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子
2019年体育中考临近,我县各个学校最近都开始了强化训练。体育中考一直是个引人热议的话题,将体育纳入中考,彰显了政府和教育部门对学生体育锻炼的高度重视,这无疑是值得大力点赞的。
但是,要真正提高青少年的体质、达到素质教育的目的,还需从根本上落实体育锻炼。否则,单纯的强化体育考试,也可能衍变成变相的应试体育教育。尽管相关部门已明确表示,体育中考并不是要给学生带来负担,也不是选拔体育健将,而是为了增强学生体质。不过,“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体育运动被异化的可能性绝不是没有。
众所周知,体育考试的目的本来是为了增强学生体质,推行素质教育,但因为体育考试分数要计入中考总分,与升学有着密切的关系,很多学校为了抓体育分数,又不让体育训练影响学生文化课学习的时间,往往只在体育课上或中考前夕进行突击训练,甚至只是考什么就训练什么,平时正常的体育锻炼却十分缺乏。学生在过重的“魔鬼式”体育训练中体验不到运动的快乐,渐而对体育失去兴趣,甚至产生恐惧心理。
因此,倘若学校无法从根本上落实体育锻炼,让“每天锻炼一小时”成为学生的一种乐趣和需要,即使调整中考体育考试内容,或者增加中考体育分数,只怕也是无济于事的。为考试而训练的体育只会成为新的体育式“题海战术”,学生也将会变成训练的机器人,而不是锻炼的主人。
千岛湖新闻网 编辑:刘波 于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