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新办[2005]20号 浙ICP备05073341号 广告经营许可证:杭工商淳广许2004001号
淳安县千岛湖传媒中心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网络广告 0571-64831301
杭州网・千岛湖网 网络支持:杭州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方本昌
蜜山岛因产蜜而得名,“三个和尚没水吃”的故事就发生在这里。
很早以前,荒山没有名字,离淳安旧县城又远,真是鸟道羊肠,人迹罕至。可是林木茂盛,山花灿烂,成了蜜蜂的乐园。这些勤劳的小生命,在老树的空腹中,在能遮风挡雨的崖隙里,筑垒蜂巢,繁殖后代,酿就了甘甜益补的野蜂蜜。不知在什么年代,是樵夫或是药农,在一个天气晴和、蜂蝶纷飞的日子里,发现了这个蜜蜂王国有采之不尽的野蜂蜜,无名的荒山,于是有了蜜山这样一个甜美的名字。
旧志说:“山顶,稍后有蜜山庵。”也就有了和尚。蜜山高,山顶上没有泉眼,和尚用水要到山下去挑,“一个和尚挑水吃”,就从这时开始。过了一段日子,一个敲木鱼、身穿直裰的头陀,来蜜山庵驻锡,这是第二个和尚。多一个人,水的用量至少要增加一倍,两个和尚一商量:抬水吃。抬,到底公平,无可争论。入夏了,两个和尚抬水上山,山路既窄又陡,走不了一会,汗流浃背,歇一歇,喝一点,一路晃荡,一桶水抬到山头,仅剩半桶,实在是够辛苦的。三伏天,第三个和尚上山来了,维持好久的平衡打破了,你我他,三脚架,交叉抬水,不几天,这笔轮值抬水账算糊涂了,计斤较两,越算越弄不清楚。天气越来越热,三个和尚你看看我,我瞧瞧他,一同抬头望望万里晴空,热辣辣的日头,都懒得动弹。在饥渴中熬过两天,他们在大太阳底下身上也晒不出一滴汗珠子来。
据说,是好心的铁拐李帮忙,也有人说,是救苦救难的观世音菩萨派座前龙女前来化解,反正,蜜山顶上此后有了蜜山泉,三个和尚也佛心顿悟,改变惰性,苦行苦修,并从山脚险处起,劈岩取石,开山砌路,辟了暗寓长寿的彭祖八百之数的山阶,以便于香客行人。好事传开后,檀那施主越来越多,大家同心协力,把小小的蜜山庵,扩建成颇具规模的蜜山禅寺。
三个和尚先后圆寂了,人们在蜜山顶为他们砌了三座僧塔,俗称和尚坟。然而,由于时事辗转、改朝换代,蜜山禅寺毁于兵荒马乱,一片瓦砾废墟,一直无人问津。直到民国后期,地方人士募捐,才勉强修建了一座面积仅五十六平方米的小小寺庙,当时,虽有寥寥香客上山进香,终因庙小貌凡不起眼,难以吸引众多香客、游宾登临,寺庙也就日渐荒败。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落实了党的宗教政策,国家经济大发展,人民生活不断改善,淳安县委县政府在1998年恢复了蜜山禅寺这座“大雄宝殿”的原来面貌。
千岛湖新闻网 编辑:刘波 赵婷婷
最新播报
更多>>掌上千岛湖
微千岛湖
淳安发布
千岛湖新闻
三分钟语音版
千岛GO购
媒美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