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睦州文苑 > 原创佳作 > 散文
商辂与于谦(一)
发布时间:2015-01-12 09:24:42
商辂与于谦(一)

  明正统十四年(公元1449年),土木之变,京师震动。商辂痛斥倡议南迁者,坚决支持于谦拥立景帝卫国抗战。

  一、土木之变,于谦坚决主张卫国抗战

  十五世纪中叶,明英宗时,瓦剌贵族也先统一了蒙古各部。瓦剌是西部蒙古各部的总称。元末,居住在匝盆河流域和准噶尔盆地,经营牧业并部分农业。明初,封其首领马哈木为“顺守王”。明政府在大同开设马市,跟瓦剌贸易,并允许派使者到北京朝贡。正统十四年七月,也先制造借口诱胁各部派兵,向甘肃、大同、宣府、辽东四路进攻,自己领兵进攻大同。大同守将出战失败,许多边防城堡失守。英宗皇帝轻易听信太监王振的话,不听吏部尚书王直、兵部尚书邝�、兵部侍郎于谦等大臣的规劝,在既无军械粮草的充分准备,又不了解前线敌情的情况下,贸然下诏三日内出发亲征:命御弟�王朱祁钰居守,王直留守,于谦理部事,邝�随驾治军。

  七月十五日,一支五十万人马大军从北京出发,行军中碰上风雨交加天气,道路泥泞,粮食供给不上,军士受尽饥饿寒冷折磨,沿途死亡很多。八月初一,大军到达大同,已是疲劳不堪,军纪非常混乱。初二,前线战报,大同守将出战,全军覆没,援军遭遇瓦剌军伏击,伤亡惨重。才二十三岁的英宗朱祁镇听了吓得胆战心惊,六神无主;太监王振闻知坐立不安,惊惶失措。初三,英宗皇帝只得下令撤退回军。王振请求皇上御驾“临幸”他的老家蔚州(今河北蔚县)以夸耀乡里,便指挥队伍向蔚州前进。大军走了四十里,王振又改变主意,命令折向东去。行军路线一改再变,军士迂�走了许多路程,延误了时间,于八月十三日傍晚,英宗等才到达距离怀来县城二十里的土木堡。邝�奏请皇上乘夜赶路进人居庸关,以保安全,并分兵防守后路。王振反讥讽邝�是“腐儒”,不懂“兵事”。王振要等候从蔚州家里撤走用一千多辆车载运的财物赶到,便下令皇上与大臣等停留在土木堡驻夜。也先率领瓦剌骑兵追到狼山鹞儿岭,利用地形两翼夹击,一举歼灭了明成国公朱勇统领的三万骑兵后,又连夜马不停蹄地向土木堡猛扑而来。十四日早上,当英宗和王振等正准备起程行军时,瓦剌军已满山遍野地包围了土木堡,并切断了水源。明几十万大军被围困,缺饮水,少粮草,人马十分饥渴。在内无粮食饮水,外无援军救援的极其困难的处境中,十五日,只得冒险突围。明大军又饥又渴,疲惫不堪,与凶得伯瓦剌骑兵作战,谈不上有什么战斗力。明军突围,队伍拉开成长蛇阵时,也先指挥瓦剌军分割包围,狠猛冲杀。一场昏天黑地的血腥大屠杀,几十万余明官兵被残杀死伤,二十多万匹骡马和所有辎重物资全部丧失。英国公张辅,附马都尉井源,尚书邝�、王佐,侍郎曹鼎、丁铉等大臣五十余人都被杀害死于乱军之中。王振被杀死,英宗皇帝做了也先的俘虏。这一场残酷的大混战,历史上称为“土木之变。

  土木兵败,英宗被俘战报驰传到京师北京,皇宫后妃恐惧,朝廷官员震惊,都城军民惊慌。十八日,皇太后命令�王监国。二十二日,命立英宗皇子朱见深为皇太子。�王立即召集廷臣朝官商讨对策大事。这时当瓦剌敌军即将兵临北京城下之际,摆在明朝廷面前只有:屈膝求和;南迁逃避;坚守抗战;这三条道路,任选之一。如何选择?翰林院侍讲(正六品官)徐理大言迁都南京。代理兵部尚书(正三品官,食二品俸)于谦坚决反对南迁。于谦厉声痛斥:“谁主张南迁,就该斩首。京师是全国的根本重地,如果轻易放弃,那么大事去矣!宋室南渡那段惨痛历史,难道还不够作为我们现在有力的教训吗?”于谦明确提出这一只有坚守京师、卫国抗战的正确建议,得到礼部尚书胡�、吏部尚书王直、户部侍郎陈循、翰林院修撰(从六品官)商辂等官员的一致支持,至为�王所采纳。

  (毛飞明 方本昌 整理) 

 

千岛湖新闻网 责任编辑:叶青 范小青

掌上千岛湖

掌上千岛湖

微千岛湖

微千岛湖

淳安发布

淳安发布

千岛湖新闻三分钟语音版

千岛湖新闻
三分钟语音版

千岛GO购

千岛GO购

媒美购

媒美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