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当前的位置: 乡镇在线 > 石林镇 > 动态新闻
《共和国的同龄人》系列报道之四
发布时间:2014-10-11

《共和国的同龄人》系列报道之四

永远年轻的“新中国” 

记者  章晶

  左侧伴着的是笑口常开、形影不离的老伴,右边牵着的是活泼开朗、聪明伶俐的孙女。柔和的晨光,将祖孙三人亲密的身影拉长,再拉长……而这令多少人羡慕不已的天伦之乐,是共和国的同龄人齐桂花几乎每天都会享受的幸福时光。

  一提起自己的年龄,齐桂花显得特别骄傲:“跟新中国同岁,这是好幸福、好有意义的事情,非常值得纪念!”

  齐桂花出生在石林镇的一个小山村,在家中排行老四。经历过大食堂吃饭热闹的场景,也走过凭票买粮食的岁月,齐桂花最忘不掉的是玉米糊:“那时候饭都不够吃的,都是吃玉米糊,或者玉米和米一起煮,哪里有那么香的白米饭吃!”在粮食不够吃的时候,连菜汤都成了大家争抢的对象。

  由于条件艰苦,齐桂花只读了四年书,小小年纪便开始参加劳动挣工分,种田、挖山、采茶叶……各种艰辛的劳作只是为了维持温饱。“大冬天的时候,都只有一条裤子,给我们冻得呀,很多苦的人十七八岁了都没有短裤穿,裤子磨破了掉屁股的都很多。”齐桂花摸了摸穿在身上的棉背心,“以前都是浑身补丁,好不容易领了布做身衣服,裁缝做的不合适也得要,现在生活水平好啊,我都去商场里面买,什么合适买什么。”

  成家以后,齐桂花同丈夫一起育有二子,开始为孩子日夜操劳。“想当年,大家出门连个自行车都没有,更不要说现在这样小汽车开来开去了,都是走路的。我小儿子7岁的时候腿摔着了,为了省船票钱,我背着去建德看病,从早上7点走到下午3点,一路上都是用脚走的,什么都没得吃,又怕耽误他的伤。想想现在的生活,真的是太幸福了。”说完,齐桂花泪湿了双眼。

  劳苦半生,2003年齐桂花一家在千岛湖镇买了房,如今小儿子也经营了一家自己的公司。每天早上,齐桂花都会跟老伴一起,牵着可爱的小孙女去幼儿园,再一同去农贸市场买菜,傍晚则与老伴一起在公园散步、聊天,享受着他们的幸福晚年。

  “65岁,我们这些1949年出生的人,大家都已经老了。但是对我们的祖国来讲,还正是很年轻、很活力的时候,而且还会越来越强大!”齐桂花笑咪了眼,道出了自己对祖国的美好祝愿。 

 
 
编辑王建才程就

乡镇概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