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睦州文苑 > 原创佳作 > 随笔
龙溪石鸭
发布时间:2013-07-31 15:16:23
龙溪石鸭

  原遂安县城(狮城)东门外,有一个渡口,就是龙溪流入武强溪的口子。在古代,这里过龙溪要渡船,过武强溪也要渡船。所以叫龙渡。后来,在渡口的龙溪上建了一座桥,这桥便叫龙渡桥。当时的桥头有一个村庄,村里住着百十户人家,都姓史,因此叫龙渡桥史家。从龙渡桥逆流而上,经过石塔底姜家、龙源、首岭后、新屋里、陈家、鱼岭上、下竹园、中竹园、上竹园、软石塘,再到双溪口,这漫长的一段河流,叫龙溪(龙渡桥到双溪口之意)。

  在龙溪的上半段,就是从首岭后到双溪口。在这近十里的河流中挤满了成千上万、大大小小、老老嫩嫩的、奇形怪状、美不可言的石鸭。这些石鸭,大的有上千、上万斤。小的也有几斤、几两的。它们有的像戏台、山峰,有的像桌面、狮子,还有的却像乌龟,真是形态各异,无奇不有。

  这么多神奇的石鸭,相传还是神仙赶来的呢。

  那时,在当地流传着这么一首歌谣:“石塘天子,康塘将,伊家坞出娘娘。”说是上天为了高层人物的出行方便,决定在石塘建造两座大桥:石康大桥(石塘到康塘)和石伊大桥(石塘到伊家坞)。因那时还没有钢筋水泥,只能建造石拱桥,所以需要大量的石头。玉皇大帝便派云雨大仙去和东海龙王商量,叫东海龙王把养在东海里的几万只石鸭贡献出来,将它们赶到石塘(石塘在双溪口的上游),用以建桥。

  云雨大仙手执玉皇大帝的玉旨,腾云驾雾直奔东海,叫东海龙王接旨。东海龙王接到玉旨后,哪敢违犯天令?马上派红龟大将到后花园,把那些养了几千年的,大大小小的石鸭赶出来,让它们到石塘村去造大桥。红龟大将按龙王的旨意,向那些石鸭下达了命令:“石鸭们,你们赶快收拾行礼,马上出发到石塘去建造大桥。”这些石鸭听了红龟大将的命令后,即刻抖一抖身上的毛绒,成群结队地出了东海大门,朝钱塘江方向进发了。浩浩荡荡的队伍非常壮观,似八月十五的潮水从东海朝钱塘江翻滚而来。当时,钱塘江两岸成千上万的群众,挤着、争着观看这一壮观的胜景。石鸭不敢违令,只有一个劲地往上奔。经过钱塘江,再往富春江,直奔新安江,然后再转新安江的一个支流武强溪、龙渡桥后再转入武强溪的支流龙溪。而红龟大将在后边一个劲地追赶着,到了龙源村的溪边,看到有一个老婆婆在河边洗衣服,于是走过去问道:“老婆婆,你看到我那些石鸭从这里进去了吗?”老婆婆说:“我没有看到你的什么石鸭,只看到成千上万的,大大小小的石头碰冷磅泷地滚过去了。”这时,石鸭的先锋部队已经到了双溪口,大部队却还在首岭后至软石塘村这长达五、六里路的河道里奔跑。它们听到老婆婆说它们是石头,一下子停了下来,再也不动了。所以这千千万万、大大小小的石鸭一下子就变成了石头,永远停留在这段河道里了。

  这些石鸭,人们在砌石磅、建房子时都选用了它。特别是在农业学大寨的年代,人们在改地造田,修建河道时也都选用了它。虽然这些石鸭没有去建大桥,只是造了田磅、地磅和溪磅,但也造福了广大人民,实在功不可没。

  如今的这条溪流中,因为石头多,形状长得很丰满,所以也生长了许多的石斑鱼。记得在我们的小时候,都会利用中午的休息时间,跑到溪里徒手在石头的岩洞里捉鱼,每次都能摸到两三斤。现在下水摸鱼的人没有了,可钓鱼的人却越来越多。这些钓鱼者不仅有自己村里的,就连外村来垂钓的也有很多。

  现如今,上级部门因看到了这一特殊资源,于是便将它发展成为淳安的旅游项目,在这里建了钓鱼台,钓鱼路,还建了凉亭、长廊等配套设施。目的是为了使鱼儿能很好地停留,增加它们的生活环境。并且又建造了一些石碣(坝),感觉是给鱼儿的生存分段造了一些小水库,大鱼池。

  这样一来,有些石鸭被捉去造了钓鱼台和钓鱼路,有些石鸭却被捉去造石碣(坝)。还有一部分却沉入水中,在涨一次大水,上边的泥沙冲下来后,将其埋入沙底。

  特别是那些大石鸭,其身段、容貌都长得不错,停留在这里,或许因观赏的人不多,显得有些资源浪费。如能将它们赶到杭州、上海,安放在公园或大建筑的显眼处,或许那真是一举两得的美事,既可以给公园增添赏心悦目的景观,村民还可以从每只大鸭的身上得到一笔数目可观的收入。(章百成)

 

千岛湖新闻网 编辑:徐爱梅 徐满萍 

掌上千岛湖

掌上千岛湖

微千岛湖

微千岛湖

淳安发布

淳安发布

千岛湖新闻三分钟语音版

千岛湖新闻
三分钟语音版

千岛GO购

千岛GO购

媒美购

媒美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