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大学规划方案
发布时间:2009-02-23

老年大学规划方案

设计说明

.建筑设计

1)项目背景:

淳安县位于浙江省西部,是著名国家级风景区千岛湖所在地,又是浙江省政府批准的革命老根据地县。北接临安、东邻桐庐、建德、南连常山、衢县、西南与开化接壤,西与安徽休宁、歙县毗连。全境东西长96.8公里,南北宽94.4公里,面积4427平方公里,占全省总面积的4.35%,是浙江省面积最大的县。属杭州市,距杭州市区151公里。

 

2).规划设计构思

本设计方案以“以人为本、自然、文化、融合、科技、实际、安全”为中心原则充分考虑老年建筑特点,规划适度超前。

合理利用地形高差起伏及周围景观条件,满足现代化老年活动教学要求。

重视当地的建筑传统及周边建筑特点,与周边建筑产生对话及在用材、用色上达到和谐统一。

 

3).总平面设计

本工程地块位于淳安县城区,为原老干部局刑警队,公安局拆除重建,东南面至排岭南路、北至电影院南侧巷道、西至检察院宿舍。场地西高东低、南高北低,在总图设计中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场地特点。考虑到地块本身的特点地形复杂,高差较大,且周边现状建筑较多,本案建筑在满足规范要求的情况下,尽可能贴边布置。本案建筑主要分为两幢,一幢为5层高的主楼,一幢为2层高的附楼。两建筑体量呈 L”形布置,分别位于地块的北面及西面,建筑围合而成的空间对外开放,与用地南面的活动场地连成一片,以包容姿态面向公园及施家塘。景观处理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施家塘和公园形成的景观面。第二层次,新建建筑围合而成的景观空间。第三层次,沿排岭路后庭院景观面。在有限的用地中创造一个别具韵味的小庭院空间,使老年大学对内自成体系,不受外界干扰,对外联系方便,形象突出!

总图布局做了两个方案进行比较。

方案一主楼布置在场地中间,在主楼的前方和后方都留有一定的场地。前方场地作为建筑的前入口小广场,后方场地作为老人休闲活动的景观后庭院,在有限的用地中创造一个别具韵味的小庭院空间。使老年大学对内自成体系,不受外界干扰,对外联系方便,形象突出!

方案二主楼往后移至红线前6米处,充分利用地块后面的用地。在主楼前方留出足够大的前广场,增强主楼建筑的气势。

为了减少新建建筑对北面法院宿舍的影响,总图布局时都考虑建筑进行退台处理。

地块主要出入口设在南侧右边,在庭院内部组织交通流线。主楼与辅楼之间留一4.8m宽的消防通道,直通北侧的宿舍楼。机动车可就近出入口设置,位于地块的南面,共可停放7辆机动车。

4)平面设计

方案一

1.主楼为五层,水平横向展开,在二层的西侧设一连廊与附楼相连。结合地形设置二层地下层,主要布置乒乓球室,并可通过楼梯间与室外景观庭院相连。一层布置有医务室,值班室,麻将室,台球室,服务部,二层布置有象棋,麻将,扑克室,阅览室,三层布置有老干部局办公室,会议室,档案室,接待室,四层主要布置老年大学教室,老年大学办公室。五层为老年大学图书室,展示厅,电脑室,健身房。

   2.附楼为二层,竖向展开。一层报告厅,二层为多功能厅。其中二层有连廊通向主楼。

方案二

1.主楼为五层,水平横向展开。结合地形设置一层地下层,主要布置乒乓球室。一层布置有医务室,值班室,麻将室,台球室,服务部,二层布置有象棋,麻将,扑克室,阅览室,三层布置有老干部局办公室,会议室,档案室,接待室,四层主要布置老年大学教室,老年大学办公室。五层为老年大学图书室,展示厅,电脑室,健身房。

   2.附楼为二层,竖向展开。一层报告厅,二层为多功能厅。

 

5)立面设计

方案一:

a.简洁高效的立面.

选择简洁高效的立面基于以下两点:

相对较小的建筑群体.简洁明确的立面使最佳的选择,这样做可以保证建筑的整体性以及各个功能空间之间的理性体块的关系.

简洁的立面符合现代建筑的性格特征.

b.引入数字化概念.在外立面上加入模块的可见表达.体现高信息社会老年建筑的特征

 

方案二:

a. 立面造型采用了全新的视觉效果,尤其是加强了屋顶的处理,坡屋顶结合垂线柱子的垂直构图,使各种角度均有上佳的视觉效果。创造蓬勃向上,富有时代感的立面特征。在质感及色彩上强调清新、明朗的感觉,风格中突出本土建筑的特征。

b. 通过建筑立面细部的处理及立面材料的变化,营造立面造型的层次感。

 

6)竖向设计

主楼共五层,一层4.2米,二层-五层3.6米。附楼一层6米,二层6米。

 

 

 

 

 

 

 

.结构设计

1)设计依据

1、本工程结构设计所采用的标准及规范

(1)《建筑结构荷载设计规范》(GB 50009-2001

(2)《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 50068-2001

(3)《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02

(4)《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 94-94

(5)《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02

(6)《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 79-2002

(7)《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 50003-2001

(8)浙江省标准《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DB 33/1001-2003

2、结构设计有关的自然条件

(1) 基本风压 n=50     0.45 KN/m2   地面粗糙度为B

(2) 基本雪压 n=50     0.45 KN/m2

(3)抗震设防烈度:根据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2001年发布的国家标准《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的规定,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为小于6度。

 

2)主要设计参数

1、根据结构破坏可能产生后果的严重性,本工程结构安全等级为二级,结构重要性系数γO1.0

2、本工程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

3)结构设计

1、结构选型

本工程主楼为地上五层,地下局部一层,附楼会议功能区为二层。建筑物总高度为18.7米,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框架柱作为承受竖向荷载和抗侧力的主要构件。附楼会议功能区二楼采用预应力框架梁结构,屋顶采用网架结构。主楼楼面、屋面、附楼二层楼面均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板,楼板厚为100mm~140mm不等(根据板跨度,按1/30~1/40取值),附楼屋顶采用压型钢板。楼梯均为现浇混凝土板式楼梯。

2、地基与基础

本工程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丙级,由于本工程在方案阶段无工程地质资料,根据框架柱荷载及工程建设地址,基础考虑天然地基。

3、地下室结构

本工程地下室防水等级为二级,防水混凝土设计抗渗等级为0.6MPaS6)。地下室底板厚为350mm,外墙板厚均为300mm。混凝土中掺入HEA膨胀水泥作补偿混凝土,掺入量为10%,等量代替水泥。

4、主要建筑材料材质和强度等级

(1) 钢筋

直径≤10mm时为HPB235级钢筋,直径≥12mm时为HRB335级钢筋。

2)焊条:

HPB235钢筋,Q235B钢焊接:E43系列;

HRB335钢筋焊接:E50系列。

3)混凝土:基础、承台、地梁,地下室底板及一层以下(包括一层)为C25,一层以上为C25

(4)墙体:±0.000以下为MU10灰砂砖,M10水泥砂浆砌筑;±0.000以上框架填充外墙、卫生间隔墙、楼梯间墙为MU10水泥多孔砖,M5混合砂浆砌筑,框架填充内墙为加气混凝土砌块,M5专用砂浆砌筑。

 

 

 

.给排水设计

1)设计依据

1.《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

2.《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50084-20012005年版

3. 《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032003年版);

4.《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501402005

5.《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500132006

6.《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32006

7. 建筑专业提供的设计图纸及资料。

2)给水设计

1.给水水源:

本工程从市政管网引入两条DN150的市政给水管道,引入管上设置管道倒流防止器。要求供水压力大于0.30Mpa

2.生活用水量

序号

用水定额

最高日用水量m³/d

使用时间

小时变化系数

平均时用水量      m³/h

最高时用水量  m³/h

建筑面积5220m²

8L/m².d

41.76

10 h

2

4.176

8.352

车辆7

100L/.d

0.7

2h

 

0.35

0.35

绿化面积1192.8m2

2L/m².d

2.39

2h

 

1.195

1.195

浇洒道路1043.2m²

2.5L/m².d

2.61

2h

 

1.305

1.305

小计

 

47.46

 

 

7.026

11.202

不可预见

15%

 

 

 

 

 

合计

 

54.51

 

 

8.08

12.882

本工程最大日用水量估算为54.51m³/d,最大时用水量9.605m³/h

3.给水系统:本工程室内生活及区块内浇洒的绿化和冲洗车辆、道路用水由市政自来水直供。

3.5.3排水设计

1.排水量:按日用水量90%计。最大日排水量43.22m³/d,最大时排水量9.605m³/h

2.排水体制:室内污、废水合流制,室外雨污分流制。

3.排水系统:生活污水经过化粪池处理后排至市政污水管网,由城市污水处理厂处理达标后统一排放。

雨水排水:

本工程系杭州市地区,采用杭州市暴雨强度公式:

      L/Sha

本工程设计重现期P1年计,则q5=325.376L/Shaq15=221.922L/Sha

屋面及地面雨水经雨水管收集后,排至市政雨水管道系统。

3)管材

室内消防给水管道DN100采用镀锌钢管,丝扣连接;DN>100采用无缝镀锌钢管,沟槽式机械接头连接。

室内给水管采用钢塑复合管。室外给水管采用球墨铸铁管。

室内排水管采用硬聚氯乙烯排水管。室外排水管采用埋地硬聚氯乙烯加筋管和钢筋混凝土管。

.电气设计

1)设计依据

1.《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                 GB50052-95

2.《低压配电设计规范》                   GB50054-95

3.《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              JGJ/T 16-92

4.《建筑照明设计标准》                GB 50034-2004

5.《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       GB50057-94(2000年版)

6.《民用建筑设计通则》                GB 50352-2005

7.《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500162006

8.《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           GB50116-98

9. 建设单位提出的设计任务及要求

2)设计内容

1 10/0.4KV变配电系统。

2.建筑物的动力、电气照明配电系统。

3.建筑物的防雷、接地及电气安全系统。

4.电话通讯系统、有线电视系统、安全防范系统等弱电系统(具体设计由建设单位另行委托设计)。

3)供配电系统

一,负荷等级、供电电源及负荷估算

1.本工程客梯、办公楼内的应急照明与疏散照明,属于二级负荷,

除此以外的一般照明、动力、空调、景观用电为三级负荷。

2.由当地电力部门为本工程提供一路独立10KV电源,

3.负荷计算:

本工程的用电负荷总量约为418KW(不计消防和备用负荷),同时系数为0.8,自然功率因数cos 0.8左右,计算有功负荷为334KW,补偿后的无功功率为162KVAR,补偿容量为89KVAR,计算视在功率为371KVA

二,变配电系统

1. 变配电所:

在本工程设变配电所1座,配置容量为500KVA的变压器一台,变压器负荷率都在74%左右。

2.在变电所的低压侧设无功补偿装置,补偿后10KV高压侧功率因数在0.9以上。

3.电量计量采用高供高计,在变电所的高压侧设专业计量柜。

4..0.4KV配电系统的供电方式采用放射与树干相结合,其中消防负荷均采用独立回路供电。

4)照明

1.主要场所的照明要求:教室、办公室等照度不低于300Lx

2. 办公场所采用节能型荧光灯、、白炽灯、金卤筒灯等混合照明,具体由装修设计实现。门厅、楼梯、走廊等主要采用节能型筒灯作主照明,并按消防要求设置必要的带镉镍电池的应急照明灯和疏散照明指示灯。办公室等场所一般采用高效节能型荧光灯

 

5)防雷、接地及电气安全

1. 建筑物防雷按第三类防雷建筑物要求设计,建筑物的防雷装置满足防直击雷、侧击雷、防雷电感应及雷电波的侵入,并设置总等电位联结。

2. 工程防雷接地、电气设备的保护接地、变电所中性线接地及智能化弱电接地等共用同一接地装置,要求接地电阻不大于1欧姆。供电系统采用TN-C-S制,电源进线处作重复接地。在建筑内应将下列导电体作总等电位接地:PEPEN干线;电气装置接地极得接地干线;建筑内的水管、采暖、空调管道等金属管道;条件允许时建筑物金属构件等金属导体;平时不带电并进出建筑的其它金属导体。所有灯具金属外壳、固定仪器金属外壳均应与配电箱PE端子可靠连接。语音、计算机教室、网络中心、程控交换中心、监控中心等场所除工作接地外,均应设置安全接地。应特别注意,当电气装置或电气装置某一部分的接地故障保护不能满足切断故障回路的时间要求时,应在局部范围内设置辅助等电位接地。

3.配电箱的插座回路分支上安装瞬时动作(动作电流为30mA)的漏电保护器。楼或楼层总配电箱进线装置宜设置漏电保护装置,其漏电动作电流一般不大于300mA/0.3S

4.配电箱等配电装置位置设置应安全可靠,并设置意外触及的措施。

5.过电压保护:在变配电室低压母线上装一级电涌保护器(SPD),二级配电箱内装二级电涌保护器,末端配电箱及弱电机房配电箱内装三级电涌保护器。屋顶室外风机、室外照明配电箱内装一级电涌保护。

 

6)弱电设计

本工程智能化的主要子系统有:

1、综合布线系统;

2、计算机网络系统;

3、有线电视系统;

4、公共广播系统;

5安全防范系统等。

具体内容另行委托专业设计单位设计。

 

 

 

 

 

 

 

 

 

 

 

 

 

 

 

 

 

 

 

.消防设计

1)建筑防火设计

设计依据

1.《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50016-2006

2.《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         GB50067-97

3.《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           GB50222-95

建筑类别与耐火等级

建筑总高度小于24,耐火等级为二级。

安全疏散及楼梯间

建筑设有两部疏散楼梯,考虑防火分区不大于2500 平方米,三层为封闭楼梯间。楼梯、走道、疏散门的净宽度均能满足人员快速安全疏散。

2)消防给排水设计

1. 消防用水量

室外消火栓20Ls,室内消火栓15Ls,火灾延续时间2h。自喷30L/s,火灾延续时间1h

2. 本工程多层公建,室内设置消火栓灭火系统和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室内消火栓布置保证有2股水柱可同时到达室内任何地点,每股充实水柱不小于10m,水量5L/S,消火栓间距不大于30m。室内消火栓灭火系统和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的消防用水由设在地下室的消防泵房加压供给,并在楼顶设置一个18m³的消防水箱。

3. 本区块内主道路设置室外消火栓,消火栓布置间距不大于120米,消防用水由市政直供。

4.建筑物内适当位置处配置手提式磷酸铵盐干粉灭火器若干具,均按照ABCE类中危险级标准配置。

3)消防电气设计

在一层设消防值班室,内设集中报警型的火灾自动报警及联动控制系统。活动中心及报告厅等单体设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在这些楼宇设消防端子箱、楼层火灾显示器;各功能用房及公共疏散通道等场所设置相应的感温或感烟探测器,设置手动报警按钮,消防广播和警铃等,并按有关消防规范的要求设置消防水泵、防排烟、消防电梯等消防设备以及应急照明、消防广播、电梯及非消防电源切除等系统的就地和值班室的联动控制。

 

 

 

 

 

 

 

 

 

 

 

 

 

 

 

 

.节能

1)建筑节能措施

1、朝向与通风

本工程朝向为正南北向,有利于夏季减少太阳辐射得热、冬季增加太阳辐射得热;有利于夏季自然通风;并使主要房间避开冬季主导风向,减少门窗空气渗透的能耗。

2、墙体材料

框架结构的填充墙采用加气混凝土砌块;非承重内隔墙采用加气混凝土砌块,可起到保护环境、节约能源、提高室内环境舒适度的作用。

3、墙体隔热

外墙(框架结构的填充墙)采用240厚加气混凝土砌块,使外墙的平均传热系数Km1.0[W/(m2K)]

4、屋面隔热

屋面采用保温隔热的构造做法,设置18矿渣找坡层,铺设挤塑聚苯板(XPS)保温层,使屋面的平均传热系数Km0.7[W/(m2K)]

5、门窗隔热

选用5+12(空气层厚度)+5mm)的浮法中空玻璃,使门窗的传热系数K3.0[W/(m2K)];同时严格控制窗墙比,使外窗的窗墙面积比≤0.4

2)给排水节能措施

选用节水型卫生洁具及配水件。公共卫生间采用感应式水嘴和感应式小便器冲洗阀。各用水部门均采用计量收费。

3)电气节能措施

采用高效、低耗、节能型变压器,减少电能损耗;采用静电电容器进行无功补偿,减少无功损耗;采用荧光、稀土等光源和节能型灯具,提高光效,荧光灯采用电子镇流器或节能型电感镇流器;照明的控制方式采用集中与分散相结合,公共区域采用智能控制系统,以满足多场景照明和节电的要求。办公室等场所的靠窗的灯具采用独立开关控制。

 

 

 

 

 

 

 

 

 

 

 

 

 

 

 

 

 

 

 

.安全防护和卫生防疫

1)卫生、防疫

1、本工程各类使用房间(包括设备用房),均考虑自然通风;少量不能开窗者,则考虑机械排风或安装空气调节设备。

2、地下层设有机械通风装置。

3、卫生洁具设置满足规范要求。

4、垃圾收集方式为袋装,安排专人定时每日在各卫生间收集至垃圾集中点。由城市环卫部门清运处理。对各垃圾收集点定期进行消毒处理。

5、卫生间臭气经变压式排气道排至屋顶以上,地下汽车库废气经排风井排至屋顶以上。

6、卫生间内设地漏排除积水,水箱设专用溢水管,给水管采用保温措施,防止结露。

7、所有管道穿墙、穿基础均预埋刚性套管,预留沉降量不小于0.1米。

2)劳动保护

电梯等设备选型须经劳动保护部门认可的合格产品,经劳动保护部门验收后方可投入使用,并由专业人员管理、维护。

3)安全保障

本工程抗震、消防、防雷接地均符合有关规范要求。设门卫、安保值班及门卫值班室,保障安全。所有用电设备均有良好的接地保护措施。

 

 

 

八.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方案一

用地面积              3408平方米

总建筑面积            5110平方米  

容积率                1.50

建筑密度              35%

绿化率                30.1%

方案二

用地面积              3408平方米

总建筑面积            5000平方米  

容积率                1.47

建筑密度              35%

绿化率                30.1%

部门概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