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教育视窗 > 教育视点
教学随感:抓住课题 感悟文本
发布时间:2010-09-26 08:56:16
教学随感:抓住课题 感悟文本

  题目之于课文,犹如眼睛对人一样重要。“题”的本意就是“额头”,而“目”就是“眼睛”,眼睛是思想的窗户,说的是从眼睛可以洞察人的心灵奥秘;由此推及,由题目也能明白文章的要义。

  借助题目引发学生的学习,也比较符合学生的阅读心理。据心理学研究,读者对于读物的兴趣往往来自于最初的“注意”,而题目据于文章之首,自然会率先印入读者的大脑,题目生动引人,读者心理活动的指向集中,就会产生阅读兴趣。

  由此可见,课文题目是课文的重要组成部分,与课文内容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很多课题是文章内容和主旨的高度提炼和概括,是课文的“眼睛”,对于学生读文具有强大的导向作用,更是指引学生进行阅读、感悟和探究的切入点,教师如果能抓住课题进行探究,从而更深层次地感悟文本,那么,语文教学就能事半功倍了。在阅读教学中我们应该怎样引导学生理解和感悟课题呢?

  把课题读“活”

  案例:著名特级教师勒家彦执教《董存瑞舍身炸暗堡》,在揭示课题后,他颇具匠心地指导学生朗读课题:

  师:谁来读课题?要突出英雄人物来,应该怎么读?

  生:董存瑞舍身炸暗堡。(学生朗读时重点突出了“董存瑞”)

  师:突出事件应该怎样读?

  生:董存瑞舍身炸暗堡。(学生朗读时重点突出了“炸暗堡”)

  师:突出人物的精神应该怎样读?

  生:董存瑞舍身炸暗堡。(学生朗读时重点突出了“舍身”)

  师:突出怀念、景仰、敬佩的心情应该怎样读?

  (学生缓慢、深情地朗读课题)

  师:这就是品读。像喝茶一样,每个人都会产生不同感受;读书也是这样,每个人也会有不同的感悟,产生多种不同的情感。你们读课题有不同的感受,四个人读出四种感受,全班50多人能读出50多种感受来,老师尊重你们每个人的独特的情感体验。

  很多老师在接触课题以后不是迫不及待地解释课题的意思,就是马上联系课文把课文与课题“拼接”起来,阅读教学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教师在引导学生朗读课题时,不是蜻蜓点水一带而过,而是通过巧妙地引导,多角度、多层次地活读课题,审视课题,读出情趣、读出滋味、读出感受,从而获得了独特的情感体验和阅读享受。这样的读题,既体现了以“读”为本,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指导思想,又能够对学生进行语言思维的训练,培养语感,同时也使文章更鲜活了,人物的形象更鲜明了,文章的思想内涵也更清晰了。

  总之,抓住课题本身,引导学生在多变和深刻的朗读中,自己去揣摩和感受课题的意思和课题的内涵,读通,读懂,更读出感觉,读出内涵,把文章读活,才能更好地感悟文本!(汪宅小学 方秋菊)

  

千岛湖新闻网 责任编辑:叶青 杨约顺 姜智荣

掌上千岛湖

掌上千岛湖

微千岛湖

微千岛湖

淳安发布

淳安发布

千岛湖新闻三分钟语音版

千岛湖新闻
三分钟语音版

千岛GO购

千岛GO购

媒美购

媒美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