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新办[2005]20号 浙ICP备05073341号 广告经营许可证:杭工商淳广许2004001号
淳安县千岛湖传媒中心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网络广告 0571-64831301
杭州网・千岛湖网 网络支持:杭州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水是生命之源。对于生活在高山上的乡亲们来说,水更是显得弥足珍贵。
我的故乡地处偏僻小山村,自小就与水结下了不解之缘,嬉水、游泳、捉小鱼小虾陪伴我整个童年。我们村不大,居住分散。很早以前,用水很方便,一年四季都有潺潺流水。全村老小的饮用水和洗涮全靠那条小溪。为了保持水质卫生,在保护好水源地植被的同时,自上游到下游还挖出四个小水潭。最上游的水潭专供饮水用,然后是洗菜用水,再下面是洗衣物,最下游的水潭才用来冲洗马桶。乡亲们自觉按照这个惯例使用。若刚嫁过来的媳妇不懂规矩,到洗菜的潭里洗衣物,就会被责怪或鄙视。由于饮水用的水潭用勺子舀水会使水浑浊,乡亲们就想出了一个用“水剪(水槽)”引水的土办法:用一根长长的粗毛竹剖成两半。选一块稍大的打通竹节,找个有落差的地方,一头搁在上游,两边用黏性较强的泥土筑起小水潭,使水流进竹子里。然后在另一头支个木架,竹子架在木架上,须比另一端低一些,水就会顺流而下。人们可直接用木桶去接水,不必用勺子舀水。
我印象深刻的便是家乡的山泉水。在炎热的夏天,泉水特别凉,手浸在里面会觉得很冰凉。坐在山泉边乘凉,堪称自然空调,真是凉快而又惬意!小时候我还会自告奋勇背着葫芦到山泉边去盛山泉水,背来为家人消暑解渴。因为葫芦可以保持泉水冰凉的温度,让人喝后透心凉,真解暑!
后来,村里为了烧砖瓦、烧石灰。先后造起了几座窑灶和灰灶,所以使山上的柴草遭了殃!那段时间,大路小路两边,漫山遍野到处是一捆捆“窑草”和“灰草”,太阳一晒,整个山上光秃秃的,仿佛一下子没有了生机。森林植被遭到了严重破坏,致使水资源慢慢减少,溪流慢慢变小,致使饮用水非常困难。为此,一遇干旱,用水矛盾十分突出,乡亲们不得不挑着水桶到处找水喝。外出的都为生活在故乡的父母发愁。
如今,政府对饮用水问题特别重视。乡亲们对保护水资源的意识也有了明显的提高,所以干净卫生的自来水便流进了每家每户,人们也自觉养成了节约用水的好习惯。故乡的人们再也不用为吃水难而发愁了。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是的,我是靠故乡的水而孕育的。在我的心中,那水总是最清澈,最没污染的! (詹龙飞)
千岛湖新闻网 编辑:徐爱梅 徐满萍
最新播报
更多>>掌上千岛湖
微千岛湖
淳安发布
千岛湖新闻
三分钟语音版
千岛GO购
媒美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