城市的壮大让我一夜间没了方向,曾经熟悉的旧景瞬间消失,曾经常走的小路改了大道,更为神奇的是那一座座坚硬无比的石头山,也不可思议地成了广场和大厦。从冷清到繁盛,从弹丸之地到迅速扩大,一座城市的发展步履并不漫长,只是它华丽的转身令多少人惊叹不已。

  二十一世纪的今天,当我伫立在熙来攮往的街头,眼前的一切就像盛开的花市,繁华似锦。华灯初上,我在等2路公交车。公交车停靠的每一站,都有我熟悉的影子。而那最初呈现给我的原色,早被掺杂在流光异彩中成了这座城市的羽衣。一顶顶桂冠如金榜题名,远扬中外。回眸往事,谁能想到那个弹丸之地,会有今天的璀璨?

  我庆幸自己能成为这座城市成长过程中的见证者,更庆幸这座城市能与我彼此相携。正如我愿,在它的陪伴下,我将继续走我的幸福之路。(卢艳敏)

千岛湖新闻网 编辑:叶青 方耀

掌上千岛湖

掌上千岛湖

微千岛湖

微千岛湖

淳安发布

淳安发布

千岛湖新闻三分钟语音版

千岛湖新闻
三分钟语音版

千岛GO购

千岛GO购

媒美购

媒美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