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教育视窗 > 教育视点
爱情婚姻 不该遗忘的家庭教育
发布时间:2009-12-26 18:56:56

  爱情与婚姻是人类永恒的话题,从古至今,因为环境,因为性格,因为其它种种原因,莫不演绎着一曲曲悲欢离合。过去,婚姻崇尚“门当户对”,由家长包办,便谈不到爱情与婚姻的家庭教育。如今,已经破除门第观念,崇尚自由恋爱结婚。但是,千百年来的瓶颈突然被打破,后续的爱情、婚姻教育却没有跟上,使许多懵懵懂懂的青年男女在爱情、婚姻上栽了跟头。

爱情婚姻,无师自通?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源自《诗经・邶风》,这句话历经千百年斗转星移却依旧焕发着令人怦然心动的生命力,这是为什么?因为,这是我们众多青年男女对爱情、对婚姻的一种美好愿望与追求。那么该如何去寻找“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伴侣呢?在这一问题上,家长持什么态度,孩子们心里又是怎么想的呢?对此,记者以点带面式地作了一些采访。

  方建、徐凤英(化名)出生于上世纪50年代,他们成婚于1976年,育有2个女儿。如今,2个女儿都已经结婚育有子女了。在谈及自己当年的爱情婚姻时,方先生、徐女士仍然十分腼腆,觉得不好意思启齿。经过一番思想斗争后,方先生首先聊了起来。他说:“那时候,因为新时代了,都提倡自由恋爱结婚,家长们不包办了。但是,那个时候风气还是很传统的,父母和子女之间基本不直接聊到恋爱啊、结婚什么的,更谈不上什么爱情、婚姻家庭教育。”这时候,徐女士插进话来,她说:“那时候别说父母,就是我们自己也不好意思开口。我老伴是隔壁村的,平时干活来来去去的,我看他很勤快,干活时口袋还带个‘鼻涕布’(手绢),觉得他很讲卫生,对他印象不错。但是,我们那时候谈恋爱不像现在小年青,大着胆牵手走路逛大街,我们都是干活休息时,简单聊上几句。男方有意,他就会多帮女方干点活,时间长一点,父母都知道了,但是,他们也不主动说。最后,男女双方不好意思的话,就找个中间人(相当于媒人)向父母说,然后,再准备领结婚证、摆酒的,我们也是这样。”刚说完这话,徐女士嗔怪似地看了方先生一眼说,“跟他自由恋爱结婚了,却没想到他还有重男轻女思想,我生了2个女儿,计划生育了,他好多年不高兴,直到女儿大了,比人家男孩子还有出息了,他才没话说。”坐在一边的方先生有些不好意思,“陈年老账了,要清算,我们回家再慢慢算。”

  在谈起女儿们的婚事时,两老倒是意见一致,他们说,自己也是这样走过来的,自由恋爱是最好的,自己喜欢的结婚两个人都没意见。但是,说到要作为家庭教育的一项来教育孩子,他们却说,那怎么好意思开口,年青人谈恋爱、结婚应该是无师自通吧,我们主要是随她们自己。但是,毕竟是事关子女们的幸福,我们也不会完全袖手旁观,会通过其他渠道暗暗了解男方情况,如果实在是人品差的话,我们也会给女儿提出意见,但是,如果女儿坚持己见,阻拦不了,那也没办法,酸甜苦辣只有让她去尝试了。

  爱情、婚姻真的如方先生、徐女士所说,是无师自通的吗?家长们有没有必要把它作为一项重要的教育来考虑呢?且来听听他们女儿及其他人的看法。

爱情婚姻,需要教导

  方先生的大女儿两夫妻都是“70后”,他们分别在不同的事业单位工作,两人情投意合,工作生活朝着自己的目标努力前行。在说起爱情、婚姻家庭教育这个问题时,大女儿说,首先感谢父母给足了自己的空间,没有过多干涉,至今生活幸福。但是,经过学生时代的恋爱“萌芽”,5年爱情长跑,6年的婚姻生活后,对这个问题也有一些体悟,她认为作为父母在重视学历知识教育的同时,也应该把正确的爱情观、婚姻观教导给孩子们。

  方女士说,她知道自己的父辈们也还是比较传统的,不太好意思与孩子们当面谈论爱情、婚姻什么的,所以,自己即使很希望他们指导,却也不好意思开口。她说,她在16、17岁上中学时,也曾喜欢过一个同班同学,但是,那是个“早恋”人人喊打的年代,为了学业她即使迷惘也不曾去碰过“高压线”,至今,提起这件事,她心里还是有一丝惆怅。她还说,那时候,也有几个碰“高压线”的同学,如果出现这样的情况,家长和老师处理得当,同学心态调整顺利的,倒也还好。一旦引导处理不当,孩子便自暴自弃,影响一生。这样的同学很少,但是身边还是有的。正是缺少这方面的指导教育,她与先生谈恋爱谈得稀里糊涂,先生不怎么懂得表达,她也后知后觉,不知道先生是爱她、追她,在吵吵嚷嚷中过了好几年。所以,他们也至今都遗憾,恋爱怎么这么平淡,没有预期中的那么甜蜜而热烈。不过,幸运的是,他们婚后各自调整适应较好,婚姻家庭生活感觉越来越甜蜜。

  方先生的二女儿、女婿是“80后”,比起大女儿,方先生二女儿的爱情、婚姻可是时尚多了。二女儿没考上大学,到杭州去打工了,先后谈过3次恋爱,到第3次恋爱时,敌不过男方强烈追求,先斩后奏,未婚先育,做了“闪婚”一族。在婚后将近5年的生活中,二女儿和二女婿在生活和工作上有许多观念不一致而时常发生吵嘴事件,二女儿也因此偶尔气回娘家。在和父母诉苦时,她偶尔也冒出当时父母不狠下心来阻拦她的责怪话语。但是,有了小孩,先生也没有做出什么“越轨”的事,感情依然存在,所以,也就这样生活着了。

  这几年也是“80后”谈恋爱、结婚的高峰时期,对这样的问题,记者也采访另外2位已婚的“80后”。小商是通过朋友介绍认识现在的老婆的。他说,父母没有跟他们多说,但是,现在有关爱情、婚姻的“泡沫剧”很多的,电视、网络都有,父母没有教导的,可以看看学学。小夏是外地“引进”人才,他说,到千岛湖找个老婆难呀,一听说他身高不到165公分,还没房、没车,姑娘都不愿意。“害”得他只好转变战略,先在网络上与现在的老婆聊,一年的网恋后才“现身”与老婆接触结婚的。碰上这样的事,他觉得爱情、婚姻的家庭教育十分有必要,教会孩子正确的爱情、婚姻观,不要两个眼睛只盯着外部条件,相信内在美才是更重要的。

爱情婚姻,不可或缺的家庭教育

  正如小夏所说,爱情、婚姻家庭教育十分有必要,不仅如此,还是父母给孩子一生不可或缺的家庭教育。

  对于学业和知识的教育,从古至今,家长们莫不重视,即便是穷尽一生,倾其所有也要给孩子最好的教育,以期望出人头地,过上优越的生活。对于家长们的美好期望及做法记者没有疑意,但是,在重视学业教育时,家长们绝不能遗忘对孩子们的爱情、婚姻观的教育,因为,人的一生,大概有三分之二或者更长的时间是与伴侣一同度过的。所以,家长们应该教教孩子怎样选择适合自己的伴侣,在婚姻生活中如何相处以至于“执子之手,与子偕老”,愉快地度过一生。

  根据人的生理特征,初高中阶段男生、女生们就不自觉地互相“来电”了,蓦然生出情愫来。而正是在这个时候,是学生求知、竞争的重要阶段,父母是绝不允许孩子因为早恋而误了学业,影响“前程”的。这个时候,父母就要给孩子们开始爱情与婚姻观的教育,无论自己的孩子有没有早恋现象,父母都要教给孩子有关生理发育的知识,与孩子探讨有关疑惑,解除孩子心中那份不解与恐惧,培养正确的学业、爱情、婚姻观。

  而随着孩子的成长,到了该恋爱、婚育的年龄,父母不仅要保障自己对孩子持有正确的爱情和婚姻观,也要引导孩子持有正确的爱情和婚姻观。有的孩子喜欢华丽的生活,有的孩子喜欢平淡的生活,有的喜欢志趣相投的人,有的则喜欢浪漫潇洒的人等等,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爱情和婚姻追求,父母不能过多强求,而是看能否帮助孩子寻找内心深处的追求,并帮助他们达成心愿。

  帮孩子成了婚也不是爱情、婚姻家庭教育的终点,因为,刚刚结婚的孩子婚姻生活还是“新手上路”,夫妻之间的相处之道,爱情“结晶”降临后,工作、生活方式的改变适应,夫妻双方的仕途升迁变化等等,父母多少是过来人,有许多生活心得,可以在孩子发生问题时适时点拨,给予意见和参谋,使孩子真正在一段爱情“麻辣烫”之后,拥有长久的幸福生活,成为婚姻“长跑手”。(记者 徐丽)

千岛湖新闻网 编辑:叶青 方耀

掌上千岛湖

掌上千岛湖

微千岛湖

微千岛湖

淳安发布

淳安发布

千岛湖新闻三分钟语音版

千岛湖新闻
三分钟语音版

千岛GO购

千岛GO购

媒美购

媒美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