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新办[2005]20号 浙ICP备05073341号 广告经营许可证:杭工商淳广许2004001号
淳安县千岛湖传媒中心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网络广告 0571-64831301
杭州网・千岛湖网 网络支持:杭州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有人曾为淳安各地繁多的岁时习俗算了一笔账,说是如果把各地不同的“节气”全算进去的话,几乎一星期可摊到一个“节”,如同“过礼拜”一般。这里,仅就各地大体相同的岁时习俗介绍一下。
春节 俗称“过年”,是一个活动内容十分丰富的概念。具体说,“过年”包括“送灶神”、“祝福”、“除夕”和“春节”等一系列活动。
“送灶神”,是“过年”一系列活动的开始。农历十二月二十四(俗称腊月廿四),农家称作“过小年”,这一天开始掸尘(俗称打烟尘)、洗扫、杀猪宰羊、筹办菜肴,当夜“送灶神”(俗称“灶公老爷”);廿七、廿八“接菩萨”,俗称“祝福”;除夕夜祭拜祖宗、贴春联,合家团聚,吃年夜饭,俗称“分岁”。饭后,旧时农家爱用草纸给小孩揩嘴巴油腻,还有意识地边揩边说“揩揩屁股”,寓意即使说错话,人可不必在意,权当他是“放屁”(今天农家也给孩子揩嘴巴,但不说脏话),随即给孩子们分送“压岁钱”(俗称包红纸包)。是夜,张灯结彩,燃放爆竹,全家彻夜不眠,旧称“守岁”(农家戏称“坐寿”),实在熬不了夜,也可以去睡,但要把睡觉称作“享福”。正月初一,黎明前夕要按约定时辰开门接神,家家户户焚香点烛,鸣放鞭炮,并备茶叶、米、豆(各置一盘于堂前香案桌上),以祭天地。这一天,谁也不去串门,也不会客,说话行事显得格外小心谨慎,务求平安无事。初一朝,还有一个习俗,即先喝一杯“糖水”,然后吃“长寿面”(多为农家自制的特产挂面)。初二开始走门串户,亲朋好友互往拜访,有的地方在初二、初三开始,请“戏班子”演戏、闹新年,直到正月十五。水上人家(即�户、船民),也兴过春节。除夕拢船南岸,互相欢庆,虽远必至,但不像岸居农户那样讲究穿戴打扮,只讲究菜肴和吃喝。解放后,机关、企业时兴节前搞卫生,开春节茶话会,开展拥军优属、拥政爱民和各种慰问活动。
元宵节 农历正月十五为元宵节,又叫上元节。旧时,家家户户做�备酒,上坟祭祖;傍晚,合家团聚吃团圆饭。元宵夜,向有舞龙灯、看花灯、跳竹马的传统习俗,人称正月十五“闹元宵”。过了正月十五,家家户户收起为过年而挂上中堂的祖宗画像,以此象征各项活动结束。求学、公干、经商或做工者,陆续出门上路。渔户、船民也兴过元宵。通常在船头高扎竹竿,悬灯结彩,自然少不了美酒佳肴,热闹一场。
清明节 清明节是传统扫墓节,农家大多要蒸米�和煎熟青�,统称为“吃清明�”。过清明节,除了上坟祭祖(即后代为前辈坟墓除草、添土)之外,还预示农闲至此结束,农忙从此开始,正如农谚所说,“吃了清明�,双脚泥里裹”。解放后,清明节吃清明�、扫墓祭祖之俗仍然沿袭。各群众团体和学校组织青少年祭扫革命烈士墓。
端午节 农历五月初五为端午节,古称“端阳”。家家户户裹粽子、备酒。
中元节 农历七月十五,俗称“七月半”。家家户户在夜里“烧库包”(纸钱)祭亡灵。
中秋节 农历八月十五。
重阳节 农历九月初九。
千岛湖新闻网 编辑:方耀
最新播报
更多>>掌上千岛湖
微千岛湖
淳安发布
千岛湖新闻
三分钟语音版
千岛GO购
媒美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