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睦州文苑 > 原创佳作 > 散文
老油条
发布时间:2018-07-12 09:39:49

王丰

有一年,村子祠堂边上,地主家靠了街面的那幢房子开起来一爿面店。这可是一件大事,至少我的心里是这么想的。

面店是公家的,类似于当年的供销社,工作人员拿工资,经营收入归公。

面店里有两位妇女,她们既是厨师又是服务员,一胖一瘦却也相得益彰。胖的那位叫阿姣,瘦的那位叫什么名字已经忘了,毕竟年代久远啦。

砖头灶,泥(垒)在正屋后边的一幢小木板房里,木板房凌空用几根松树做桩搭成,像湘西的吊脚楼。楼下面堆着柴火,一块一块码得齐整而有序。小屋以松木板为墙,朝东开扇小窗,小窗窗门也是松木板做的,关了,遮风避雨一屋松香;开了,清气入屋满室稻馨。

泥的是双灶,两只锅,是村里家家都有的样式。

面店开业那天,天微亮,村里有好多人围在面店大门的台阶上,外村也有好多人赶来,一个公社就那一爿面店——稀罕。炸油条的灶是用一只大铁皮煤油桶裁切了的,桶内壁糊了泥,桶一边开了个口子添柴火,灶摆在堂前。

我也早早地起来,兴奋如过年。隔着人群,从人缝里看到炸油条的阿姣那娴熟的动作。在案板上摆着一大块面团,切一块搓过来搓过去的,搓成一长条面团,吧嗒吧嗒掰成几小块,又把小块的面团搓过来搓过去的,搓成一细长条,两手拎起来,头对头捏一下,“刺啦”一声,尺把长的白面条入了油锅。一双很粗又很长的筷子在滚油里翻动着白面条,翻着翻着,白面条慢慢变黄、变硬、变粗。阿姣一边炸着油条,一边和身边的人有一句没一句地闲聊着,仿佛是一边嗑瓜子一边谈家常一般。第一根油条一起锅,就被供销社的主任买去了,像是理所当然的,看着他有滋有味地咬着油条,我嘴里的口水一下满了。

油条三分钱外加半两粮票一根。

粮票有省粮票,有全国粮票,全国粮票的好处不亚于钞票,全国粮票可以到任何的省市县买油条,省粮票就不行。比如安徽省粮票到我村子里的面店就买不了油条。油条是有典故的,《宋史》记载:南宋高宗绍兴十一年,秦桧一伙卖国贼,以“莫须有”的罪名杀害了岳飞父子。南宋军民对此无不义愤填膺。当时在临安风波亭附近有两个卖早点的饮食摊贩,各自抓起面团,分别搓捏了形如秦桧和王氏的两个面人,绞在一起放入油锅里炸,并称之为“油炸桧”。一时,买吃早点的群众心领神会地喊起来:“吃油炸桧!吃油炸桧!”为了发泄心中愤恨,于是人们争相仿效。从此,各地熟食摊上就出现了油条这一食品。至今,有些地方,仍有把油条称为“油炸桧”。

我吃上人生中第一根油条是在面店开业后的第六天。父亲给了粮票,给了钱,鸡叫三遍天还黑咕隆咚,摸着黑到面店大门的石台阶上坐等着。天亮了,终于吃到了松脆、香喷的油条。

这天早上,我还看到了感动人的吃油条:邻村贤墓,姐弟两人也早早来面店买油条,姐姐买了两根递给弟弟一根,自己拿着一根。那弟弟三口两口把油条咬了,姐姐见了,掰了点自己手里的油条塞进嘴里,把大半根又递给弟弟。我心里想:有一个这样的姐姐真好!

千岛湖新闻网 编辑:徐丽 邹楚环

掌上千岛湖

掌上千岛湖

微千岛湖

微千岛湖

淳安发布

淳安发布

千岛湖新闻三分钟语音版

千岛湖新闻
三分钟语音版

千岛GO购

千岛GO购

媒美购

媒美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