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新办[2005]20号 浙ICP备05073341号 广告经营许可证:杭工商淳广许2004001号
淳安县千岛湖传媒中心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网络广告 0571-64831301
杭州网・千岛湖网 网络支持:杭州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詹龙飞
我从小是在淳北的一个美丽小山村长大的。清澈的小溪,潺潺的流水,田间的蛙鸣,小鸟的欢唱,蝉儿的乐曲陪伴着我整个充满好奇的童年。
童年时代,水可是我的最爱。如到水田边,用泥巴和水搅合捏泥人,捏出各式各类稀奇古怪的玩意儿。喜欢做水枪,水柱子可以射出好几米远,用来打水仗可管用呢。
那时候,小溪里的鱼虾可多呢!人在溪边上观望,鱼儿一点也不怯场,旁若无人地游来游去。水深一点的地方,还经常成群结队地出来悠闲悠闲。尤其是石斑鱼,有着匀称的黑色条纹,非常漂亮。尤其是带头引路的鱼儿,往往个头较大,胸鳍、背鳍和尾鳍带点红色,显得特别醒目和威风。若想看到躲在石洞里的鱼儿也不难,你只要站在路边用一粒粟米大的小石子,然后躬下身,轻轻地抛下水去,鱼儿以为是好吃的,就“嗖地”探出头来,一口咬住,发现不是食物才吐出来,任其缓缓沉入水底。更有刚刚出生的小鱼儿,在水流略缓的水潭里,一簇一簇地,两手伸入水中,慢慢合拢,小鱼乖乖地束手就擒。当然,要想抓到稍大一些的鱼成为盘中餐,却没那么容易。我小时候经常使用两种方法,一种是在货郎担买来鱼钩、鱼线,用一根细长竹竿,挖些小蚯蚓当诱饵,常常周日花上半天时间能钓上十来条大小不一的鱼,烧起来足有一小碟,一饱口福,很是解馋。还可以在鱼经常出没的洞口,围上竹篓或畚箕,然后用小棍子往洞里面一捅,鱼儿就慌不择路,乖乖地逃出来束手就擒。
除了捉鱼之外,开心的事情还有抓螃蟹。抓螃蟹可比捉鱼省心多了,只要你不怕被它钳到手指。为了防止水儿变浑,须从小溪的下游往上走,边走边轻轻地翻动有点虚掩、不怎么踏实的石头。看到螃蟹下手要快,防止螃蟹趁着浑水逃之夭夭。螃蟹的个头往往与石头大小有关,躲在大石头的螃蟹个头明显大一些,颜色也深一些。抓螃蟹虽有趣,但怕只怕蛇躲在下面,万一不小心翻到的话,是会令你吓一跳的哦!我小时候就遇到过,至今想起来,还心有余悸哎。当然,不用翻动石头也可以抓到螃蟹。夏天螃蟹喜欢在水潭里悠闲消暑,潭里的螃蟹一般个头较大,显得比较凶。只要你把手悄悄伸过去,螃蟹就会张开那双大钳子,边横向爬行边凶巴巴地瞪着你,向你示威呢。要快速控制住那对钳子才行,不然的话,就会被它钳得嗷嗷直叫。抓的次数多了,还能辨别螃蟹是否健康。遇到蟹壳颜色变淡、质地变软一般是不抓的,因为那是病蟹。
至于虾,捉起来就更容易了,很小的虾往往喜欢群居,用竹笊篱慢慢伸入水中,等虾游进去后快速提出水面,虾就束手就擒。还有一种体形大一点的虾,长有一对颜色灰黑的长臂。人一靠近,就藉腹部和尾的弯曲迅速倒游。因它长有一对有小钳子的长臂且喜欢后退,因此人们习惯称之为“退避钳钳”。
在小溪里徜徉,有时候还会有意外之喜,偶尔会捉到乌龟,运气好的话,还能看到甲鱼出没。至于抓石鸡,要在晚上行动。选一个天气闷热的夜晚,点燃一把黄竹篾制成的火把用作照明。条件好一些的可用手电筒,选岩石较多且水流较缓的小溪。石鸡喜欢蹲在溪边的石头上乘凉,一般会有所收获。要是准备工作做得更充分些,头天晚上就去小溪打探打探,若听到此起彼伏“咚咚”的石鸡鸣叫声,更容易满载而归。值得注意的是,石鸡喜欢出没的时候,往往正是蛇出没之时,晚上抓石鸡看到5-6条蛇,甚至更多,你也别觉得奇怪,那是最普通不过的事情。回想起来,上世纪七十年代物质匮乏,一年到头难得吃到荤腥,多亏捕捉小溪里的鱼蟹来解解馋哦。
当然,小时候玩得最开心的当属炎炎夏日在溪里游泳嬉水了,即凉快又好玩。有时候,泡在水里大半天都不愿意上岸,身上晒得像泥鳅般黑。为此,也没少受爸爸妈妈的责骂和小学老师的批评。当然,收获也是有的,“自学成才”学会了狗刨式游泳。
可以说,那时候家乡的小溪简直成了我儿时的乐园。可是,到了上世纪80年代,随着各种化肥农药的频繁使用和森林植被的破坏,家乡的小溪渐渐变得不再那么清澈,再也难觅到小鱼小虾的踪影了。
值得欣慰的是,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讲究生活品质,对自然环境的保护也越来越重视。相信在“五水共治”的浓厚氛围中,家乡的小溪定能够重新焕发勃勃生机和充满活力。
清澈的小溪,欢快游动的鱼虾,小溪边顽皮淘气嬉水的小伙伴……仿佛让我重新回到了纯真的童年时代!
千岛湖新闻网 责任编辑:叶青 范小青
最新播报
更多>>掌上千岛湖
微千岛湖
淳安发布
千岛湖新闻
三分钟语音版
千岛GO购
媒美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