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睦州文苑 > 原创佳作 > 随笔
砖瓦窑
发布时间:2019-08-29 10:10:20

烧砖制瓦,在中国的建筑史上有悠久的历史,自古有秦砖汉瓦之称。自秦朝开始,就有用三合土制砖的工艺技术,汉朝时期就发明了瓦片,所以人们都称砖瓦是秦砖汉瓦。

在我们淳安山区,自古就有用土办法就地取材,烧制砖瓦的传统,这种土法烧制砖瓦的窑就叫砖瓦窑。这种砖瓦窑如今在河村的毫坞里,凤凰山下的岭脚村至今保存完好。上世纪70年代末,为了满足农村建房的需要,还烧制过青砖灰瓦。有砖瓦窑,就要有人制瓦,烧瓦,因此,在淳安工匠队伍里就有窑师父。过去的河村,窑师父代代相传。有一年,我在河村蹲点,有幸欣赏到利用砖瓦窑烧制砖瓦的传统工艺。

用砖瓦窑烧制砖瓦,首先必须选择好泥土,因为泥土的质量关系到瓦片的质量。制瓦片的泥土,粘性重要,泥质要纯,石子沙粒要少。泥土挖出来以后,先要用水浸湿,然后用体型高大的水牛或黄牛牵进泥堆里打圈踩踏,一直踩到稀烂,有粘性为止,这就是用来制瓦片用的瓦泥。制瓦片的工具有三大件,瓦台、瓦筒、瓦布套。瓦台是一个能转动的台桌,是制瓦用的工作台;瓦筒是细杉木或细竹条,用细铜线一根根穿起来的,卷起来像个竹筒,所以叫瓦筒,瓦筒上口小,下口大,卷起可以固定,也可以收拢缩小,很灵活;瓦布套是套在瓦筒上的细布筒与瓦筒固定后一样大,有了这个布套,制瓦时,瓦泥不会粘在瓦筒上,使瓦片内侧更加平整。

在制造泥瓦时,瓦筒固定在瓦台上以后,用一把弓切一块约两公分多厚、十五公分宽、三十公分长的泥片,卷粘在瓦筒外面后。左手握住瓦筒柄,右手用一个半圆形的木刷,浸水后用力由下而上刷制。待瓦片成型后,用一根与瓦片长度相等的木尺,木尺头上有一把固定的钉,靠住瓦筒转动一个圈就割下瓦筒上多余的瓦泥,用手掰掉多余的瓦泥后,泥瓦就制成了。

泥瓦制成以后,将瓦筒平放在地面上,收拢中间的瓦筒取出后,从泥瓦内侧取下套布,泥瓦筒就能自行立放在平地上,经风吹日晒,自然干燥。每个泥瓦筒干燥后收拢正好是四片泥瓦,因为每片瓦之间都有分界线,干燥后收拢时分界线断裂,瓦片不会碎。泥瓦干燥以后才可以装进砖瓦窑。用柴火烧制,河村有个窑师父名叫徐位成,做瓦片是技术能手,会做各种各样有花纹的泥瓦。后来,岭脚村建砖瓦窑时,他也被请到岭脚村来制过泥瓦。

干燥的泥瓦,在砖瓦窑中经过连续多天的猛火烧以后,还要在窑灶顶上建水池,放水湿瓦。因为泥瓦烧红烧透以后,只有慢慢浸水才能变青、变硬,敲起来有清脆的响声。砖瓦窑放水有专业技术师父,据说这门技术从不传给外人,在家里也只传男、不传女。如今,烧砖制瓦这门传统技术已经失传,而砖瓦窑却永远默默无言地立在山间。那些古建筑房屋上的瓦片,正是用这种砖瓦窑烧制出来的。砖瓦窑,见证了山区人民的聪明才智,见证了淳安人民的优秀传统文化。(管祖谦)

千岛湖新闻网 编辑:徐丽 徐满萍


掌上千岛湖

掌上千岛湖

微千岛湖

微千岛湖

淳安发布

淳安发布

千岛湖新闻三分钟语音版

千岛湖新闻
三分钟语音版

千岛GO购

千岛GO购

媒美购

媒美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