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睦州文苑 > 民俗民艺 > 史海钩沉
贺庙的由来
发布时间:2012-08-13 17:12:43
贺庙的由来

  为了纪念为民救火牺牲的好官,百姓爱戴他,称其“贺老爷”,特建贺庙祀祭之。

  “山阴侯庙”――贺庙,分东、西两庙,供奉的是同一个神像――贺老爷。

东庙

  东庙位于贺城东门外高坂村西侧,坐北朝南,为长方形布局,范围较广,规模宏伟,即有灵台、戏台、门殿、正殿、仪仗殿、神像殿、起居楼、庭院和尊亲阁等主要建筑组合而成;其间皆用天井、侧廊或露天走道相联系,四周有青砖围墙保护,形成一个占地一万多点平方米方大祠庙。其建筑精湛,布置有序,错落有致,端庄古朴,呈明代风格,是全县最大古祠庙,也是浙西有名古庙之一。

  当你步入东庙大门,迎面就是飞檐翘角、玲珑剔透的灵台,台前地面皆用茶园青石板铺砌,平坦、光洁,足足可以容纳两千人的露天戏场,逢年举行神庙会,都在此集中出发。观戏场里东、西两旁建有半圆形侧门,各与外界沟通,大路两旁还各筑有一排排平房,是专供赶会人用餐的饮食小吃摊位。

  戏场尽头再往里走进去是一排宽阔十级阶梯,便见门殿、门殿为歇山顶建筑,这上面悬挂着“山阴侯祠”四个金光大字横匾,非常夺目,下面有左右一对大小石雕狮子,门殿里边塑有一尊高大的神像,左边的叫“千里眼”,右边的叫“顺风耳”,神志威严,门殿后面是一组“四合院”式的建筑,前殿陈列厅、侧廊和天井组成,前殿又称聚会厅,系二叠式歇山顶结构,皆用方形石柱支撑。正面为三排朱漆大门,整洁宽敞。凡过去庙会执事、庙祝和社会各界人士常在此聚会议事。

  穿过天井就是陈列厅,陈列着锡制“鸾架”、各色旗帜等仪仗古物。东西侧廊把门殿、前殿和陈列厅连接起来;墙壁上镶嵌着各种碑刻,沿天井一侧,设有木制低坐凳,可供人消闲、休息、欣赏碑刻。天井约有一亩大小,正中一尊铁鼎,三米高,继续往里进去,就是东庙建筑群的核心部分――正殿和神像。相传正殿是贺齐议事场所,中央摆设着案桌、“回避”和“肃静”的大木牌朱色木林、烛台、香炉、跪垫等,两边挂有钟鼓,庄严肃穆。神像殿为三叠式歇山顶建筑,雕梁画栋,高大巍峨,这是东庙主体,其正面为金丝花缎帏幛神坛(贺老爷神像是用整块樟树所雕,黑脸黑须,正坐三米高),头戴黄冠,身穿红色金丝绣龙袍,端坐其中,且其手脚皆能转动,神像前设有一张办案朱红色长桌,案桌上放着令牌、令旗和黄色布包裹着官印,上方吊着一盏明灯。

  再后进去就是起居楼两幢,两层楼房,专供管庙的庙祝、远来香客、戏班子居住。最后一个宽阔的庭院占地两亩,庭院中有一口放生池,周围石栏杆,池中有一座六角小凉亭,南北方向用两垛石拱形小桥接壤,院中古木参天,两侧有高大笔直柏树和银杏树(俗称白果树),距今已七百多年的历史。

  最后从庭院拾级而上是尊亲阁,砖木结构,两层楼屋,据说是祭祀贺齐父母和先祖的,当地的德高望重的先人长辈去世后,经庙会执事议评,可安放一牌位。

西庙

  西庙位于贺城西郭村之新安江畔,地势较高,对岸为下陆家埠,北临淳徽公路,建筑群与东庙相仿,规模比东庙小,占地六千多平方米。庙的四周围皆与民居相邻,曾发生过火灾,几经修缮;东庙地势较低(前低后高),每到梅季涨水,低洼的灵台、戏台时遭水淹,故有“东庙怕水,西庙怕火”之说。特别西庙建筑最为讲究,雕梁画栋,飞檐翘角,所有梁柱均雕画有花、鸟、虫、鱼、龙凤狮象、历史人物、戏剧故事等,而且全部朱漆描金,五颜六色,油光锃亮,富丽堂皇。庙前建有戏台,两边八角观戏亭和东西辕门,台前用青石板铺就平地,可容一二千观众,每逢正月十二至十八,都演戏酬神,十分热闹。

  既然是祀祭贺老爷一个神像,又为何建有东、西两庙,县志上无法查据考证,据贺城老辈传说,前清时淳城只有一个贺庙,因为东城与西城人朝拜贺老爷的庆典活动时常常发生纠纷,为了抢一贺老爷,曾进行大规模持械斗殴,后来城东建一个东庙,城西建一个西庙。

  从以上文中可以看出,贺齐的以劳定国、以死勤事之功,百世流芳,东、西两庙的双庙争辉,其意义即在此。

  “敕封山阴侯祠”来历,明末朱元璋领兵驻扎淳安一带,招兵买马,其船停泊在新安江溪边,听当地百姓讲起贺齐的故事,朱很受感动,便上岸到贺庙参拜许愿,后来朱元璋果然打败了张自诚,灭了元朝,做起了皇帝,即下诏敕封为“山阴侯”匾额,上书敕封“山阴侯祠”,并将庙宇重加修缮。

  明朝文人有赞贺庙诗云:“新安江绕寺(祠)门前,太祖曾经泊御船,举义拥兵屯净土,翠华礼佛到诸天。风驰虎张山河震,云捧龙宫日月悬,自沐都团恩泽后,衣冠常此祝尧年。”

  明代三元宰相商辂在重建西庙碑中曾写(刻)道:“盖贺有功于民,民设庙祀之,尊之为贺元帅。夫圣王之制,祭祀也。法施于民则祀之;以死勤事,以劳定国则祀之;能御大灾,捍大患则祀之。非此者,谓之淫祀。淫祀无福。若贺之辟土置邑,非以劳定国者乎、非法施于民者乎?……民敬之千载一日……若诸葛孔明之于蜀,吴云长之于襄,张翼德之于荆,皆功施一时,庙享百世。若侯者,亦庶几似乎哉。”

  “年深成古迹,名重入州图”,贺城那1800年建城的悠久历史,它那秀丽如锦的新安山水,它那人才荟萃的灿烂文化,它那雕梁画栋的名胜古迹,它那粉壁黛瓦马头墙的古朴民居。直到解放后1959年为了支援新中国成立后兴建的第一座大型水电站――新安江水电站的建成,贺城与淳安二十九万多移民一道,以大局为重,无私奉献自己的一切,完成了历史使命,贺城就这样默默地、安祥地沉入美丽千岛湖底,至今已半个世纪了。

千岛湖新闻网  编辑:叶青 方耀

掌上千岛湖

掌上千岛湖

微千岛湖

微千岛湖

淳安发布

淳安发布

千岛湖新闻三分钟语音版

千岛湖新闻
三分钟语音版

千岛GO购

千岛GO购

媒美购

媒美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