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睦州文苑 > 原创佳作 > 随笔
学校的变迁
发布时间:2016-11-11 15:25:02
学校的变迁

  学校是传播知识,培养人才的地方,是知识的摇篮。说起学校的变化,我感受很深。

  我6岁进小学读书,长岭村小学就办在我家隔壁,学校就办在一个祠堂里,名叫方氏宗祠。教室就设在礼堂的后堂,中间是一个天井,天井边上用竹片织成的竹帘一块一块连接起来,固定在两根柱子上,挡住天井里的风雨,这就是我们读书的教室了。祠堂里没有窗,全凭天井中的自然光,教室里光亮度很低。小时候读早书,因为早晨教室光线暗,我们就坐在天井沿的青石板上读早书,等光线亮了些,再到教室里去读书。

  后来读5年级时,我到横石村去读完小。学校也是设在一个大厅屋里面,因为没有电,晚自修时老师叫我们每个人自备一盏煤油灯。煤油灯是用一个小墨水瓶子做成的,瓶盖上钻个小洞,用铁皮或铝皮卷一个小筒子。小筒子里用棉纸搓一根灯芯塞进去。瓶子里装上煤油,把有灯芯的瓶子盖拧紧就成了煤油灯了。晚自修时,每个学生点燃自做的小煤油灯,放在自己书桌的左上角就可以自修做作业了。1968年,我当小学老师时,隐将村小学也设在王家祠堂里,与我读小学的学校一模一样。村里还有一个生产队在千亩田,千亩田也有一座小学,共有八个学生,学校很简单,办在生产队的屋里,一块黑板,一张八仙桌,就是学校的全部家当。白天是学校,晚上是社员评记工分的地方。

  到了八十年代以后,党和政府提出要改变学校的教学环境,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有关单位,有识之士,纷纷响应党的号召,捐款集资建希望小学,办希望工程,从那时候起,一座座崭新的学校在山区各地拔地而起,改变了学校的教学环境。我家乡的叶家初中新教学楼就是那时候集资建成的。

  随着党的改革开放政策的不断深入,党和政府对教育事业投入的力度不断加大,学校的面貌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一座座崭新的学校在千岛湖畔各地相继建成。我们威坪镇中心小学新楼房,新礼堂,新教室,塑胶操场,现代化设施一应俱全,是一座花园学校,很美!很美!如今,我的孙女孙子就在这座学校里读书。有一次,我到学校里去给孩子们讲故事。我说:我年幼时读书的学校与你们现在读书的学校相比,变化太大了,这就是一个好故事。

  我在担任小学老师时,曾经自编过一首儿歌,儿歌的题目是《想一想》,歌词大意是:白米饭,扑鼻香,吃到嘴里大家想一想,要是没有农民来耕种,我们哪有这样的好食粮。花布衣,真漂亮,穿在身上大家想一想,要是没有工人来织布,我们哪有这样的好衣裳。

  今天,我根据学校的变迁,再添上一段新歌词,作为本文的结束语:

  新学校,真漂亮,坐在教室大家想一想,要是没有党的好领导,我们哪有这样的好学堂,想一想,想一想,想一想。  (管祖谦)


千岛湖新闻网 编辑:刘波 徐满萍

掌上千岛湖

掌上千岛湖

微千岛湖

微千岛湖

淳安发布

淳安发布

千岛湖新闻三分钟语音版

千岛湖新闻
三分钟语音版

千岛GO购

千岛GO购

媒美购

媒美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