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教育视窗 > 教育视点
今天我们怎样做父母 专家呼吁重视“家庭文化”
发布时间:2010-04-23 15:32:16
今天我们怎样做父母 专家呼吁重视“家庭文化”

  “10岁小女孩七度离家”(详见昨日本报A13版),“昨天中午,两个出走的小男生找到了”(详见4月12日本报A5版)……最近,“离家出走”成为媒体热词,频繁出现的是家庭教育的缺失,当校园文化被越来越多家长作为择校依据时,“家庭文化”则鲜被人提及。孩子不可能选择父母,今天我们怎样当父母?做子女的,如何与父母多聊天?

  本周日(25日)上午9时,钱报家长会特别邀请省功勋教师、原杭州二中校长徐承楠,心理学博士、纳思教育集团副总经理李育新,在浙江日报新闻大楼三楼会议室举办专题讲座,感兴趣的家长和孩子可到现场一起探讨新型亲子关系,以及面临中高考的关键节点,父母和孩子该如何营造良好的迎考氛围,做好心理调适。

  此前,钱报家长会举行过“春天花花美文朗诵会”、“走进美国艺术高校”论坛、“免费拳击训练营”、“蛋糕DIY”等活动。这次是钱报家长会第五场活动。

  高知家庭为何频出问题孩子

  吴小航(化名)是杭州某知名重高的高三生,小航的母亲翟女士却没有丁点幸福感。孩子从高一开始就交了不爱学习的朋友,玩游戏、泡酒吧,逃学、打架样样来。”从偶尔旷课,到本学期几乎没怎么上过学,小航的迷失,让做母亲的痛心疾首。但翟女士始终不愿放弃孩子,马上就要高考了,她依然一次次地为孩子请来各门功课的辅导老师,但每次她都会感到无比尴尬而失望――答应来上课的小航,一次也没有出现过。“真是没有办法了……”作为一个接受过大学教育的母亲,翟女士想不明白:优秀的家庭,曾经优秀的孩子,为何如此叛逆?

  本报3月曾连续对这样一群原本优秀、本质善良,却在初高中阶段突然迷失自我的孩子进行过跟踪报道,翟女士就是看了报道,主动和记者联系上的。同样因为“家有烦恼儿”和记者取得联系的家长,目前已有20多位。

  本周日,专家问诊新型亲子关系

  好孩子迷失,是青春期的迷茫还是家庭教育的缺席,到底谁之过?本周日上午9时,钱报家长会特别邀请省功勋教师、原杭州二中校长徐承楠,心理学博士、纳思教育集团副总经理李育新,以及一个成功让孩子迷途知返的家长杨先生(报道见本报3月26日C6版《坏小子也会长大》),在浙江日报新闻大楼三楼会议室举办专题讲座,三位不同阅历的嘉宾将与现场家长和孩子探讨如何度过危险的叛逆期。

  讲座预告

  时间:4月25日上午9~11时

  地点:浙江日报新闻大楼三楼会议室。

  报名方法:感兴趣的爸爸妈妈和孩子,可以通过96068热线或者登录钱报网络版“钱报家长会”论坛跟帖报名(bbs.qjwb.com.cn)。100个名额报满为止,钱报家长会成员将有优先报名权。

  今天许多家庭父职缺失

  三位受邀演讲的嘉宾各有特长:

  杨先生和妻子王女士都接受过良好的高等教育,但他们的儿子一度让他们伤心欲绝。杨先生以前推崇棍棒教育,虽然没有真动过粗,但一直保持着严父形象,和儿子很对立。儿子中考失利,转到外地读高中,却半夜翻校墙出去逛街,头发烫成爆炸头,他曾尝试跟孩子写信交流,试着去做儿子“哥们”,苦心经营着父子关系……

  省功勋教师徐承楠认为:“在中高考前夕,每个家庭的紧张焦虑到达了顶点,父母如不重视沟通的方式方法,会和孩子加剧冲突,彼此身心都会受伤害。”徐老师是教物理的,他发现家庭教育和科学现象一样,未必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内外因是可以相互转化的,不是内因起绝对决定作用,如果外因足够强大,是可以让内因发生质变的。”

  而李育新博士,18岁前也是父母眼里的坏孩子,读高中成绩倒数,高知父母很没面子,送他赴美求学,只求他有一技之长不至于养不活自己。正是一个人在异国独自摔打,他一点点心智开窍了,从事艰苦又寂寞的心理学课程,现在立志帮助曾和他一样迷途的孩子知道回来的路。他对此体会颇深:“孩子是一面镜子,他的问题,很可能就是家长问题的反射。”

  李育新信手拈来最近接触的一个学生个例:一个大男孩块头大,但性格是娘娘腔,学习、行为习惯都不尽如人意。为什么?这孩子是母亲一手带大的,父亲在外头打拼赚钱,怪母亲没有把孩子教好。李育新认为,其实这个父亲没有资格批评母亲,他的这句话就已经透露出他才是个极不合格的家长。“教育孩子的问题远远比做生意要复杂得多。父职的缺失,一定会在孩子的成长中暴露出问题。”

  来源:浙江在线-钱江晚报

千岛湖新闻网 责任编辑:方耀

掌上千岛湖

掌上千岛湖

微千岛湖

微千岛湖

淳安发布

淳安发布

千岛湖新闻三分钟语音版

千岛湖新闻
三分钟语音版

千岛GO购

千岛GO购

媒美购

媒美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