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新办[2005]20号 浙ICP备05073341号 广告经营许可证:杭工商淳广许2004001号
淳安县千岛湖传媒中心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网络广告 0571-64831301
杭州网・千岛湖网 网络支持:杭州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牌坊
古牌楼又称牌坊,是封建王朝为显赫皇权,表彰官吏和有功之宦、节妇贞女的一种纪念物。其独特的石雕古建筑风格和独特的历史记载,是我国古代封建文化的一种象征,也是古代石雕艺术瑰宝的实物遗存。
贺城的古牌楼,与淳安历史上出过三百多个进士一样,是令人叹为观止的。
根据清代光绪年间编纂的《淳安县志》记载:贺城(包括东门外的高坊、东寺前村和西门外的西庙边、西郭村在内)原过去共有五十八座牌楼,除其中四座为“节孝牌坊”外,五十四座均是御批旌表淳安籍的京官、外吏和会试、殿试考中进士、状元的。一个县城有五十八座牌委实不多,在全国也是少有的。
这些古牌楼大部分都建于宋、明年代,其中:旌表商辂公连中三元的“三元宰相”和“文献名邦牌坊”(县衙门前);商辂公父子恩荣的“父子公卿牌坊”和“腾蛟起凤牌坊”;有御赐方逢辰的“状元及第”牌坊;有表彰尚书胡拱宸、徐贯的“同朝尚书牌坊”(在县治中街市心里);有旌表同胞兄弟同科进士的“双桂牌坊”;有御批徐鉴、徐楚、徐宪等的“科甲世家牌坊”;有为程愈之子文楷立的“春宫藩参牌坊”(雷家弄口);有为余壁立的“花县拜封牌坊”(雷家弄口旁);有为应与权、应惟善、应惟贤、应颢、应顼、应愚立的“簪缨奕世牌坊”(上官贤里);有为方世德立的“天府名魁牌坊”(东湖塍上);有为余初立的“遗经继志牌坊”(下直街脚);有为邵应立的“登科牌坊”(在泉亭边);有为周�立的“外台秉宪牌坊”(文明桥内);有为汪一源、汪一淳立的“科贡传芳牌坊”(城西隅);有为程文楷立的“文瑞牌坊”(县城南)。
另外还有“太仆坊”、“大夫坊”、“文魁坊”等等,除早倒坍外,尚有二十九座牌坊,也可引为自豪。
这些古牌楼,均是用上等鸭蛋青――茶元石料,由能工巧匠精雕细琢榫斗而成的石牌楼,垂桷飞檐、雕龙琢凤,有六柱、四柱、二柱的,视官职高低大小而别。横跨县前街的商辂“三元宰相”和“父子公卿牌坊”为六柱的。耸立在县前街与下直街的胡拱宸、徐贯的“同朝尚书牌坊”和方逢辰的“状元及第牌坊”为四柱;二柱的除“节孝”牌坊外比较少。
贺城古牌楼,截至解放已倒坍了十多座。由于历史沧桑变化,特别是1958―1959年移民时没有重视文化遗物,派清库队拆除,就连张古迹照片也没留下,令人惋惜。
淳安贺城虽仅剩二十九座古牌楼,也可见淳安人民自古以来民风淳朴善良,勤劳刻苦,聪明智慧,奋发上进。这些古牌楼,它是历代能工巧匠化了多少汗水创作出来的文化瑰宝,也是历史文化的缩影。
据了解,至今尚分散在我县各乡镇村坊里的古牌楼有近百座,如果能选择一些内容丰富、雕琢艺术较高的古牌楼移植到千岛湖景区,那就能使游客在美的享受中,更了解淳安的历史风貌,促进旅游事业发展。
就拿徽州歙县古牌楼较多的裳模裳越也只有七座,然而《人民日报》、《人民画报》等报刊媒体都大力宣传过。古牌楼之多,说明这个地区古时文化发达,人才荟萃,经济发展,社会安康的象征。
观今宜鉴古,无古不成今,古为今用,请大家多多参议。
祠堂
祠堂,是贺城除了官方公建府第、庙宇、祠(寺)院以外,尚有各个姓氏筹建的祠堂,如――
周家祠堂:坐落在周家弄北侧,有周鸭子壳的戏称。
邵家祠堂:坐落在公共运动场东侧,有邵半城之说。
应家祠堂:坐落在应家堪下,有应一角之说。
方家祠堂:坐落在利泰弄边,有方半县之说。
汪家祠堂:坐落在邵家坟上,抗战时由大学生叶葆汗办过“橄榄剧团”。
洪家祠堂:坐落在城西王晋丰油车西侧。
王家祠堂:坐落在汪家祠堂北侧,解放前曾作三青团淳安服务队队址。
徐家祠堂:坐落在淳城镇中心小学西侧,曾为县训练所驻地。
朱家祠堂:坐落在淳中北侧,曾作县田赋粮食管理征收处。
程家祠堂:坐落在上冯公街北侧,一直为居民杂住。
郑家祠堂:坐落在下官贤巷南侧,坐南朝北,抗战时为淳城镇公所驻地。
胡家祠堂:坐落在东湖塘边。
宋家祠堂:坐落在东湖塍北侧,曾为三青团团址。
余家祠堂:坐落在水门口。
淳城――贺城可谓“各姓祠堂布满城,守祖宗勤振族风!”
因以上各姓宗祠,其人口多寡,建筑规模大小,故旧时民众有句谚语传云:“方半县,邵半城,应一角,周一鸭子壳”之说。
祠庙
县城还有诸多的纪念名人的祠庙,凡在淳安为官,政绩卓著者,邑民大多筹建祠庙,以怀念祭祀之。解放初期,尚留下都团转教寺、东庙、西庙、文庙、武庙、魁星楼、教督庙、绣衣第、海公祠,这些古祠庙大都建于宋、明两朝,少数建自晋、唐五代。到解放初,除个别外,都已破损不堪,神像早已没有,有的被移作他用。但这些古寺庙,在建筑技巧和风格上,都有一定的艺术水平,雕梁、画栋、飞檐走角,至今难令人忘怀。
都团转教寺:又名“转教寺”“祝圣坊”,寺址位于贺城西门外的西郭村后山之麓,建于东晋升平二年(公元359年),是古时作郡县官员于冬至日集中在此寺学习敬神和操演仪式之所。
东、西两庙,其匾额“敕封山阴侯祠”神像皆贺老爷,是县城最为宏伟的庙宇,“山阴侯庙”即贺庙,分东、西两庙(另叙)。
文庙(又称孔庙、学宫),位于县前街郁郁葱葱侧,员城唐时为睦州郡治,专以作培育人才之所。宋代孔子曾被皇帝敕封为至圣先师,后来各地才兴起大建孔庙之风,文庙建于至道三年(公元997年)。
武庙(又称关帝庙),位于县前街右侧,与文庙并列,像这样的一左一右、一文一武对称的文庙武庙,在全国也是罕见的,武庙建于宋初。
魁星楼(又名钟鼓楼),在文庙东首,为三层翘角飞檐、亭楼四面亭柱,“牛腿”雕有八仙故事,美观气派、精美,为贺城古建筑之冠,首建于南宋淳�五年,邑人汪自明筹资建,明成化七年(公元1471年)毁于火灾,知县王衡集资重建,并规模扩大为三层,更为壮观。
都督庙(又名忠烈侯庙),位于贺城南山东麓,与海公祠相对,神像为汉黟县侯方储之弟方俨。
海公祠:为海瑞知县所建,原建于城西察院左侧,是邑民钱德贞、余元恭捐地建起;万历间,邑令吴天洪改建南山之麓。
城隍庙:在邑治东南,真应庙后,凡是天下郡县都立庙,以祀城隍之神,凡长官莅任尹始,必立誓神前。
忠助庙:在城隍庙、祭汪广之庙。
应真庙:在县学东南祀汉尚书令、黟侯方储。
五显庙:朔望之日行礼祀拜,据说洪武皇帝封赠死王事诸臣之庙(在县治内)。
肖公祠:在员城东门外,为邑令肖元冈建。
杨公祠:在青溪楼下,为邑令杨廷杰立。
陈府君祠:始新令邵坦祠、唐代知县。
融堂先生祠:在文央西庑、宋宝佐中,邑令石孝闻重建。
蛟峰先生祠:在县北门(筑安)外四里石峡书院中、元代至太二年,达鲁花赤爱祖丁建。
千岛湖新闻网 编辑:叶青 方耀
最新播报
更多>>掌上千岛湖
微千岛湖
淳安发布
千岛湖新闻
三分钟语音版
千岛GO购
媒美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