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睦州文苑 > 民俗民艺 > 人文探究
“小金銮殿”到底由谁造?
发布时间:2012-07-02 15:25:02
“小金銮殿”到底由谁造?

  在汾口镇南部的崇山峻岭之中,有一个名为宋京村的村落。这个村虽然地势较高、交通不便,但是却拥有一个占地面积很大的古建筑群。该村周边的百姓,将这个建筑群称为“小金銮殿”。

  关于“小金銮殿”的传说,有许许多多。有的称,“小金銮殿”是由宋京村的一个木匠造起来的,后来因此闯下大祸。也有的称,“小金銮殿”是皇帝给一个人的赏赐。这个人曾立下大功,皇帝召见问他想要什么,他说你的房子很漂亮,我想在家乡也造一座。皇帝金口既开,就特许他在家乡仿金銮殿形造一座房子。

  “小金銮殿”的真实名称为“大夫家庙”,建于明朝嘉靖年间,较明朝金銮殿“短三尺、狭三尺、低三尺”,距今已有近五百年历史了。史料记载,该殿“占地以顷论,恢弘甚广,桥水相映成趣……”,为“萝蔓世家”的家庙,曾经抚育出十八名进士。因年久失修,“大夫家庙”的正殿、“钟楼”、“鼓楼”、“聚义厅”和“后花园”等已湮没,现仅存前厅。

  那么,“小金銮殿”到底由谁建造呢?日前,记者通过实地探访和查阅资料,最终获得了一些详细信息。

  从所得的信息看,所有一切都和宋金村一个名叫余八的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余八到底是何许人呢?根据当地惠堂余氏宗谱记载,余八,真名叫余汝楠。字时用,号行八。曾作为胡宗宪手下的千总参与抗倭,立下大功,最终被皇帝赏赐。说起来,他的字取得非常好,与他的性格和经历非常契合。

  据余国祯《劬庵类稿》记载:“明嘉靖间,总制胡宗宪剿倭寇时,有十都人余八,丰躯九尺,庞然骇目,人呼八大王。公侦知,檄县令唐礼聘送辕效用。”由此可见,余汝楠长得很有威势。更加重要的是,余汝楠非常富有正义感。根据记载,在当地如果遇到匪徒歹人作乱,一旦有人报警,他就会第一时间挺身而出率众抵御,很有名气。而胡宗宪之所以能够知道这个情况,也和一次经历有关。

  原来,有一次胡宗宪回乡省亲,见一名大汉枕着一条扁担睡在他家门外屋檐下,不以为意。这位大汉就是余汝楠,当时他常常去绩溪干力气活。当天晚上,土匪来抢劫胡家,危急间,余汝楠被吵醒了,看清情况后,他一怒之下,持着扁担单枪匹马杀入,抡起扁担将十几名土匪都打跑了。胡宗宪开门道谢,问及姓氏,大汉自称姓余,是一名挑夫,因为有把力气,乡里们叫自己为“八大王”。

  就这样,余汝楠的好身手落入了胡宗宪的眼里。后来,东南沿海屡屡出现倭寇,对百姓生命财产造成极大危险,皇帝布置了剿灭任务,胡宗宪成为了直接负责人。他第一时间就想起了余汝楠,任命他为千总。

  余国祯的《劬庵类稿》记载:明嘉靖间,胡宗宪总制七省军务抗倭灭寇时,有十都人余八,丰躯九尺,庞然骇目,人呼八大王。公侦知,檄县令唐礼聘送辕效用。密诫遴猎徙五十人作家丁,谒署为标兵首领,侍左右。某日八大王下操演武,武观者骇异。翌日出师,预制一包铁偃月大刀,新芒闪电,以两亲丁扛随至坛所。构将台,暗为机彀,可蹴可倾。余八登台号令,胡公亲临祭纛,酬八以三巨觥。礼毕,坛上大喝杀倭,声如巨雷。挥刀飞跃而下,台即自塌。各队奋勇争先,倭营望见奔溃,伏兵齐发,奏大捷。

  这段文字大意是:明朝嘉靖年间,胡宗宪总制七省军务抗倭灭寇时,遂安县十都有一个叫余行八的人,身躯魁梧高达九尺,让人瞠目,人家给他取了个绰号叫“八大王”。胡宗宪了解到这个情况后,就叫当地县令选聘他,将他送到官邸门外使用。同时,私下告诫再遴选当地猎人五十人作为看家护院的家丁,余行八暂时作为了标兵首领侍卫左右。某一日,“八大王”下操演武,看到的人无惊骇异常。次日出兵,事先打造好一把包铁偃月大刀,锋芒闪烁,由两个家丁扛着到点将台。构筑的武坛高台徒有坚厚的外形,台里面却暗藏机关,一跺脚就能倾塌。余行八登上台发布号令,胡宗宪亲临现场,斟酒三大碗酬谢。礼毕,坛上疾呼“杀倭寇!”,声音滚滚如雷。余行八旋舞偃月大刀飞身而下,武坛轰然坍塌。各队人马争先恐后,倭寇远远望见,不战而逃。这个时候,围剿的伏兵一切杀至,赢得一场大胜。

  从这些文字可以看出,余汝楠确实是一个有本事的人,而且他并不仅凭借自身的蛮力,本身还颇具智慧。

  就这样,自从跟了胡宗宪抗击倭寇后,余汝楠立下了大大小小的功劳。但是常年的浴血奋战,也让他严重负伤。“阅旬,余八忽称鏖战力伤,右臂不仁……令回籍调养。”后来,他的抗倭事迹传开了,嘉靖皇帝召见了他,钦赏他宝贝银锭若干(“追剿有功,疏名于朝,钦赏宝�,宠之冠服”)。

  回到家乡后,恰好余氏家族正在倡议扩建余氏宗祠(就是“大夫家庙”),余汝楠非常支持。“余汝楠仗义执言,鼓舞人心,早晚效力。”在他的号召下,最终完成了这项浩大的工程。

  在惠堂余氏宗谱,还有一份名为《倡建宗约会堂古文书》记载。该文书的大意是:早在在嘉靖三十二年(公元1553年),余氏家族的举人生员余乾亨等人就讨论过,筹建祠堂。但是因为种种原因耽搁。现在,族中的余汝楠重新倡议这件事,决定把这件事做起来。为了做好建设“大夫家庙”工作,族中规定,家族中人,要分派捐款。每人头捐银五钱,在五谷成熟之时碰头收集,储聚在一起。不要顾惜木材,以备用兴工。文书约定了几个主要负责人,要求他们聚集财物三年,随机批购木材等原料,计价增减。为了提高族人的积极性,还约定,对于做出重大贡献的,可以依照家族行次设立神主,延门分开谱书。对于败坏工程的不孝子弟,要给予除名,不许入家谱,并且将恶性张榜在祠堂门外。

  记者仔细查看了一下,《倡建宗约会堂古文书》的落款时间是嘉靖三十八年四月,也就是公元1559年。根据惠堂余氏宗谱记载,“大夫家庙”,也就是后人称的“小金銮殿”,倾全族之力,整整建设了十七年之久。

  至于余汝楠,宗谱中还提到,他逝世的时候,年龄为四十八岁。可谓英年早逝。

  在宋京村,记者发现了明朝文林郎周歧阳题为余汝楠写的赞诗。

  赞曰:

  丰采魁梧,英勇谁伍?

  虹霓威仪,倭夷伏服。

  疏名于朝,恩赏天禄。

  生显其身,没昌其后。

千岛湖新闻网 编辑:叶青 方耀

掌上千岛湖

掌上千岛湖

微千岛湖

微千岛湖

淳安发布

淳安发布

千岛湖新闻三分钟语音版

千岛湖新闻
三分钟语音版

千岛GO购

千岛GO购

媒美购

媒美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