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睦州文苑 > 原创佳作 > 百姓故事
在那马古山上
发布时间:2017-08-08 08:27:26

江涌贵

  人的一生,总有一些扯不断的情丝,时时牵引着记忆的翅膀,飞向那情深意浓的人生春秋,飞向那激情燃烧的难忘岁月。

  那是1969年的10月中下旬,在那特殊的岁月,在那执行“一号通令”的特殊历史背景下,我受命从成都市郊区的空军雷达兵某团政治机关调到驻守在海拔3700多米的马古山连队担任政治指导员。

  从西昌市通往昭觉、美姑的大公路与通往我们连队的简易公路的交叉处,正好是“444公里”的里程碑。“444公里”的里程碑,似乎就成了山上解放军的代名词,所有来往的地方汽车司机听到在“444公里”下车的,都知道是山上解放军同志,也就显得格外亲切。

  一个连队,就是一个大家庭。大家为着一个共同的目标来到这荒凉的山头,也是有缘了。天南地北的战友,站在海拔3700多米的山头遥望远方的家乡,勾起一层层苦苦的思恋。在这里,同甘苦、共患难,在军旅生活中结下难忘的战友情。

  这是一个“山高不长草,风吹石头跑,一步三喘气,四季穿棉袄”的苦地方。我们住的是用石头、黄泥巴和石灰垒就的墙,上面盖层油毛毡的简易营房。这里,一年只有三、四个月不用穿棉衣,冬天气温在零下20多度。早晨洗脸时,一盆热水倒在山坡上,在“吱吱”的声响后,你立马就看到白花花的冰。我们高山雷达兵战士对“滴水成冰”这个成语,理解得可是最深刻了。

  在这冰天雪地的山头,我们训练、站岗、值班、打柴、担水、修路,日复一日,年复一年。送走了一个又一个老兵,迎来了一批又一批的新兵。战友们围着炭火听老兵讲故事,点着煤油灯看书学习,或收听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新闻联播节目。多少次,干部战士冒雨在半山腰推汽车上山?多少回,夜深人静,我扛着钢枪在雷达阵地上替生病的战士站岗放哨?多少次,唱着歌儿走进食堂,端起饭碗吃着那永远煮不熟的米饭?茫茫月夜,我借着银色的月光看着高大的雷达天线,看着朦胧中的山间蜿蜒的公路。

  当年,交通、通讯条件都很落后。我们这些远离家乡的游子,只有凭书信与亲人沟通心灵。而对我们这些“和尚兵”来说,平时看报纸已成了“历史材料”,看到一封信就要更长时间了。解放沟邮电所有个叫马比的彝族投递员,他可是连队干部战士最欢迎、最尊重的客人了。每当马比送报纸、送信上山时,战士们就众星捧月似地把他团团围住,有的递上香烟,有的端来了热气腾腾的茶水;中午必留他吃午饭,炊事员还特地为他炒个好菜。50多年过去了,投递员马比的形象始终萦绕在我的脑际。是的,马比同志是一个普通的乡邮员,但在远离家乡、远离亲人的高山雷达兵战士心中,他是一只神圣的高大的鸿雁。

  当然,有苦也有甜,也有战士独特的欢乐。我们有高山上的篮球赛;有骑着马儿下山买米买菜时踏过清清溪水的悠悠之趣;有编排得体、自鸣得意的“战地墙报”;有自编自演的文艺晚会上的“优秀节目”;有挎上冲锋枪以雷达阵地、以巍巍凉山为背景而拍下的照片;有干部战士一道包饺子、共饮一杯酒欢度建军节的闲情逸致;有一个月才能看一次电影的幸福时光……

  我永远记住横断山脉中有大、小凉山。当我站在雷达阵地上举目远眺,我们不再是用观赏景致的目光,而是像一个艺术家欣赏自己的杰作那样,深情环视四周,心潮起伏。时浓时淡的云雾在山腰间缭绕着,一会儿如瀑布翻卷、跌落,一会儿如宽阔的江流奔涌。群峰的尖顶露出云面,峥嵘威严,恰似满身披挂的武士列成战阵,冒着硝烟屏护着身后果甜菽香的绿洲,还有那亿万人民安全幸福和快慰的笑脸。

  

千岛湖新闻网 编辑:周雅婷 姜智荣

掌上千岛湖

掌上千岛湖

微千岛湖

微千岛湖

淳安发布

淳安发布

千岛湖新闻三分钟语音版

千岛湖新闻
三分钟语音版

千岛GO购

千岛GO购

媒美购

媒美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