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睦州文苑 > 原创佳作 > 百姓故事
难忘雷锋
发布时间:2012-03-06 07:48:38

  3月5日,是学雷锋日。雷锋是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虽然生命短暂,但是却为人间留下了闪耀着共产主义思想光辉的崇高精神。学雷锋,做好事――这样的号召,经过几十年光阴的漂洗,非但没有褪色,反而更加光彩夺目。

  前几天,本报收到了一封83岁读者的来信。这位读者在信中表示,他认识雷锋同志,不但和雷锋同志接触过,更和雷锋班的同志一起战斗过。这位读者叫童仟聚,是一位参加过多次战争的老军人。

  为了重新了解有关雷锋和雷锋班的故事,记者联系上了童仟聚,和他促膝相谈,听他讲述了几段珍藏已久的经历。

童仟聚与战友合影

 

“我是一个‘三抗’军人”

  童仟聚是梓桐人,今年83岁。虽然年纪已高,但是精神依然矍铄。

  “又逢学雷锋日来到,雷锋再次成为大家关注的话题。可能会有很多人问,你怎么会认识雷锋呢?我想,对于这样的疑问,我要从我的参军经历说起。”童仟聚笑眯眯地告诉记者,他自从参军以来,其工作有一定的特殊性,这才有机会接触到了雷锋和雷锋班的许多战士。

  童仟聚是1951年参军的。参军以后,马上就北上进入朝鲜,参加了抗美援朝战争,直到1955年才回国。在朝鲜战场上,他参加了包括上甘岭战役在内的多次战役,经历了血与火的考验。

  “从朝鲜回国后,我们的部队来到大连旅顺驻防。我们的部队是野战工兵团,这是总参的一支机动部队,哪里需要我们,我们就去哪里,算得上是一支机动部队。”童仟聚表示,回国后他非常幸运地进入旅顺的苏军营地,接受了一系列培训。

  童仟聚说:“我之所以能够到苏军里去学习,是有好几个方面的原因促成的。首先是,随着抗美援朝战争结束,国内政局稳定,苏军准备回国,而我军开始准备接防,这个时候,需要派出人员和苏军沟通,学习和熟悉相关情况。其次是我个子比较高,适合和身才较高的外国人打交道。我虽然是淳安人,但当时的个子却有1.78米高。最后的一个原因是,当时部队的参谋是浙江人,对我比较熟悉,所以我就非常幸运地入选了。”

  在旅顺时,童仟聚被部队培养成了技术骨干,经常被调到各个师去指导施工建设,跑的面也比较广。他一年跑一个师,三年就跑了三个师。

  后来,他参加了抗美援越战争,去过十几个高炮师指导指挥部的修建。而在援老抗美战争时期,他又奉命去了老挝战场。

  “抗美援朝战争、援越抗美战争、援老抗美战争,我都参加了。因为这些战争都和美国有关,所以我们的部队在当时就属于‘三抗’部队,而我们这样参加过‘三抗’战争的军人,也被大家戏称为‘三抗军人’。这在当时是一种荣誉。”童仟聚说。

  参加完“三抗”战争后,童仟聚被调到了总参谋部,写战史,说得通俗一点就是去写军事教材。“说起来,我本身没有什么文化,但是贵在有比较丰富的实战经验。由于长期东奔西跑,接触内部的机会就比较多。在当时,因为工作的需要,我经常乘坐飞机。在当时,就算一般的军队干部,也很少有机会乘坐飞机。我不是炫耀什么,只是说明我的个人和个人工作具有特殊性,这些都为我接触雷锋提供了机会。”童仟聚说。

  好吧,让我们进入正题。

“我认识的雷锋和他的战友”

  “前面我已经说过,自己开始是一个工兵。工兵的全称是工程兵。这是一个大系统,有许多不同的分类。比如说,回国之后,在沈阳军区,我们所在的工兵7团是野战工兵团,而雷锋团是工程工兵10团。当然,在那会儿,还没有雷锋团这样的名称。”童仟聚回忆说。

  童仟聚所在的工兵7团和雷锋所在的工兵10团虽然是一个系统,但是却不属于一个师,因为这两个团都是独立团。由于当时部队之间常常开展干部交流,先进人物交流也很多,所以和雷锋的接触也就多。

  “雷锋的先进事迹报告最初是在内部交流的,到他去世后,才渐渐在全国开展。所以,从那个时候开始,才有雷锋班的叫法,并且还有雷锋连、雷锋团的称呼。”童仟聚说。

  童仟聚到现在依然记得1961年上半年时的一件事。

  “1961年上半年,大概是刚刚开始穿夏装的时候,雷锋同志来我们营里作个人先进事迹报告。由于当时音响控制设备的限制,每次只能安排一个营的战士来听。那天中午,我们安排雷锋同志吃饭。当时正处于国家困难时期,也没有领导陪客吃饭的风气,所以由政治处一名干部陪着到机关食堂就餐。雷锋同志走进食堂,工作人员马上迎接他到空一点的长条凳上就座,然后将中午吃的四种菜,一样一盘摆在雷锋面前。雷锋再三推辞,他只肯留下一个菜。最后,在干事的劝解下,才肯和干事一起吃两盘菜。我当时就坐在同一张桌子的另一边。在很多人看来,去兄弟部队用餐,多吃几个菜,并没有什么不妥,但就这件很平常的事,却体现出雷锋同志朴素的生活作风。这让我当时非常感慨。正像后来歌词中唱的那样:学习雷锋好榜样,艰苦朴素永不忘,愿做革命的螺丝钉,集体主义思想放光芒。”

  那天,我们听完他的个人报告后,大家内心的触动都很大。大家都觉得他的许多事虽然都很小,但是能够做到这样的地步,都非常不容易。这种精神和行动非常值得我们学习。

  没想到,这次雷锋个人上台演讲的事迹报告竟成了童仟聚听到的最后一次。

  1962年,雷锋同志牺牲了。1963年,毛主席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雷锋就像一颗彗星擦亮天空,生命如此耀眼且如此短暂。

  1964年3月5日,是毛主席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一周年的纪念日。童仟聚所在的连队正在沈阳军区工程兵部建设大会堂,于是他们也参加了这次纪念活动。

  “在大会期间,雷锋连的指导员高士祥看到了我,他一定要我和他一起坐到第二排去坐。”童仟聚解释说,高士祥原先是他所在连队的指导员,是他的老领导。原来童仟聚从朝鲜战场回来后,部队临时组建了一个施工单位,高士祥去该单位当了指导员,而童仟聚是分队长,协助他开展工作。

  “前几排都是军区首长坐的。高士祥本身是雷锋连的连长,他上台是理所当然的。而我当时也是连长,但都是一个基层部队的干部,理应和我的部队坐在一起。所以和他坐一起,显然就不适合了。于是我连忙推辞。”童仟聚说,他虽然尽力推辞,但高士祥却还是将他推到了前二排。

  原来,根据纪念大会的安排,大会期间将上演一部雷锋话剧,演绎雷锋的成长故事。这个话剧由沈阳军区的前进歌舞团编排,等表演完了,还要请雷锋的上级领导审查,征求相关意见,作进一步的修改。最后,还将拍成电影。

  童仟聚说:“正因为我曾当过高士祥的助手,所以这次他一定要我帮他出出主意。推脱不了,我只好硬着头皮坐上了前二排。我们刚刚就坐,就看见军区政委赖传珠、司令员陈锡联等军区首长和工程兵部领导入场,赖政委和陈司令员就坐在我们前一排。坐在一批军区的司令员首长身边,在这样的重大场合纪念雷锋同志,我还坐在主席台,心中深感荣幸。”

  “纪念活动结束后,我们继续全力以赴建设军区大会堂。我的连队是负责木工建筑这一块。而雷锋班,正好为我们运输材料。我们接触的机会就更多了。”童仟聚说,“他们有8部车,个个技术都非常过硬,工作非常负责,一点不用我们操心。其他连队的同志,见了我总是说,你们好福气!雷锋班为你们运输东西,你们就可以完全省心了。因为当时大家都知道,雷锋班对运输工作做得非常细致,也很负责任,战士们的荣誉感也非常强烈。”

  在和雷锋班战士的接触过程中,童仟聚也深深体会到了这个团队的良好氛围,常常感受到这些战士对雷锋的怀念。“雷锋在的时候,平时非常节约,袜子破了,就缝缝补补。旧牙膏里的最后一点,也都要积累起来用。”、“他的班里,有一个人的饭量很大,经常吃不饱。雷锋就把自己的饭分给他吃。别人问他饿不饿。他说,不饿。”……闲聊中,这样的话,总能从雷锋班的战士口中听到。

  童仟聚说:“我们连队和雷锋班合作了好几个月。在合作期间,有两位家属是黑龙江佳木斯的,一次战士的父母来连队探亲,我在接待交谈中,其父母再三表述,儿子能在雷锋班服兵役,这是全家的光荣!”

童仟聚近照

 

“分别了,我们甚至来不及说再见”

  毛主席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一周年的纪念日结束才几个月,那年8月7日,童仟聚忽然接到了上级的紧急命令:要求他马上带领连队,以最快的速度赶往火车站,奔赴前线。

  “那天上午,我还在工地上施工,接到紧急调令后,遗憾的是没有来得及和雷锋班的同志打一声招呼,就带兵出发赶往火车站。从那个时候起,也就再也没有和高指导员见过面。”童仟聚回忆说。

  当天,沈阳街道上游行的群众非常多。童仟聚一问才知道,原来美国于8月6日在越南北部湾发动了海战。由于街上的人太多了,童仟聚所在的部队根本难以通过。这个时候,他马上找到了街上的民警,告诉对方,他们连队正在奉命紧急出动,希望能让游行群众让出一条通道。民警的效率很高,童仟聚所在的连队很快从群众让出的通道里穿过。

  童仟聚和战士上了火车,他们一路向南。他虽然是连队的连长,因为当时保密工作严格,也不知道部队究竟要去哪里。

  “上了火车后,我们每个人被注射了预防针。火车从沈阳开往了湖南,然后到广西,再到贵州。这个时候天气渐渐转凉了。我们在贵州安顺下车,然后乘汽车开往云南待命,10月份到了越南。在那里,我和战友整整度过了五个年头。”童仟聚说。

  在1967年,部队干部有了探亲假的机会。回去之前,童仟聚的团政委笑着说:“这次回家探亲,心里慌慌。我本来就瘦,从越南到国内要乘坐火车、汽车,颠簸不知道多少公里路,回到家估计已经皮包骨头了。怕把家人吓着了!”大家听了都哈哈大笑。确实,越南条件太艰苦了。

  “我背着个军用布包就回家了。当时,我母亲住在桐庐,我刚回到家,就被她劈头一阵责问。她说:‘这都出去这么多年了,也不见你给家里一个消息。为什么不写信回家呢?就算为了保密不写你的工作,写一下你和老婆孩子的身体是否健康啊!’面对母亲的责问,我只能苦笑。其实,在前线很多事情没有母亲想象的那样简单。”童仟聚说。

  童仟聚表示,他所在的部队是第一批进入越南的,考虑到各种因素,属于秘而不宣。他们在越南的邮政地址,不是真地址,写信根本就收不到。至于其他管理更加严格,身上的所有东西,都要抹掉文字痕迹。就连牙膏上的印刷字,都要全部刮掉。全身的衣服,也要换掉。同志之间都要相互检查。目的只有一个,确保信息的安全。可是,尽管如此,当他们深夜进入越南后,南越的西贡电台就广播了消息,说中国部队进入越南了。可见当时形势是多么的复杂!

  “在探亲期间,隔壁邻居看到了我。就问我:‘这位兵哥哥,你是在越南的部队吗?’我没有回答,只是笑了一笑。后来,这个邻居就向公社报告了情况。公社的领导找我谈话,希望我说一说部队在越南的情况。因为保密需要,我只能说无可奉告。”童仟聚说。

和雷锋团的异域重逢

  1969年,童仟聚的部队从越南转战到老挝,驻扎到了老挝的班纳舍,那里基本上还是原始部落,当地民族居住的棚前屋后到处种着大烟。

  异域的战斗生活充满了新奇和危机。这些新奇和危机,和当地的环境有直接的关系。

  “南方雨林里的毒蜂非常厉害。有一次我们在行军中,团长被大马蜂蛰到了,脸肿得和皮球一样,卫生员便进行了紧急处理,在无法指挥之下,只好落在了队伍后面,部队由政委来带领。我当时是参谋,和团政委、一个警卫员、一个译电员和一个发报员在一起,走在部队的最前面。这个时候前面忽然出现了四个人,他们每个人手里都拿着枪,我仔细一看,发现他们已经上了子弹。我心里马上咯噔一下。因为我们虽然有五个人,但是真正拥有战斗力的只有两个人,而且还没有什么准备。至于大部队,离我们还有一定距离。怎么办?在当时紧急情况下,我们只有被动迎战。”

  “非常幸运的是,这几个人拿着枪打量了我们几眼,最后转身离开了。看到他们离开,我们马上通知大部队紧急靠拢。然后,派出侦查员追击这些不明武装分子。但是他们显然对这片区域的地形非常熟悉,很快就抄小路跑了。这次事件后,我们马上加强了全团的警戒力量。此后,我们经常遇到这样的小股武装分子,每次都是被我们发现后,对方立即开溜。”

  “几天之后,我们抓到了两个可疑的人员。原来,那一天部队行军到一处驻扎下后,炊事班的战士开始埋锅生火。这个时候两个人忽然出现在了炊事班附近,他们就静静站着,看着我们。这两个人被送到团部后,我们对他们进行了审讯,一问才知道,他们是原来失散在老挝的国民党李汉光的部下。之所以作出这样的举动,是因为太过于思恋故乡了。尽管我们向他们宣传了我们的许多国家政策,但是他们依然表示不敢回国。放了他们后,我们告知了自己的身份,要他们向其头头传了一句话。随后,他们一直和我们保持20公里距离,避免了冲突。之所以贴近我们,是因为他们也是一群思念家乡的游子。”

  1971年左右,雷锋团也从辽宁调到了老挝参战。和童仟聚所在的部队一起并肩参加援老抗美,两个部队的战友在异域意外重逢了。

  “我们好几个团一起,从云南西双版纳的勐纳县尚勇口岸,修了一条公路,到勐赛,然后向东到越南,向西经过湄公河到泰国的路。这条路有110多公里。我们依然记得,当时版纳舍桥的栏杆上用砼制成了标语牌:美帝必败,老挝必胜;中老友谊,万古长青。这十六个大字,充分展示了中国人民是老挝人员的坚强后盾。”童仟聚说。

  童仟聚表示,雷锋团,还在昆明和老挝地处边疆的勐纳县城为当地支援建设公路,浇筑了三公里多长的沥青路面,这在当地震动很大。整个县城都知道这是雷锋团为当地老百姓做的民心工程。雷锋精神在西双版纳发扬光大,这也是雷锋团留给边疆傣族人民子孙后代的精神财富。

  1972年,童仟聚和战友返回祖国。雷锋团依旧战斗在他乡。

雷锋简介:

  1940年12月18日,雷锋出生在湖南省长沙市望城县(现长沙市望城区雷锋镇)一个贫苦农民家庭,解放前,他一家亲人相继含恨死去。时年7岁的雷锋沦为孤儿,在穷乡亲的拉扯下,挣扎着活了下来。

  1960年1月雷锋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在部队荣立二等功一次,三等功三次,团、营嘉奖多次,被誉为“毛主席的好战士”。

  1962年8月15日,雷锋同志在指挥战友倒车时,车撞上电线杆,被倒下的电线杆砸中右太阳穴,经全力抢救无效,不幸牺牲。

  雷锋的模范事迹和高尚思想在军内外产生巨大影响。1963年1月7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部命名他生前所在班为“雷锋班”。

  1963年3月5日,毛泽东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 (记者 方俊勇)

 

千岛湖新闻网 编辑:徐爱梅 徐满萍

掌上千岛湖

掌上千岛湖

微千岛湖

微千岛湖

淳安发布

淳安发布

千岛湖新闻三分钟语音版

千岛湖新闻
三分钟语音版

千岛GO购

千岛GO购

媒美购

媒美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