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睦州文苑 > 原创佳作 > 百姓故事
下山之后天地宽
发布时间:2011-01-26 15:22:47

  淳安多山,自古就有千峰郡之称,位于高山上的村落更是星罗棋布。几百年来,这些生活在山上的村民靠山吃山,虽然不是很富裕,但是日子却是能将就着过。如果是在艰苦的岁月里,由于各方面的波及较小,他们的生活还为一些人所羡慕。

  可是,山上风景虽好,毕竟难近繁华。这些年来,随着全县经济的发展,许多交通方便的地方近水楼台先得月,纷纷富裕了起来,提前一步享受到了现代化的生活。而这些山上的居民只能空守着大山,眼巴巴地盼望着开通那并不现实的盘山公路。

  下山,到山下去生活――这已经成为了大山上村民今后的必然之路!

  记者从县扶贫办了解到,我县自2006年启动大规模下山移民工程以来,目前全县已有1049户、3580人实现了下山移民。这些下山之后的居民,都很快适应了新的生活。在山下这片更加广阔的天地里,他们“闻”到了现代化的气息,“触摸”到了更加便捷的生活方式,也拥有了更加宽的创业致富天地。(记者 方俊勇 摄影 程贤高)

今年,我们在新房子里过年

  路远,常常赶不上车;路窄,买了电器也运不回家;路差,亲戚朋友都怕来拜年……地处远山,纵有千金也枉然!现在,石林镇西岭村荷仙坪自然村人的所有担心都成为了历史,因为他们今年搬进了新家,将在新房子里过年!

  1月初,记者来到了石林镇海拔最高的西岭村,在一个土名叫“冬矛”的地方,遇上了一群正忙着整理房子的村民。59岁的陈柄财,一个老实巴交的当地村民,穿了一身咔叽布衣服,正穿梭于屋里屋外。

  “原先住在荷仙坪自然村的共有9户,我记得太公的时候就生活在那里了,再之前我就不知道了,算是祖祖辈辈吧。我们村子处于半山腰,交通不方便,在1958年的时候,大家曾有一次惊喜,不过最后却成为失望。”陈柄财说,那一年,村里修建了机耕路,可那是一条断头路,根本不能通往大路,如果要出门,依旧要走山路。他说,直到现在,荷仙坪自然村只有两条路,一条是往上的,通往大路,要走半个小时;另一条是向下的,通往建德,也有15里远。

  交通差,仅仅是荷仙坪自然村人的忧虑之一。

  “我们以前的房子也很差!最初的时候都是盖茅草的,就是所谓的棚户。拿我家来说吧,没有分家之前,十几个人住在两栋房子里。后来分家了,我买下了一间仓库,作为自己的住房。这个仓库有100多平米,屋顶也是盖茅草的,只有一层。住在茅草房里很麻烦,因为每年都要换一次茅草,不然茅草就会腐烂,屋顶就会漏水。”陈柄财说,幸好山里茅草很多。每年到了一定季节,村民便纷纷出动去割茅草,大家把茅草扎成一捆一捆,然后稍微晒一晒就铺上房顶,折腾一次也要花费十几个工夫。

  陈柄财说,虽然大家把茅草换得很勤快,但是屋漏却依然不可避免。每年到了雨季,他们家的屋子里都会摆满大大小小的脸盆。特别是到了深夜,每个脸盆里面发出了“滴答滴答”的声音,就像是在奏乐。而到了白天,由于雾气重,很多时候早上出门,屋外几乎是伸手不见五指。

  1974年,陈柄财终于把屋顶上的茅草换成了瓦片。但是这些瓦片却有别于我们常见的那种,因为这些瓦片都是就地烧制的。

   “我们这里走小路去建德,有15里路,走路去外面买瓦片然后挑回家,根本就不合算。所以在1974年的时候,我们几户人家雇了一个烧制瓦片的师傅,开始自己烧制瓦片。”陈柄财说,为了烧制瓦片,他们造了一个窑洞,然后用当地泥巴为原料开始捣鼓,最后烧出来的瓦片颜色虽然有点不一样,但是挺结实。

  虽然条件艰苦,但陈柄财和其他村民却别无选择,因为这不但是他们祖祖辈辈的居住地,也是他们的唯一。不住这里,还能住到哪里去呢?

  走,住到更好的地方去,住到“冬矛”去!政府给你们造新房!2009年下半年,荷仙坪自然村中来了当地政府的工作人员,给他们带来了整体搬迁的好消息。

  从2010年三月份开始,位于“冬矛”的新房子正式开建。造房子的土地是村里解决的,造房的补助是政府给的,设计图纸是大家选的。陈柄财说,这一辈子,他从来没有这样激动过。

  “你看,这幢新房一层就有100多平米,一共2层半,有7个房间,每一层都有卫生间,和以前没法比。这些房子除了外观必须统一,里面的都可以让自己折腾。你看,我这个大厅大吧!足足有五六十平米呢!就是考虑到过年的时候家里人多,自己设计改动的。”陈柄财得意地告诉记者,他显然对自己的设计很满意。

  随行的镇干部告诉记者,为了确定房屋的内部格式,老陈可是跑了很多地方。刚开始的时候,他跑到了建德女儿家,仔细参观了女儿的新房子。过了一段时间,又跑到里商去看那里的新房子。后来,又专门跑到了隔壁的玳瑁村去“取经”。现在,新房子已经建成,也算是“功德圆满”了。

  陈柄财告诉记者,再过一些天就要过年了,他打算年前买一台电视机,还有太阳能,小孩子回家没有热水洗澡不习惯。另外,沙发什么也是要买的,装潢也要好好弄一弄。他笑着说:“在外面的儿子已经说了,装潢的东西要弄好一点,他们都等着在新房子里过大年呢!”(记者 方俊勇)

下山移民,让我们告别雷区生活

  1月17日,是“三九”天里的一天。谚语说,三九四九河上走,果然没有错。记者来到左口乡奎星桥村时,户外的天气清冷,大多数村民都躲在宽大的洋房中――村民仰忠根就是其中的一个。当记者走进他家时,他正在房间煨着碳火炉,一杯茶散发的雾气正在身边缭绕。

  一年,两年,三年……仰忠根数了数手指头,脸上笑意浓浓。从2008年下山移民搬迁到此地,他和家人已经在新房子过了两次春节,算起今年是第三个了。可是,每次对比山上和山下的不同生活,他总会发出一声感慨:下山移民,真好!

  “现在的这个村子叫奎星桥村,是下山移民的村子。其中25户村民来自百尖头自然村,另外23户村民来自小渣坞自然村。拿我来说,原来是百尖头自然村的,祖辈是几百年前从安吉移民过来的。”仰忠根说。

  百尖头自然村海拔500多米,建于山的半腰,是当地有名的高山村。因为山势陡峭,村子的民居大多并排而建。那里山高风景好,视野开阔,25户人家中,就有9户可以看见千岛湖。虽然这个村子地势高,但是村民的经济条件却不差,山上的经济作物有茶叶、山核桃和中药材,收入在全乡也属于中等以上水平。

  尽管如此,这些年来,仰忠根和其他居民还是迫切希望能够下山生活。

  “下山,最重要的是图个安全!”仰忠根这样说。原来,这个风景秀丽的百尖头自然村,竟然是全县的重点雷区之一。

  仰忠根说:“我们山上的房子都是泥房,电线也是随便牵的,遇上打雷就很危险。最让人难以忘记的是2006年,那一年村里有14个人被雷击中。最严重的人,皮肤都全部焦了,幸好没有出过人命。可是,即使这样,大家也怕得厉害。万一呢?哪次运气差点,那可不是开玩笑的。”

  仰忠根表示,因为村里茶叶多,原来家家户户都有制茶机,可是因为打雷触电的情况很多,从2006年开始,大家都不敢用制茶机制茶了。“拿我家来说,我的父亲就被雷击中过。在小时候,我家附近的大树也被雷击过,遭到雷击后,树身上的一大块皮没有掉了,而且是一溜到根部都没有了。因为这里打雷天气多,所以平日大家无论是在家休息还是外出干活,心里总是不踏实。”仰忠根说,百尖头自然村之所以容易遭到雷击,听别人说可能是因为地底有金属矿,而这里到底有没有金属矿,也没有人证实过。

  除了经常发生雷击事件外,山上的交通和医疗也让村民们一筹莫展。

  “先说交通吧,我们山上出去的道路有两条。一条是走路下山到粗龙源,然后乘车。这条路从山上到山下要走上2个多小时,为了赶车,我们往往半夜4点就起床,有时候走了2个小时达到目的地时,还不一定有车子。另一条是走山路前往屏门,不过这条路也有20里,往年过年的时候,大家都集体走这条路去屏门采购年货,回来时每人都要挑八九十斤的担子。”仰忠根说起百尖头自然村的交通,脑袋直摇,“哎,当时山上条件实在太差了!”

  17岁外出打工,直到2000年才回家结婚。在外面闯荡了多年后再回家摆酒席,再次让仰忠根深刻体会到了山上日子的艰苦。

  “我家属是安徽的,结婚当天丈母娘也过来了。可是,当时交通状况差,要先从安徽到昌化,再到临岐,之后到屏门,又到粗龙源,最后走路上山。一共需要花费七八个小时。虽然安徽那边也贫困,但是看到这里的情况后,脸色也不太好看。”仰忠根回忆说,到了正式摆酒那天,因为门口基本没有空地,只好把酒席分散到各家各户去,一共12桌酒席,分在6户人家中摆,自己家里仅仅放了2桌。

  很快,一年过去了。2001年5月份的一天,仰忠根妻子肚子痛了,看样子是要生了。由于村里没有赤脚医生,也没有谁会接生,仰忠根夫妻天没亮就从村里出发往山下走。可是,意想不到的是,这个时候却偏偏下起了大雨。“当时视野里是白茫茫的一片,很多小路都被水冲走了。妻子肚子大,根本看不见下山路,走几步,停一下,我心里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仰忠根说,那一次他们整整走了3个多小时,好不容易来到了塘边卫生院。到了卫生院后,才过了几个小时,妻子就生了。

  仰忠根说,孕妇生活在老村子里真是冒险,一旦出现状况,就叫天天不应了。他的堂弟仰和忠,是带妻子走到临岐去生的,也是刚刚走到卫生院就生了。

  2006年,仰忠根的孩子到了读书年龄了,山上没有学校,要上学的话只能走20多里山路去塘边小学。为了解决孩子的上学问题,他一咬牙把全家搬到了千岛湖镇浪达岭,在那里租了房子,但也只是权宜之计。

  一定要搬下山去!在百尖头自然村,大家这样的愿望日益强烈。

  盼啊盼,大家竟然真的盼来了梦想成真。2007年,在地方政府的支持下,百尖头自然村和邻近的小渣坞自然村共同实施了整体搬迁。次年的阴历10月24日,仰忠根就住进了新房子。

  三百多平米,三层高的临湖洋房,门前还有一条宽阔的光左公路。这样的“硬条件”让所有村民雀跃不已。

  搬新家之后,仰忠根感受最大的有两点:一是愿意来串门的亲戚越来越多了。仰忠根和亲戚的关系不错,但是这些亲戚都视这条20公里的山路为畏途,平时来的并不多。打搬进新家后,这些亲戚松了口气之余,便时常前来串门;二是收入涨了。在2010年6月份,仰忠根开了一家农家乐,不但收入比以前出去打工好,而且还可以在家照顾老小。他说:“外出打工的话,一年能带回家一万元钱就不错了。现在捣鼓下家里的农家乐,加上原来的茶叶、山核桃之类,全年就有7万多收入。我们村里有一对五六十岁的夫妻,不但要带孙子孙女,而且还养了一头肥猪,可是在这种情况下,他们还能到附近的百果园里去帮忙干活,一年也有一万多收入,情况比山上强多了!”

  记者了解到,奎星桥整体移民,一共耗资1300多万元,而村民自己掏出的钱,一共不超过360万元。(记者 方俊勇)

下山移民 全家人团聚方便多了

  山上的年轻一代基本上都已外出读书或打工了,就我们这些上了年纪的人还留在山上,做梦也没想到自己这辈子还能移民下山,而且还住上了这么宽敞漂亮的洋房,过上了更为舒适的生活。真是多亏了政府的下山移民政策啊。

  前不久的元旦,63岁的方贞寿家里热闹非凡,先是大儿子儿媳带来了丰盛的菜肴,接着外地打工的二儿子儿媳也坐车赶回过节。坐在餐桌前,举着酒杯,方贞寿心里感慨万分,要不是有这下山移民的政策,他和妻子至今还住在需要步行爬山6里多路才能到家的山上,这么多人要想聚在一起,并不是一件方便的事。

  方贞寿的老家原在一个叫荷山的山腰上,这个村依山而建,全村14户居民散居在山岙里,海拔有800多米,全靠一条宽1米左右的山路与外界连接。由于地处山区、交通不便,方贞寿没有什么机会出过远门。“虽然当时的日子过得有些紧,但山里人的生活条件总体来说还算不错。”方贞寿说,早些年,山上人少,林木等资源丰富,一年下来家里靠砍柴伐木也有一些收入。经过几年省吃俭用,方贞寿一家利用现成的木材,盖起了两间平房。

  后来,方贞寿二儿子办起了养鸡场,方贞寿和老伴也积极帮衬着。利用家旁边丰富的山地资源进行放养。方贞寿说,当时儿子一咬牙买了1000只鸡办起了养鸡场。“因为地势较高,那会儿的鸡脱毛,伏天呆着,数九猫冬,只有5个多月产蛋期,不挣钱。”后来儿子懂得饲料配方,开始琢磨研究按动物和植物的比例进行配方,在饲料里添加鱼骨、胡萝卜等营养价值较高的物质,同时让鸡白天满山遍野随便跑跑,慢慢地他家饲养的鸡延长了产蛋期。“每隔一段时间就运到外面市场上去卖。“那个时候,我们这里养鸡的不多,价钱还不错。”方贞寿说,好的时候一年下来有近万元的纯收入。随后家里买了一台17英寸的彩色电视机,每到晚上,附近邻居尤其是小孩子都会跑到他家来看电视。

  虽然靠着勤奋和努力,方贞寿一家的生活还算过得不错,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生活在大山里的种种不便也逐渐显现出来。首先是交通不便,荷山村民到外面去要走6里多的山路,一旦下个雨落个雪什么的,山路根本不好通车子。尤其是过春节的时候,方贞寿家要出售土鸡、鸡蛋,如果遇上今年这种雪灾天气,家里只能雇人帮忙一担一担地挑着走出去,还得天不亮就出发,因为怕误了去城里的车子,黑灯瞎火的,走山路真是辛苦,而且那来回一趟得大半天时间。同时让方贞寿揪心的是孙子孙女的读书问题。读书上学都要找别的孩子结伴而行。

  方贞寿说,当时绝大多数村民住的是平房。山上缺少沃土和水,村里的农田离村都比较远,有些村民落户得更分散,出入家门都是走石阶。尤其是一到农忙季节,播种、施肥、收获所需的物资器材都是靠村民一步一脚印挑上又挑下。村民们在山上过足了“有雨有水,无雨则无水”的日子,一到旱季,村民们又得为寻找饮用水源而摸遍附近山林。路不平、车不通、没水喝的环境,让村里的绝大部分年轻人都选择外出打工谋生。

  有了党委、政府的扶持,急切盼望新村的村民们建设的干劲十足,新村框架很快形成,水、电、路等配套设施有序展开。如今,山上的村民已全部迁移到新村。错落有序的村道,宽敞明亮的别墅,精美别致的室内装潢……无不让村民们感到欣慰。新村建成后,村里外出的村民陆续都回来住了。方贞寿告诉记者,听村支部书记说,明年村里将着手浇筑村民住宅主路,对房屋四周进行绿化和美化,村里还将实行动态保洁制度,提高村民卫生意识。方贞寿感叹,山下的生活成本确实比山里高,但村民的生活质量在大大提升。

  如今,方贞寿家已经不养鸡了。儿子儿媳外出打工也方便多了,同时搬到新村接的活比过去多了不少,养鸡毕竟繁琐得多。如今生活安定的方贞寿有时也会回山上的老家一趟,去看看自家耕种的十多亩林地。他希望高山移民的步伐能够进一步加快,让更多的山民和自己一样,走出大山过上幸福的生活。(记者 邵建来)

下山移民 村民创业致富有奔头

  寒冬腊月里,陈春寿望着自家刚装潢不久的新房,心里不免涌起阵阵暖流。春节前夕,来自高山深坞的他终于圆了祖祖辈辈的“下山”梦。“老家的耕地都是山地,坡度很陡,耕种全靠人肩挑手扛。”说起老家的艰苦生活,陈春寿难以平静。

  1月13日,记者来到富文乡青田村,敲开了陈春寿的家。陈春寿是最早从大山里搬到此处的。“在新房里,做饭用煤气,吃水有自来水,菜地一马平川,孩子上学在家门前,看病抓药也非常方便。”陈春寿高兴地说,新家的水、电、沼气全通了,路也平了,与原来相比,生活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原来在家种地,一年收入不够吃。移民搬迁到新地方后,我开上了车,每天从这里发两趟车去镇上,看着大伙在车上说说笑笑,真开心。原来陈春寿买了一辆面包车专门负责青田、燕坑两村去千岛湖镇的客运。“如果在老家,根本做不了。”今昔对比,让陈春寿感触颇深。

  在三河源,陈春寿原先住的村子,村民都沿着山居住,以土坯房为主,饮水依靠山涧的水。陈春寿说,由于长期烟熏火燎,房屋和墙壁变得乌黑一片。那灶是农村常见的土灶,柴是从附近的山上砍来的。望着如今煤气灶上红红的火舌舔着锅底,陈春寿不断地说:“移民搬迁如果能早开始些有多好。” 

  “以前一个月用电量不到20度,现在每月用电量都得60来度。”陈春寿站在自家宽敞气派的别墅前,脸上荡漾着幸福的微笑。在山区生活了半个世纪的他对用电的感受尤为深刻,山里竹木多,遇到打雷刮风下雨时,线路经常跳闸,家里唯一的一台电视机也成了摆设。而现在,入驻新村才一年,家里添置了空调、冰箱等。他表示,从祖辈居住的山区到现在的新农村,最大的感受是用电方便,生活亮堂。

  “以前住山上,日子过得紧巴巴。到镇里来回要个半天工夫,现在开车30分钟就到了。”陈春寿表示,现在在家门口找到了工作,生活也越来越有滋味。陈春寿说,这些下得山来的移民凭借着自身特长,吃苦耐劳精神,发展种植蔬菜、高山有机茶和饲养商品猪等特色产业,除自身脱贫致富外,还带动了山下农民一同走上了致富路。

  同样的,下山后的陈春寿在告别了恶劣的生存环境和落后的生产观念,接受了新知识,获取到了各种经济信息。他觉得,破解贫困山区的行路难问题是进行山区开发、加快山农致富的重中之重。尤其是实施康庄工程以来,从上到下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积极发展农家乐,发展特色农业,不断使山区面貌有了显著改善。

  通过修路与实施下山脱贫相结合的扶贫方式,使得山区农民致富更有奔头了。陈春寿向记者介绍,住在这移民新村的方美鹃,原本她家靠种几亩薄田养家糊口。如今她在新村里做起来料加工,每月也能挣到上千元。陈春寿说,以前住在山上时认为有公路没公路差别不大,现在感觉山上山下生活就是不一样。正是基于这样的目的,他跑起了运输。

  俗话说:“要致富,先修路”。开山炸石打隧道,修路资金主要靠砍伐出售林木筹集。陈春寿说,以前的那条从山脚至村口外筑的机耕路,由于地势险恶经常塌方,前前后后不知修了多少回。离村子还剩百米多路程,因为山势陡峭和资金匮乏再也修不起来了。再看现在的新村,通电、通自来水、通公路、通有线电视。下山后,不少人选择了开店、进厂打工。所以,正如村干部说的那样,对于山区群众来说,下山搬迁不仅仅是地理环境的改变,更是摆脱了传统生活方式的束缚。一下山,有些人娶上了媳妇。同时收入比在山里多得多,出去的机会也更多。比起以前闭塞的山村,下山以后,大家见的世面广了,创业致富的路子也会更多。(记者 邵建来)

  

千岛湖新闻网 编辑:徐爱梅 姜智荣

掌上千岛湖

掌上千岛湖

微千岛湖

微千岛湖

淳安发布

淳安发布

千岛湖新闻三分钟语音版

千岛湖新闻
三分钟语音版

千岛GO购

千岛GO购

媒美购

媒美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