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热点专题 > 理论园地 > 实践探索
被领导者与领导者相处共事取和谐的方法为上策 淳安县发展和改革局副局长郑和平
发布时间:2008-02-19 09:48:52

被领导者与领导者相处共事取和谐的方法为上策

■淳安县发展和改革局副局长郑和平

  和谐包含两个意思,一为“和”,一为“合”,和谐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思想。作为被领导者与领导者相处共事应取和谐方法为上策也。实践证明,领导者与被领导者共事的成功,是建立在融洽、友谊、和谐和同心协力的基础之上的,这也需要双方的共同努力。笔者从被领导者的角度和多年的摸索谈谈与领导者共事的粗浅体会。

  一、以才干和对工作的负责精神奠定了与领导者和谐共事的基础。

  近些年来,有少数人认为领导者与被领导者相处共事的基础是亲信、嫡系、同乡、同学、师生、关系户和情投意合者。笔者认为,古今中外亲情关系并不是形成领导者与被领导者和谐共事的主要基础。我们可以从中国古代的管仲与齐恒公、魏征与唐太宗非亲非故,一度曾为政敌,后来他们之间建立起了和谐共事的基础,且成为生死之交。其主要原因是管、魏二人有经天纬地之能,帷幄运筹之才,恪尽职守,勤于政事,适应了齐恒公、唐太宗事业追求的需要。

  笔者再认为:领导者的成功取决于所用之人的人品和所用之人的才干和才干的发挥程度。世界上没有一位真正的领导者能容忍自己的下属是一群品德低下、什么都不懂、什么都不会和什么都做不来的白痴。因此,被领导者必须加强知识修养、业务修养和提高办事能力,与领导者建立和谐处事的基础。

  二、趋同和适应领导者的工作特征,实现与领导者的自然“谐振”。

  对被领导者来说,应当全面细致地了解领导者,熟悉领导者的工作思路以及待人处事方面的特点,而对自己的工作特点和习惯通过修养,实行“改造”,去趋同和适应领导的特点,要想领导所想,思领导所思,以求得与领导者共处思想和共处方法的自然“谐振”,以产生相互共处的最佳效果。

  从历史人物看被领导者与领导者共事,毛泽东的机要秘书高智,他任毛泽东机要秘书时,尽心研究主席在考虑什么、分析什么、需要什么,他把可能需要的文电顺手装进口袋里,毛泽东随时叫他,都能应对,不少次都被他猜对了。周恩来的地位和肩负的历史使命,使他养成了严谨求实的特点。他喜欢人们对他绝对地说真话,讲实情,并且他非常厌恶下级看领导眼色行事,不懂装懂,乱发议论。他身边的一些秘书,在他的影响下大都养成了一就是一,二就是二的习惯。周恩来问话有一个特点,喜欢下面的同志实事求是,宁可答不上来,面子上过不去,也从不信口开河。

  被领导者与领导者的特点趋同和适应,主要是追求思想和工作上的一致性或近似性。比如领导者是个雷厉风行的人,而被领导者就不能够四平八稳、慢慢腾腾地干事,领导者在工作中时间观念很强,被领导者就不能拖拖拉拉、马虎松散。生活上的趋同和适应也有其必要性,工作之余,一起谈天论地,近似的生活方式,同样有利于被领导者与领导者思想上的沟通和工作上的和谐相处。

  “趋同和适应”的最终目的是为了领导者与被领导者共同事业的成功,不是为了个人私利,因而不是要求被领导者学会迎合上意、巴结献媚、阿谀奉承的庸俗作风。所以,“趋同和适应”的基本点只能是领导者的优点和长处,而不是弊病,是择其善者而从之。

  三、敬上而不畏上,学会表扬与批评领导者。

  敬上不畏上要讲究原则。与领导者相处共事,要谦恭虚心,尊重顺从,但不要诚惶诚恐,唯唯诺诺;和领导在一起,要讲究上下,跄跄合礼,但不要低三下四,胁肩低眉;对于领导者的指示、意见,要认真思考,坚决执行,但不能随声附和,曲意逢迎,对领导者的咨询要敢于直抒己见,提出不同观点的批评与建议,但决不能师心自用,拘泥执着。

  要学会表扬与批评领导者,是敬上而不唯上的具体体现,也是密切与领导者关系的桥梁和纽带。表扬领导者曾被少数同志认为是“拍马奉迎”,其实对这个问题我们不能一概而论。正确地表扬和称颂领导者是对领导者的帮助、支持、合作、赞同、友谊的一种表现形式。

  但是,对领导者的表扬要注意场合和内容上的选择。在领导者尊敬的人或上级的面前,最好讲一讲群众对领导者业绩的反映;在下属面前,最好讲一点领导者关心群众的事实;在领导者不熟悉的场合,最好讲一点领导者的优长。对领导者的表扬可以当面,也可以背后;让第三者转达,这样更显得对领导者的尊敬。而表扬领导者一定要真诚,实话实说,从内容上来说,要做到“少而精”,不要言过其实,让在场的人听后感到“恶心”,更不要无中生有或者喋喋不休地东拉西扯,给人以庸俗之感。在现实生活中,批评领导者,有的人认为属于“风险行为”。笔者不成熟地以为,学会正确地批评领导者,有时虽冒一点风险,有时却能得到用其它方法不能得到的上下级关系的特殊效应,能得到领导者的真实信任,也更有益于共同的事业。

  批评领导者之前,要注意从三个方面去分析研究,一是在领导者心目中自己是否具备批评的资格。二是领导者的容人、容事的度量。三是批评建议的事项与领导者和自己的关联程度。关键要考虑是否对工作对领导者有益,然后酌量实施。然而批评的最优方法笔者认为,变批评为建议较好,用事实全盘托出自己批评建议的正确性,使领导者从中悟出利害关系,缓和地引起心里共鸣。直述领导者意见和做法的错误,要注意时间、地点、环境与场合,以避免激起领导者心里失衡,产生“逆反效应。

  四、恪尽职守,从内心深处维护领导者的形象和权威。

  1、只听闲话,不传闲话。市场经济的开放,导致人们思想的开放,当前,说“闲话”、造舆论可以说已经成为一种社会的现象,领导者尤为引人注目,关于领导者的“闲话”自然就更为集中。作为被领导者来说,要做到只能听、不能说,更不能传。一旦听到“闲话”要忍耐,不发表意见,不争辩、不解释、不评论、不重复,不“传达”、更不能添“油”加“醋”。如果出于友谊和关心领导者,需要提醒领导者注意,则须要换个角度,用启发的方式提醒。切莫说清“闲话”的源头与渠道。

  2、切不宜把领导者推向特殊地位,帮了倒忙。被领导者对于领导者的接待、待遇和生活条件的安排要把握住一个度……,不要把领导者推向离普通群众太远的特殊位置,让他孤立起来,突显出来。被领导者要做廉政的参谋和助手,做领导与群众之间的纽带与桥梁,尽量缩小领导者与老百姓的差距,只有这样才能有益于上下关系的和谐、稳固和发展。

  3、不要介入领导者的矛盾。领导者之间有一些矛盾是正常的现象。被领导者在这个问题上要善于学会“绕开”和“回避”,不能有从领导者的矛盾中投机取巧的动机和行为。做到有利于团结的话多说,不利于团结的话不说,在领导者中间要做到不偏不倚,直道而行。

  4、做到不随意给领导者打上“不称职”的符号。“不称职”意味着全盘否定,对这一点,是不能轻易下结论的。对领导者也要坚持一分为二,决不能因为一些局部感受或被领导者受到了领导者的批评指责,而轻易地在自己思想上和言论中,给领导者打上“不称职”的符号。如果这样的话,就等于被领导者与领导者相处共事的基础破裂。如果说,发现领导者有缺点可以心平气和地劝诫,总之,上下级之间的差距要通过“趋同”和“适应”来弥补。

  5、不要动不动“越级”。被领导者“越级”行为,虽然有些是政治、行政法规所允许的,但往往会引起直接领导者的疑虑、猜测和周围的同志的议论。笔者认为:除去工作的特殊需要之外,一般情况下,被领导者还是不要动辄“越级”为好。

 

千岛湖新闻网 编辑:叶青 方耀

掌上千岛湖

掌上千岛湖

微千岛湖

微千岛湖

淳安发布

淳安发布

千岛湖新闻三分钟语音版

千岛湖新闻
三分钟语音版

千岛GO购

千岛GO购

媒美购

媒美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