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睦州文苑 > 原创佳作 > 散文
童年的火“笼”
发布时间:2012-02-24 14:24:03

王丰

  童年的冬季,因穿得单薄,加上鞋袜破旧,许多孩子都和我一样,经常被冻得鼻涕流得老长。为了取暖,许多老年人及一些上学的孩子,手拎火“笼”(威坪话叫“火葱”),便成为一种常态。

  火“笼”体小且方便,可以拎着到处逛,既可暖脚,也好烘手,是山区冬天御寒的好用具。一般的火“笼”外壳用竹篾编织,形状为圆,肚大、中空、弓形拎把。内胆由铁皮制造。底部编的兜成网状,便于散热,不然会烧坏火“笼”。一些高档的火“笼”整体很精致、灵巧、结实,一些讲究的人还在那弓形的拎把及外壳上编上工艺。

  编织火“笼”的材料主要是竹蔑,并且还要用青蔑。因为黄蔑易腐烂、虫蛀。所以黄蔑一般不用。

  有些殷实人家,小孩用的火“笼”整个都用铁铸成,就连火“笼”盖以及用来拔火用的火筷子也是铁的。极少数人家那火筷子还是用铜做的,因铜的火筷子泛着黄黄的光,所以令人羡慕无比。这种火筷,在《红楼梦》第五十回中曾见:“湘云听了,便拿了一支铜火箸(筷)击着火炉。”还有些人家的火“笼”整个都用铜制作,圆圆的形状,只是盖子上才打了几个小孔,以作透气,这种火“笼”可以放在被子里暖手,也可以夹在腿中间或直接放在腿上取暖,既卫生又美观。更有奢华的火“笼”,也只有古代帝皇才能享用的,如《西京杂记》卷一:“[天子]以象牙为笼,笼上皆散华文。”帝皇的火笼,用大象牙镂空,火笼上雕龙描凤,华丽无比。还如南朝陈阴铿《秋闺怨》诗:“火笼�暖脚,行障镇怵头。”这位有怨情的少妇或青年女子,怎么秋天就用火笼了呢?我想,或许是她内心很冷,导致体肤也冷吧了,所以秋天要用火笼来暖脚。

  记得那个年代,我用的火“笼”,盖子是父亲东拼西凑用铁丝编织的,火筷也是用粗铁丝做的。火笼,在我童年时期有过五彩缤纷的世界,有我无尽的快乐和丝丝缕缕的疼楚。
  还记得那时的冬季,我常常是早晨起床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将木炭畚到火“笼”里压实,填满。放入热的炉灰和火种,然后还从家中的小瓮里“偷”上一小块猪油和玉米粒,到了课间休息时,便用“偷”来的猪油、玉米粒,放到当年很流行而又十分稀少的“百雀灵”空面油盒里,搁火笼里炒。一会儿,猪油的香气和着玉米粒的爆裂声,闹得大家兴奋不已,馋得人们口水直流。

 

千岛湖新闻网 责任编辑:徐爱梅 范小青 汪黎明

掌上千岛湖

掌上千岛湖

微千岛湖

微千岛湖

淳安发布

淳安发布

千岛湖新闻三分钟语音版

千岛湖新闻
三分钟语音版

千岛GO购

千岛GO购

媒美购

媒美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