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新办[2005]20号 浙ICP备05073341号 广告经营许可证:杭工商淳广许2004001号
淳安县千岛湖传媒中心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网络广告 0571-64831301
杭州网・千岛湖网 网络支持:杭州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方小毅
晚饭后照例沏上杯新茶,翻开《今日千岛湖》报,里面夹着的一纸广告引起了我的注意:原淳安电影院改成的时尚娱乐会所正式开业。呆坐了好久,放下茶杯,忍不住踱步到儿时魂牵梦萦的地方――排岭电影院。
30多年前,排岭人的文化娱乐场所便是大会堂和电影院,通常是看戏到火炉尖的大会堂,看电影则到电影院。最初的记忆是上学时排队到那里看“样板戏”电影。那时的电影院是泥地面,小板凳。四周墙上的窗户是用大大的硬板纸遮住的。只要电影放完就再撑起纸板通风照明。后来有了翻椅,有了自动翻开的窗户。再后来有了电风扇……
小时候,对整个电影院共有几排几座,头顶上有几把电风扇都了如指掌。当时最满足的是能在新片上映的第一天、第一场搞到票子,然后在放映前上好厕所,在铃声响起前找好座位,最后在放映时一边啜着2分钱一支的赤豆棒冰,一边静静地观看电影。
那个时候,能在电影院工作是令人羡慕的,记得我小姨的同事嫁给了一个放电影的,真让人好生羡慕。有一次,小姨带我去看国产黑白战斗片《侦察兵》,全票8分,半票4分,但大人可带一个半票的小孩进去。有次在检票口,我被拉去量身高,无论怎么缩着脖子耷拉着脑袋还是补了8分钱。于是小姨就和检票员大吵了一顿。后来我还是坐在她膝盖上,在观看时小姨一直埋怨我不够机灵。光《侦察兵》电影我就看了四场,要不是储蓄罐太寒碜,我还会看得更多。
老排岭人都记得,上世纪七十年代后期,被禁锢了许多的电影重新搬上银幕,当时我正读初中。有一次放越剧《追鱼》,简直可称全城全民行动,人们见面就问:“你是几点的票?”因为电影院昼夜不间断轮回播放,我和爸妈就上好闹钟早早地上床睡觉,等凌晨三点半就到电影院看电影。那些越剧我一点也听不懂,里面演的是什么至今我也不知道,真是有趣。更有意思的是小时候,我老想着电影院围墙里厕所边的那个石硼。因每次放映一开始,便有工作人员拿着手电来回在巡逻,生怕“精明能干”的人会跳下石硼钻进去看免费电影。
如今我再到曾经的排岭电影院,已完全找不到过去的感觉。以前不管是白天还是晚上,尤其在新片上映后,上至塘边,下至鱼味馆全是黑压压的人群,问“有没有票”?“有没有票”?的声音此起彼伏。第一场出场与第二场准备进场的人可以把整条马路堵得水泄不通,颇为壮观。
现在我走在这里除了擦肩而过的汽车还是汽车。原来,是时代在发展,人们要看电影不一定非得上电影院,在家也可以通过电脑、电视直接点播,满足自己意愿。
千岛湖新闻网 责任编辑:徐爱梅 范小青
最新播报
更多>>掌上千岛湖
微千岛湖
淳安发布
千岛湖新闻
三分钟语音版
千岛GO购
媒美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