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是:
|
我联系的是比较偏远的玳瑁村,在仙洞自然村走访一位练姓农户时,一位姓曾的老人找到我,要求帮他解决与邻居的山林纠纷问题。
待老曾走后,我就向老练打听了他的情况。老练说,老人已经八十多岁了,头脑也有些糊涂,总认为他的山被别人占了,他儿子对此事比较清楚,等儿子过年过节回家时才能解决。
跟老练聊过之后,因心里记挂老曾的事,就和镇干部老项、小程一起,在村民的指点下,直奔他家。去之前,我们又从侧面向其他村民了解了他的情况,结果与老练描述的基本一致。
老曾家住在一个土名叫干排里的地方,远远看去,一幢陈旧的泥土房矗立在那里。老曾正在家等着我们,见我们来,他热情地搬出凳子。落座之后,我们就和他聊起了家常,当然,主题还是离不开纠纷的事。老曾东一点西一点跟我们聊了很多,针对他的特殊情况,我们找了些借口,建议他儿子回家后一起参与解决此事,老曾倒也爽快答应了。就在我们起身告别时,他却说什么也不让我们走,非得留我们吃饭。我们只得向他说明,还有其他农户等着我们去解决问题,并且答应下次一定到他家吃次饭,这才放手让我们走。
我们深知,老人留我们吃饭,是因为善良、淳朴,也是因为满怀希望和期待。老曾家吃饭肯定会去,但不能空手,因为我们是对等的,而且我们是去解决问题,对他有承诺、有使命。
(石林镇包村干部 徐中会讲述 记者 程就整理)
编辑王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