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国内新闻 > 时政要闻
吴满棠:一个小河长的大幸福 2003年浙江长兴率先推行的河长制,带来好环境,也带来村民的好日子
发布时间:2018-10-08 09:17:53

浙江在线10月8日讯(浙江在线记者 李玲玲)吴满棠上央视了。

电视上,他掬起一捧清澈的河水,难掩自豪之情,向全国人民宣告他的幸福,“以前河道里都是垃圾和污水,现在清澈到可以淘米洗菜;过去人们往城里跑,现在城里的人往乡下跑,这就是我的幸福感。”

在湖州市长兴县龙山街道渚山村村民看来,这是个不小的新闻,因为吴满棠是他们的村党支部书记,那捧水就来自他们村的车渚港。

对今年58岁的吴满棠来说,让他高兴的是,他不是以村支书的身份亮相,而是他最喜欢的一个“职位”——河长。

吴满棠是渚山村大大小小6条河道的河长。

河长制,是浙江“五水共治”的制度创新和关键之举,自2003年地方县市探索,到2008年地方试点,再到2013年全省推行,目前浙江已构建形成一套完备的“省、市、县、乡、村”五级联动的河长制体系。像吴满棠这样的村级河长,全省有3万多名。

长兴在全国率先推行河长制

今年6月7日,湖州市长兴县河长制展示馆正式开馆,这是全国第一个以河长制为主题的展示馆。

地处太湖之滨的长兴,境内河网密布,水系发达,得天独厚的水资源,给长兴带来了发展经济的有利条件,也造就了当地因水而生、因水而美、因水而兴的山水文化特质。但是上世纪末,这个小城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生态环境也面临着“不可承受之重”。污水横流、黑河遍布,一度是长兴人无法回避的尴尬景象。

这也曾是吴满棠的记忆,作为土生土长的渚山村人,穿村而过的车渚港是他最熟悉的河。“我小时候,车渚港还有船通行,周边村山上的树木成材后都是靠船运出去的,那时我们村还有个小码头,很热闹。后来河道慢慢变浅,船也不通了,再后来就成了垃圾河,一到夏天苍蝇乱飞,路过的人得捂着鼻子。”

改革开放开始那年,吴满棠刚好18岁。和那个年代的很多村民一样,他外出打工寻求发展。“出去了几年,我还是回来了,我想在家乡干。”2002年,吴满棠回到村里,而那时村里正面对“河变黑了怎么办”的难题。转机出现在2003年。那一年,长兴为创建国家卫生城市,陆续在卫生责任片区、道路、街道推出了片长、路长、里弄长,这种责任包干的管理机制在地面保洁方面取得显著改善,当地环境焕然一新。

受此启发,长兴将各类“长”的经验延伸到河道管护上,2003年10月,县委办下发文件,在全国率先对城区河流推行河长制,由时任水利局、环卫处负责人担任河长,负责落实河道的清淤、保洁等管护工作。由此,河长制在长兴落地生根,此后,吴满棠关心的车渚港也开始蜕变之路。

村支书说,我儿时的场景,又回来了

经过15年的实践,长兴的河长制已进入制度化、规范化管理。目前,在全面构建县、镇、村三级河长工作体系的基础上,长兴还落实了小微水体河长制管理,同时全面推行湖长制。

2017年,吴满棠任渚山村党支部书记,同时成为村中6条河道的河长。有事没事就去河边转转,成了他的习惯,当然每周必须巡河一次也是村级河长的职责所在。

“我们村现在的河,清到可以淘米洗菜,我儿时的场景又回来了。”近日,一个午后,吴满棠带钱江晚报记者去看了看他日常负责的河。中午时分,渚山村一片安静,沿着河道绕村而行,河边白墙黛瓦掩映在绿树浓荫中,河水清澈见底,水草顺流摇曳,一副江南水乡画在记者眼前展开。

“这水深的地方有近2米,但你看,还是能见底吧。其实,这河啊,三分治、七分护,长效管理方得水清河秀,水清河秀方得农民幸福生活。可以说,我们这里每个人都是‘河长’,互相监督。” 吴满棠笑着说,渚山村还吸纳了不少年轻人,组成“河小青”志愿者队伍,全民参与护河。

钱报记者看到,河岸边还专门铺设了青石板台阶,“早上会有很多家庭主妇到河边淘米洗菜呢,这在以前根本想不到。”说话间,一个阿姨端着洗衣盆到河边,麻利地洗起衣服来。

“施阿姨,你的衣服没打肥皂吧,这河里可是不许用肥皂洗衣粉的啊。”在记者身边随行的“河小青”小朱叫道。

“我知道,没有用,我只是来河里冲冲。”河边的施阿姨说,自己一大早就去杨梅园忙活,中午回来,衣服不算脏,有点汗味,就到河里冲冲。“我们这个年纪的人,就喜欢在河里洗衣服这种感觉,年轻人可能不理解。以前河水脏的时候想来也不敢,这几年河道干净了,我们才又能在河里淘米洗菜。”

“这是我们这代人的情怀,属于我们的幸福。其实家家户户都有洗衣机,也都有自来水,但结伴在河边洗洗菜聊聊天,心情还是不一样,这是属于家乡人的乡土情怀。”吴满棠说,他在参与拍摄央视“在湖州,看见美丽中国”专题片时,也很自豪地告诉全国人民他的这种幸福感。

吴满棠说,以前的很多河道污染源来自村民直排入河的生活污水,但现在村里铺设管网,污水统一处理,加上日常监督护河,没人乱扔垃圾,水自然就清了。

村民说,水质好了,我养的大闸蟹好卖啊

河长制带来的只有水清吗?

“当然不是,这是一连串的反应,环境好了,很多行业就受益,老百姓的钱包自然就鼓起来了,你看,绿水青山,确实就是金山银山。”吴满棠说,渚山村目前正大力发展杨梅业,来村参观旅游的人越来越多。“水质变清,我们最受益,大闸蟹品质好,受客户欢迎啊。”正是秋风起蟹脚痒的时节,长兴洪桥镇水产养殖户钱金元家今年又是个丰收年,他说,目前,全镇的养殖尾水也已经统一管道处理。

“环境变好了,我们村的招商都上一个层次,我们有了挑选权,要引进没有污染又与我们当地发展相契合的项目。”80后钦伟娟是洪桥镇东王村村支书,也是一名河长,最近正在和来自加拿大的一家科技农业公司谈合作。

而从长兴全县来看,河长制带来的变化和效益很明显:

水更秀了,长兴近几年县控及县控以上断面水质达标率保持在100%,功能区达标率为100%。

景更美了,长兴修复了一批古石桥、古石板路、古码头遗迹,新建了一批亲水平台、游步道、生态河道等水景观,周边百姓和游客休闲游玩有了新的好去处。

业更兴了,以太湖龙之梦乐园为例的一批“大好高”项目相继落户长兴,而生态旅游、低碳运动、休闲养生的绿色发展,将成为长兴的一张新名片。

民更富了,长兴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逐年迈上新台阶。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14年的39234元增长到2017年的50286元,农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14年的22685元增长到2017年的29341元。



  我省五级河长制目前共有5.7万余名河长,还有10万民间河长

  全民参与,你我都是河长

  江南水乡,河湖纵横,水是浙江最灵动的韵脚,也是浙江人不懈守护的对象。

  经过这几年的发展完善,目前,我省的河长制已经形成了“省、市、县、乡、村”五级联动的组织体系,把治水从河流延伸覆盖到所有水体,实现全覆盖。

  这项在浙江先行先试的制度,在2016年底,推广到了全国。如今,在全国大部分地方,不管是大江大河还是小河小溪,几乎都能见到河长的身影。

  五级联动,每一段河流都有守护使者

  说得唯美一点,每一位河长,就是每一段河流的守护使者。

  说得直白一点,每一位河长,就是每一段河流的责任主体。

  “每一块河道边都有河长公示牌,上面各级河长的姓名、电话以及职务等写得清清楚楚,而且蓝色的牌子很醒目,有任何问题都可以第一时间联系到人。这就是责任落到实处啊。”沈小培,长兴县洪桥镇河长办的工作人员,负责督查村级河长的工作。

  目前,我省共配备各级河长5.7万余名,其中省级河长6名、市级河长272名、县级河长2786名、乡级河长19320名、村级河长35091名,形成了省、市、县、乡、村“五级联动”的河长制体系,并将河长制延伸到小微水体,实现水体全覆盖。

  河长的职责到底是什么?

  2017年施行的《浙江省河长制规定》明确将“河长制”定义为“由河长对水域的治理、保护予以监督和协调,督促或者建议政府及相关主管部门履行法定职责、解决责任水域存在问题的体制和机制”。河长制,不是用新设立的河长来替代主管部门日常监督检查职责的制度,而是作为日常监督检查的补充和辅助,推动和帮助部门更好地履行职责。

  在“五级联动”河长制体系中,省级河长主要管流域,负责协调和督促解决责任水域治理和保护的重大问题;市、县级河长主要负责协调和督促相关主管部门制定和实施责任水域治理和保护方案;乡、村两级河长协调和督促水域治理和保护具体任务的落实,做好日常巡河工作。

  全民参与,河长制改变人们的理念

  “我每周的巡河,都需要拍照上传到河长APP上,我开玩笑称,这是我每周雷打不动的打卡。”钦伟娟是三条河的河长,她表示,河长制不仅是让河流有了责任主体,定点到人,解决了原河道水环境管理责任不清、职责不明的问题。

  她感慨更深的是,河长制还改变了每一个临河而居的百姓的理念。“以前没人管,大家你扔我也扔。现在有‘河长’监管,有巡查员巡视,有保洁员,大家也不好意思再乱扔乱排了。村里人不仅开始约束自己和家人的行为,而且碰到陌生人向河道扔垃圾也会主动制止。”

  除“官方河长”外,浙江还有各种护河队及志愿者,比如公安机关推行“河道警长”、共青团组织“河小青”巡河、妇联成立“巾帼护河队”、村集体有“池大爷”“塘大妈”……初步统计,这样的民间河长有10万。如此一来,全民参与,人人成为水环境的守护者。统计显示,全省公众对治水的支持度多年来均在96%以上。

  河长制推行后,浙江水环境实现历史性好转,全面完成消灭垃圾河6500公里,消灭黑臭河5100公里,基本清除了“黑、臭、脏”的感官污染。统计数据显示,2017年全省地表水省控断面中,Ⅲ类以上水质断面占82.4%,全省已消灭劣Ⅴ类水质断面。环保部开展的2016年度《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水十条”)实施情况考核,我省列全国首位。

  河长学院,打造治水事业新智库

  2003年,浙江省长兴县在全国率先推行河长制。

  2013年,浙江决定全面推行河长制,建立起省、市、县、镇(乡)四级河长体系。

  2017年10月1日起,《浙江省河长制规定》正式施行,河长履职有法可依,有章可循。这是国内首个关于河长制的地方性法规。

  ……

  河长制,浙江一直在行动。

  大多数河长并非专业出身,河长制会不会沦为“河长秀”?这也是不少人的疑惑。浙江又走在前列, 2017年12月28日,全国首个河长学院——浙江河长学院,在浙江水利水电学院揭牌成立。

  相关负责人介绍,浙江河长学院要打造成浙江乃至全国治水人的“黄埔军校”,成为助力全省治水事业发展的新智库,充分发挥大专院校的人才优势、科技优势、专业优势,为浙江的治水把脉,为浙江的河长制工作提供更多的新方案、新设想、新思路。

  目前,该学院已开展多期培训,学员来自全国各地。


  

  来源: 浙江在线

千岛湖新闻网 责任编辑:徐满萍

掌上千岛湖

掌上千岛湖

微千岛湖

微千岛湖

淳安发布

淳安发布

千岛湖新闻三分钟语音版

千岛湖新闻
三分钟语音版

千岛GO购

千岛GO购

媒美购

媒美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