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热点专题 > 理论园地 > 实践探索
统筹城乡发展看里商“五年大变样”——实现里商五年发展大变样思路探析——里商乡党委书记姜建明
发布时间:2012-01-05 17:37:35
统筹城乡发展看里商“五年大变样”――实现里商五年发展大变样思路探析――里商乡党委书记姜建明

  当前乃至今后,统筹城乡是各级政府工作的主旋律。统筹的目的是通过以城带乡,带动农村全面发展,实现城乡相互融合、共同发展,最终实现发展成果全民共享,实现全社会共奔小康。

  里商乡虽然与县城千岛湖的直线距离只有15公里,但是一直以来由于千岛湖的阻隔,交通不便的客观条件严重制约着农村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城乡差距明显。自今年6月底上江埠大桥开通后,里商一脚跨入了大桥时代,以上江埠大桥为纽带,里商与县城千岛湖连结得更加紧密,为统筹城乡发展带来了重大机遇和便利条件。机遇怎样转变为发展的现实成果,其间的发展道路和途径选择至关重要。“十二五”时期,里商将全面贯彻举牌经营理念,深入挖掘本乡资源优势和发展潜力,通过打造特色精品小镇、滨湖旅游强乡、厚蕴文化名乡和秀水名茶之乡,全面立体地开发和经营里商的发展,打响生态里商、人文里商发展品牌,展现活力里商、魅力里商,全面提升里商经济社会发展综合实力,力争通过五年的努力,使里商的村镇面貌、旅游发展、农特产业提升和农村文化环境实现大变样。

打造精品风情小镇:实现村镇面貌“华丽转身”

  一、现状分析

  一方面集镇建设水平落后。里商至今没有一个像样的集镇,乡政府所在地里阳村、里商村和许源片塔山村虽然有一定的集镇基础,但是充其量也就是一个小型的农村集市点,这些集市点只有一条100米都不到的沿路街道,道路两边商铺不到十家,集聚人口少,公建设施落后,环境秩序乱,其商贸服务业仅仅停留在有三两家小吃店、三两家日用品店、三两家理发店,老百姓需要稍微上点档次的消费品都必须赶车到县城购买。尤其是乡政府所在地里阳村是乡内里商源9个村出入的必经之地。其街面狭窄、发展空间狭小,导致车辆乱停、交通拥堵、市政公用设施项目无法落地等状况,已远远跟不上经济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其他村庄村居分散,公建设施面广难度大,整体水平落后,农村发展和生活环境与其他乡镇横向比较差距较大。另一方面老百姓对于集镇发展的需求和期盼与日俱增。随着上江埠大桥的开通和淳杨线道路的改造,里商交通瓶颈得到解决,区位和交通优势快速提升,成为很多人回家创业安居的热土,也吸引了外地投资商的青睐,老百姓对本乡加快集镇和农村环境面貌改善充满了期待。尤其是里阳村,由于地理位置特殊,是联结千岛湖与本乡的一个中转站,又是乡政府、学校、卫生院等公共服务单位集中之地,成为很多本地群众定居的首选之地。根据形势的发展和统筹城乡的工作要求,我们审时度势,推出了在里阳进行集镇拓展、新建农居点的目标和方案。并在里阳集镇农居点建设启动前,进行了民意调查,调查显示,有42%的本地群众表示今后五年中有意向进行转移集聚。其中80%的群众选择在里阳集镇农居点转移安置,选择到县城、到里商中心村安置的分别为12%、8%。

  思考:加快人口转移集聚和城镇化进程,是城乡统筹的题中之义,针对里商集镇建设的现状,我们必须加快推进集镇和中心村建设,提升集聚带动功能,加快破解城镇化水平低、农村发展缓慢的问题。

  二、发展对策

  1、依托区位优势,着力打造特色精品小镇。着力破解里阳集镇空间狭小难题,实施跨湖拓展发展战略,凸显滨湖而建、跨湖拓展、新老集镇区沿湖而建的环境特色,实施跨湖大桥、滨湖道路建设、集镇新区综合开发和老集镇设施改善项目。在集镇老区以里阳新农居点项目为龙头,带动集镇设施的新建和改造。跨湖大桥连结起里阳新老集镇区,源内9个村的交通可以从大桥沿集镇新区滨湖道路和现有道路两条道路通行,既缓解了道路压力,又形成了环湖通行,盘活了整个集镇。集镇新区以现代化标准结合招商引资项目新建滨湖景观带、依山农居点和临水商住房产及度假休闲开发项目。整个集镇通过跨湖拓展、新建和改造,建设完备的文教卫体、交通运输、金融通信、商贸流通、休闲度假、商旅餐饮等功能设施。力争2012年完成里阳农居点建设,实现农民转移入住。至2015年,里阳精品小镇初步成形,成为民居商住、商贸服务、度假休闲等功能齐全、交通便利、经贸繁荣,宜居宜旅宜业,具有较高人口集聚度的繁荣集镇,集镇区常住人口由目前300多人增加到0.25万人,城镇化率达到20%。

  2、在加快集镇建设的同时,深化里商中心村改造提升,实施新建农居点、拆危拆旧、环境整治改造,完善水、路、电、排污处理等基础设施项目,完善文体活动场所、学校卫生院、公共绿地等公共服务设施,改善村庄面貌,提升村庄品位和中心村服务带动功能,力争至2015年,里商中心村建设显现成效。统筹资金安排,力争三年时间对里阳村至里商村的公路进行拓宽改造,提升沿线9个村的交通条件和地域环境,解决文苑生态沟、茶观园等旅游景点游客的通行。

  3、实行基础设施城乡统筹建设,推进农村规划建设,加快全乡危旧房改造和村庄立面改造,改善村庄人居环境,建设美丽乡村。结合各村实际,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加快村庄环境整治和产业发展,积极创建特色村,到2015年,实现村庄整治全覆盖,打造3―5个特色村。

  通过精品小镇的建设,以集镇农居点为龙头,着力搭建农民转移平台,实施偏远村农民向集镇和中心村转移集聚,形成以里阳集镇为中心,里商中心村和塔山新农村为副的三大农民集聚区块,加快全乡人口集聚、土地集约进度,整合资源促进公共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大力提升农民生活品质,将彻底改变里商集镇发展落后、乡镇门面环境差的现状,实现村镇面貌大变化,呈现现代乡村美丽、繁华的新景象。

打造滨湖旅游强乡:实现旅游经济“两级跳”

  一、现状分析

  里商的旅游发展现状可用两句话概括:一是有资源禀赋没有发挥作用,二是有小打小闹尚未走上发展大道。目前乡村旅游发展缓慢,全乡尚未有乡村旅游景点开放经营,仅有两家沿湖农家乐经营。在千岛湖乡村旅游市场中,里商尚没有自己的名字。农家乐经营规模小、散、产品单一,仅提供吃饭喝茶。

  里商的旅游资源可供挖掘的不少。有优美的自然景观如溶洞、溪涧、茶园,有厚重的历史人文如商辂、杨桂枝,文源生态沟兼具原生态景观和商辂求学古道资源,又可连通石林景区进行联线游览,许源片岛湖风光旖旎,是度假休闲开发的绝佳之地。随着大桥的开通,交通的便利使千岛湖旅游市场的溢出和都市人生态休闲旅游需求的扩张向里商辐射已来势汹汹,里商的旅游发展已进入大有可为的春天。

  二、发展对策

  1、利用湖岸线长、沿湖库湾岛屿众多、生态山林资源丰富的优势,充分做好山水开发文章,全面凸显灵秀山水景致,突出滨湖浪漫休闲风情,开发里阳湖湾垂钓、水上娱乐等休闲项目,把里阳集镇打造成为千岛湖畔的度假休闲港湾,实施许源板块度假旅游和房产开发服务经济带建设,大力发展休闲度假会所、农家乐专业村、商贸流通等服务业,培育摄影基地、商辂文化探寻地等文创产业发展。

  2、以项目建设为依托,加快文源生态沟旅游开发项目建设,争取2012年漂流项目建成开漂,用5年时间完成森林氧吧、古道探幽、攀岩、索道观光等旅游项目综合开发,实现与石林景区接轨经营。

  3、以实施鱼泉茶叶观光体验园建设为重点,发展农业观光体验游和农家乐产业区块。建好鱼泉村茶观园,发展农业园区观光和茶叶采摘体验活动,与文源生态沟旅游相互补充,丰富联线旅游产品内容。以实施里阳农家乐特色一条街创建为重点,带动农民发展沿湖沿路农家乐产业,形成农家乐产业块状集聚效应,为生态沟旅游提供吃、住、游玩一条龙配套服务。

  4、实施商辂祠堂、杨桂枝墓、西楚霸王庙等一批历史文化遗产的重建、修缮,进一步挖掘人文历史资源,提升乡村旅游的文化内涵。

  里商旅游业发展要依托里商一流的生态环境和深厚的历史人文底蕴,以统筹城乡发展为大局,以促进农村劳动力向二三产业和城镇化转移为目标,对旅游经济发展进行科学规划,从没有乡村旅游项目跳过一般地区有旅游项目但发展散乱、水平层次较低的中间阶段,直接发展联点成线、高品位打造、综合开发利用的市场影响力较大的旅游业,实现旅游经济发展“两级跳”。

打造厚蕴文化名乡:创建农村群众“精神家园”

  一、现状分析

  里商虽然早在2008年就提出了文化名乡发展思路,但一直以来由于基础设施建设补课工作任务繁重,文化建设力度及成效还没有进入百姓关注视野。文化建设停留在有文化底蕴未开发利用、农村文化匮乏的层次,农村思想文化领域表现为农民群众思想落后、观念陈旧,文明素质低,不易接受新生事物,不融入时代发展步伐,影响了农村经济和社会各项工作的推进。

  思考:历史文化是一个地方的渊源和灵魂,体现着一方的人文气质,精神文化对凝聚人心具有决定作用。加强农村文化建设不仅是贯彻中央十七届六中全会的重要内容,也是统筹城乡、推进农村全面发展的重要工作。

  二、发展对策

  1、打响历史文化品牌。着力挖掘里商的文化特质,积极开展商辂文化的收集编撰和里商传统文化的整理工作,加快商辂祠堂、霸王庙等历史古迹的修缮,建造商辂等人物雕塑和标志性牌坊,营造追寻历史传承文化的浓厚氛围,提炼商辂公勤学求进、为官清廉、为民躬身的精神品质,树立历史人物典范,引领形成农村群众引以为豪的精神旗帜。

  2、加强群众文化发展。加大公共文化场所建设,完成各村图书室、运动场地、文化公园建设,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充分利用村级专职宣传文化员的配备,广泛开展农民体育运动、健身文艺活动等群众性文体活动,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提高农民生活品质,促进农民文明素质的提升和农村文明新风的形成。

  3、推动文教事业发展,加强青少年思想教育,把文体艺术与知识性学科教学相结合,提高青少年综合文化素质。

  要通过农村文化建设,在有形的物质文明快速发展的同时,与时俱进,不断满足农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要通过农村文化建设,在多元化思想并存的开放环境下,加强思想领域建设的主动性,贯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健康积极的思想观点和人生信念来感化、引导和熏陶农村群众,引领形成农民群众的精神家园,为农村经济建设和社会全面发展营造良好的人文环境。

打造秀水名茶之乡:形成农业发展“品牌效益”

  一、发展现状

  里商是茶叶大乡,茶叶是农民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茶叶种植规模和产值均居全县首位,产业特色明显,但从总体来看,仍停留在零散加工、粗放加工、低品质生产、低效经营状态,产业化水平低、市场经营层次较低。茶叶为主导的单一产业格局也直接产生了农民增收致富渠道不宽的问题。

  二、发展对策

  1、继续做精做优茶叶产业,使里商真正成为享有盛誉的名茶之乡,形成里商茶叶品牌效益。一是重点扶持成立1-2家茶叶龙头加工企业,促进采制分离,形成基地建设与制茶企业的专业化发展,带动茶叶产业由粗放低级加工向企业化、市场化经营,提升里商茶叶的品质特色,力争2012年名茶产量超千吨、产值超亿元,成为真正的名优茶叶,提高茶叶产业整体效益。二是继续举办采茶品茶节庆活动,丰富茶文化内涵,打响里商茶叶知名度,使茶叶品牌经营理念进一步深入人心。三是通过组织茶叶产品参与国内外各类展评活动,宣传里商茶叶特色品质,使里商茶叶走出家门,走向开放的市场,扩大市场影响力,提升茶叶价格,增加茶农收入。

  2、打破单一产业格局,拓宽农民增收渠道。产业经济关系着农民的生存和发展,要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壮大产业经济,保障农民增收。根据里商产业发展现状,一是借鉴先进地区发展经验,通过茶叶观光园的开发经营,将茶叶观光采摘与旅游休闲相结合,延伸主导产业链,提升茶叶附加值,把里商打造成为千岛湖的梅家坞。二是推进特色林业经济发展,继续落实每年度新发展毛竹1000亩、高山远山老茶园套种山核桃1000亩、油茶园低改3000亩的目标,以油茶、毛竹、山核桃的产业化发展,与茶叶主导产业长短结合、相互补充,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尤其是里商油茶处于规模较大、品质优良的领先地位,要突出里商生态油茶的品牌创建,提高品牌效益,提高市场价,增加农民收入。

  3、加快统筹产业发展,大力推进土地开发整理,加速推进农村土地、山林承包流转机制,推广入股分红等新型合作经营模式,推动现代高效农业和来料加工、农产品加工等生态工业的发展,加快建立农民转移就业产业平台,推动农民向二三产业和集镇转移,保障城镇化推进中转移农民离村不离土、离土不离业,能够在集聚区安居乐业。

  品牌农业是现代农业的显著标志,发展品牌农业既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任务,又是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提升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实现农民增收和社会综合效益的重要途径。我们要树立“品牌是市场的通行证,产品的竞争靠的是品牌、靠的是质量”的理念,要通过制定品牌农业扶持措施,大力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做大做强优势品种,着力培育龙头企业,以此提高农业竞争力、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千岛湖新闻网 编辑:叶青 方耀

掌上千岛湖

掌上千岛湖

微千岛湖

微千岛湖

淳安发布

淳安发布

千岛湖新闻三分钟语音版

千岛湖新闻
三分钟语音版

千岛GO购

千岛GO购

媒美购

媒美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