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睦州文苑 > 民俗民艺 > 人文探究
传承历史文化彰显淳安特色——淳安研究《水浒》的由来和意义
发布时间:2011-08-02 17:42:26
传承历史文化彰显淳安特色――淳安研究《水浒》的由来和意义

  《水浒传》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写北宋末宋江等被逼上梁山起义事,自其诞生以来,流行于海内,后几经世人增减修饰,遂成就经典之名。熟悉《水浒传》的读者们都知道,由于《水浒传》中有“征方腊”的故事情节,所以该书也和淳安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

  自上世纪80年代开始,中国掀起对四大名著的研究热潮,《水浒传》作为唯一一本于淳安有“交集”的古典长篇小说,也引起了许多淳安学人的关注。三十多年来,淳安的《水浒》学人充分利用本地的地理、人文和历史资源,对《水浒传》进行了一系列研究,取得了可喜成果。如中国《水浒》学会副会长、浙江《水浒》专业委员会会长马成生教授,曾对淳安《水浒》研究,做出如斯评价:“至今,还记得很清楚,1990年5月25日在淳安千岛湖镇召开浙江水浒研究会青溪分会成立大会,看到他们居然一下子拿出十多万字的论文,沉甸甸的,自己一种敬佩之情油然而生,尤其是他们利用地方志研究方腊、鲁渊与《水浒》有密切关系的人物,写成了多篇极有参考价值的文章,让人真是耳目一新。这些文章不仅在我们水浒研究会,就是在全国广大学者中,均可堪称上乘之作。因为,写得很扎实,有根有据。这对我们水浒研究会的学术研究,特别是有关方腊及《水浒》作者的研究,无疑起着很大作用。”

《水浒》研究和淳安如何结缘?

  虽然《水浒传》一书中有“征方腊”的故事情节,但是小说情节并不是历史真相。那么,在这个基础上,淳安是如何与《水浒》研究产生交集的呢?说到这里,就不得不提到《水浒传》研究上的最大谜团――《水浒传》的作者到底是谁?

  《水浒传》有许多个不同版本,历代来对于作者的认定也有所不同。从版本上来说,最常见者有郭勋本一百回,杨定见本一百二十回,明末金圣叹(人瑞)删去七十一回后情节,俗传七十回本,流传甚广(此本加楔子,实为七十一回)。从作者认定上来说,大多学者认为,《水浒传》为元代施耐庵编,明初罗贯中续,这种说法在明人郎瑛在其《七修类稿》就有记载。但是对于施耐庵这个人的考证上,却又异说纷呈。有人说,历史上实有其人,也有的说,“施耐庵”是“乌有先生”、“亡是公”(已故学者戴不凡论述)。

  那么,施耐庵是确有其人还是“乌有先生”呢?在上世纪80年代,全国《水浒》学界掀起了一个“施耐庵其人考证”热。为求证“施耐庵”是否有其人,终于把淳安岐山(现临岐)的元人鲁渊牵涉进学术圈子。

  原因很简单,原来此时苏北地区“再现”的所谓“施耐庵遗曲《秋江送别》”提及“赠鲁渊、刘亮”,加之《水浒》中“征方腊”部分占据了近十回,对于淳安地理描述惊人准确,这就更加让学者对这位鲁渊先生产生了浓厚兴趣。为此,《水浒》学界的部分学者络绎不绝地前来淳安岐山(临岐)“刨根究底”(查阅《鲁氏宗谱》),希望通过研究施耐庵与鲁渊等人的“关系说”,来求证历史的真相。也正是在这种情况下,淳安成为了全国《水浒》学界的关注地。

  从1983年开始,我县的许多《水浒》学人也利用本地优势,参与到《水浒》研究上。在近30年的研究历程中,我县学人撰写了“《水浒》与杭州”、“《水浒》与淳安”之类稿件50余篇,参加省、全国学术交流10余次,提交专业论文40余篇。

研究《水浒》,淳安学者发现了什么?

  从淳安《水浒》学界学术研究情况看,论文数量可谓不少。那么,近三十年间,淳安《水浒》学人到底关注了哪些具体内容,并且有哪些发现呢?

  从资料分析发现,淳安《水浒》学人在《水浒》研究上把主要精力集中在了研究施耐庵与鲁渊“关系说”、《水浒》与淳安地理、《水浒》与淳安人文等方面。

  在考证施耐庵与鲁渊“关系说”前,国内就有部分学者声称,“鲁渊是实有其人,浙江地方志均有详尽记载”,同时“鲁渊是施耐庵的好友,《秋江送别》套曲,就是施耐庵赠给鲁渊(还有刘亮)的”,“鲁渊、顾逖、刘基等人为好友”。针对这种说法,淳安学人便利用人缘地域的方便,对鲁渊生平做了“对号入座”式的调研,写下了《鲁渊〈自序〉与“施耐庵关系”说考辨》一文。该文根据鲁渊生前遗下的《自序》,逐年、逐项反复比照,发现其《自序》与史志均未见载任何可资稽考“施、鲁关系”说的史实,同时发现鲁渊生前不愿参与起义,平时诗作也多次坦露的矢忠于元的思想情怀,他这样的性格实难以和极力鼓励农民起义的《水浒》作者以及为明朝统一立下汗马功劳的刘基结成“好友”。此外,因为一些推测带来的连锁反应,上述的“关系说”还存在了种种难以自圆其说的问题。这些发现,都为学界研究《水浒》作者提供了新的资讯。

  在研究《水浒》与淳安地理上,淳安《水浒》学人通过考证发现,自(百回本)90回所演燕青在东京茶肆闻说“方腊反了”,到99回宋江准备“班师回京”的近10回“征方腊”故事情节中,前后交替采用126条主、支地名称谓,其中州郡县邑名称43条,村镇墟集及自然村名称8条,人工建筑与名胜古迹名称41条,自然地理实体名称34条。除“定浦村”1条是根据河沙淤积成陆“含义”推定外,均为现实地名称谓。而涉及到淳安境内的地名称谓、地理描述,则更是惊人的准确。另外,为了求证“帮源洞址”,淳安《水浒》学人不遗余力,做了长达10余年的资料排比和实地踏勘,最终握有实据,并写成一份题为《方腊籍贯释疑与帮源地名考订》的调查报告。通过这份调查报告,可以看出,若非《水浒传》作者对淳安情况非常熟悉,断无可能将地名写得如此精确,这条信息,也对《水浒传》作者的考证起到了参考作用。

  最让人吃惊的是,通过对《水浒》与淳安人文研究,淳安学人还发现,《水浒》作者几乎照搬淳安的许多人文故典者。比如,关于方腊“溪边净手照脸”和“上应天书”的传说,和淳安当地流传的民间传说一致。再比如,《水浒》(百回本)中第91回“神助宋公明”一节,其素材则出自淳安的一个历史传说和一个家喻户晓的水浒故事。此外,《水浒》甚至还几乎原封不动地引用了部分淳安人所写的诗词。如,《水浒》第七十二回,宋江为李师师所作的一首乐府词,就是照搬了邵桂子的作品。“天地南北,问乾坤何处可容狂客?借得山东烟水寨,来买凤城春色。翠袖围香,鲛绡笼玉,一笑千金值。神仙体态,薄幸如何消得?想芦叶滩头,蓼花汀畔,皓月空凝碧。六六雁行连八九,只等金鸡消息。义胆包天,忠肝盖地,四海无人识。闲愁万种,醉乡一夜头白。”这首词在《水浒》中仅仅改动了三个字。

研究《水浒》,对淳安有何意义?

  对于《水浒传》的研究,现实社会中一直存在不同的声音。有的人认为,研究这样的古典名著,可以解决很多历史疑案,但是也有人认为,研究这些历史无益于现实。

  那么,在淳安《水浒》学人的眼中,他们是抱着怎样的态度在研究《水浒》,而这项研究又究竟有什么意义呢?

  “从全国范围来说,淳安只是研究《水浒》众多县市中的一个,我们不是专业研究学者,难以解开《水浒》作者的谜团。但是,我们至少可以通过努力,可以给专业研究者提供可靠的参考资料,这个参考资料是经得起推敲的。”这是县人文历史研究会秘书长方才对记者说的话。他的这句话很好地表明了淳安《水浒》学人研究《水浒》的态度,那就是对于研究,必须要严谨,而对于具体工作,必须做得扎实。

  虽然《水浒》作者的“谜团”还没有解开,但是《水浒》与淳安具有甚为密切的关系,这却是不争的事实。对于淳安的《水浒》学人来说,研究《水浒》,这是一种另类的历史寻根。

  淳安素有文化名邦之美誉,但是千岛湖形成后,因为移民关系,文化几乎断层,由此如何传承历史文化,就成了淳安人不得不面对的课题。通过研究《水浒》,不但可以促进淳安对历史文化的发掘和整理,让人们详细了解到淳安古代的灿烂文化,而且可以让淳安的古代文化得到传承,让当代的学术研究精神得到弘扬。推进文化名县建设需要人人参与,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淳安《水浒》学人研究《水浒》是值得肯定的。

千岛湖新闻网 编辑:叶青 方耀

掌上千岛湖

掌上千岛湖

微千岛湖

微千岛湖

淳安发布

淳安发布

千岛湖新闻三分钟语音版

千岛湖新闻
三分钟语音版

千岛GO购

千岛GO购

媒美购

媒美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