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新办[2005]20号 浙ICP备05073341号 广告经营许可证:杭工商淳广许2004001号
淳安县千岛湖传媒中心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网络广告 0571-64831301
杭州网・千岛湖网 网络支持:杭州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记者 方婷婷 通讯员 何胤昉/文 记者 王建才/摄
“新年快乐,鼠年行大运!”“新的一年,祝大家生活更加幸福美满!”……1月13日,姜家镇文渊狮城人气爆棚,大家的热情一浪高过一浪,将冬季的寒冷吞噬殆尽。在一片吉祥喜庆的氛围之中,大家有的舞狮子、跳竹马,有的织手帕、摆造型,一个个争着抢着亮“家底”、晒“宝贝”,都想请中央电视台摄制组把自己的新年祝福送给全国人民,也让祖国各地的人们欣赏到水下千年狮城的文化魅力。
当天,央视中文国际频道推出的《传奇中国节·春节》在姜家文渊狮城取景拍摄,除了展现狮城本身的古朴美,也让大家看到了一批又一批老手艺人的坚守美。他们带着自己的“绝活儿”来到现场,为全国观众展示浓浓的淳安风情,送上质朴的节日祝福。
草龙:威风八面襄盛世
欢度春节要热闹,舞龙舞狮少不了。汾口草龙作为省级非遗项目,至今已有500余年的历史。草龙一般以两条为一组,每条长21米,全龙由稻草编织而成,辅之少数的彩带作为装饰。挥舞时,两条金色的长龙上下翻飞,时而仰天长啸,时而卧底潜行,活灵活现。
非遗传承人余积新是汾口赤川口村出了名的舞龙“老手”。“我已经是我们家族的第八代传承人啦!小时候看着爷爷、爸爸他们走街串巷舞草龙,又热闹又威风,我就跟着学了。不仅如此,我还会编草龙,你看这两条就是我一手编起来的。”谈起自己的手艺,余积新滔滔不绝,“现在草龙不仅是一项民俗活动,更是我们汾口人的精神寄托,舞一舞祈求来年风调雨顺,生活幸福安康!”
竹马:红黄白绿跳丰年
形不似意相同,跳竹马也是一代又一代淳安人的珍贵记忆。马首系于身前,马臀系于身后,左手抓马颈,右手执马鞭,来自安阳上梧村的范小连操控着黑马在队伍中跳得正欢。伴随着轻亮的锣鼓声,马儿一会儿点头、一会儿鞠躬,偶尔还调皮地和周边来一场亲密互动,惹得大伙儿不断拍手叫好。
一个竹马班通常有红、绿、黄、白、黑五马组成,由五人饰民戏曲人物模样,作各种舞蹈动作和交换队形的表演。“2014年,竹马被列入了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这是值得我们骄傲的一件事。作为本地人,我们应当更加积极传承和保护竹马艺术,并向全世界展示我们优秀的淳安文化。”范小连表示。
睦剧:自家小戏享乐趣
“张五可,你比那美天仙还要美……”不远处的醒狮阁传来悠扬的戏曲声。走近一听,原来正在表演睦剧经典曲目《雪兰花》。
睦剧,是我县特有的地方小戏,因早期演出只有小旦、小生、小丑三个角色,故又称“三角戏”。睦剧道白使用淳安方言,内容多取材于农村日常生活,表演自然活泼、通俗易懂,具有浓厚的地域风格和生活情趣,深受百姓喜爱,也是我县第一个获批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今天这场面平常可看不到啊,有这么多精彩的节目,还有好听的睦剧。”来自姜家镇墨香湖居小区的章先生一行人坐在台下,看得津津有味。他说,央视来拍摄节目,自己一定要凑个热闹,沾沾新年的喜气。
麻绣:喜鹊登枝迎春来
在文渊狮城过春节,不仅能看到传统热闹的民俗表演,还能体验到具有淳安特色的老手艺。“哇!这牡丹绣得真好看,栩栩如生,像是要活过来一般!”80后非遗传承人管建丽支起了八都麻绣摊位,一大批市民游客将她围得水泄不通。管建丽身着“蝴蝶西瓜”图案的麻衣,手指上下灵活翻飞,麻线不停地在青蓝色的绣布上留下痕迹,一朵朵牡丹逐渐成型。
八都麻绣历史上流行于王阜乡一带,原是山越居民日常生活的麻织用品,因在麻布上面绣有各种构图生动、形象独特、寓意美好的图案,故称之“麻绣”。“在以前困难的时候,哪穿得起棉布、丝绸这些,所以农民们日常都用自己生产的麻绣。虽然一道道工序做起来很辛苦,但可真是大家赖以生存的必需物资。现在生活好了,我们也不能忘本,要好好地将它传承下去。”
“喜鹊迎梅”、“四季发财”、“狮子滚球”、“凤穿牡丹”……一件件寓意吉祥的麻绣作品,正是朴实的淳安人民对于美好生活的最大期待与感恩。
我县有国家级、省市县级非遗项目100多项。竹马、睦剧、宋城拉狮、汾口草龙、姜家旱船、大墅竹编、八都麻绣、青溪龙砚……如今,越来越多的物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正不断施展着它们的独特魅力,向全国、全世界展示着淳安之美。同时,淳安也已最热情最开放的姿态,欢迎故朋新友的到来!
千岛湖新闻网 编辑:王筱倩 姜智荣
最新播报
更多>>淳安发布
视界千岛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