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是:
|
见习记者 徐亚洲
“当干部必须要甘于清贫,乐于奉献,觉不能有半点贪心,不然就会失去人心,丢掉民心。”这是石林镇富德村92岁的老党员邹国政常对后辈党员的告诫。
邹老生于1923年,从19岁就历经烽火岁月的洗礼,枪林弹雨的考验。1945年8月,邹国政随起义部队加入了中国人民解放军。有一场战斗,整整打了三天三夜,整个战场火光冲天,情景十分惨烈,有很多战友倒下了,有的连尸骨也找不到,一颗子弹擦着邹国政的肚皮飞过,顿时鲜血直流,在他的肚皮留下了深深的疤痕。1950年,邹国政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跨过鸭绿江,奔赴朝鲜战场。在抗美援朝战争中,邹国政所在的部队因缺御寒服装,被零下三十多度的严寒严重冻伤,从此,落下了病根。直到现在,每到冬天双脚就失去知觉,把脚放在火炉上烤起泡来也不知道。
抗美援朝战争结束后,33岁的邹国政没有凭自己打过蒋匪、打过美帝向组织提点要求,默默的回到故乡当了农民,结婚不久,邹国政又被挑选上参加新安江水电站工程建设。邹国政把在部队时的那股拼命劲带到了建设工地,很快被推选为施工队队长,并成为先进标兵。新安江大坝建成后,邹国政重新回到了家。妻子以为丈夫回来后可以分担家庭的重担了,哪知道邹国政一心扑在村里的集体建设事业中:种树种茶,修建大会堂、茶厂和水利建设等等,忙得日以继夜,家里的重担依旧还是妻子一人挑。由于邹国政踏实公正,见识广,威望高,他先后当选生产队记工员,经济保管员、大队委员和调节员。无论在哪个岗位上,一是一,二是二,认真负责,从不出差错。村民们有什么家长里短,矛盾纠纷,都愿意找邹国政陈述调解,只要他出面调解,矛盾纠纷都会迎刃而解。
邹老在回故乡的60年里,他从不轻易开口讲自己的革命经历,不邀功不摆资格,知道老英雄的人少之又少,只知道他是一个很能吃苦,很有爱心的人。凡与他共过事和接触过的人,都知道他乐于助人,任劳任怨,不计得失,始终坚守着党性原则,不为任何诱惑所动。
千岛湖新闻网 编辑:刘波 姜智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