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何柳青
用花呗、打白条、刷信用卡……如今越来越多的人习惯超前消费,“花明天的钱,圆今天的梦”。随着消费习惯和支付手段的变化,不少年轻人从“月光族”变成“月欠族”,早早过上了每个月还账单的生活。
这个月买下个月还
随着80后、90后成为消费市场的主力,“这个月买下个月还”已成为生活中一件平常的事情,如支付房租、朋友聚餐、出门旅游等等。
不少年轻人前一秒刚发工资,下一秒就还“蚂蚁花呗”、信用卡。市民小方已工作两年多,每个月一发工资第一件事情就是还“花呗”,“现在出门逛街买化妆品、买衣服、吃饭用的都是‘花呗’,有的当月还,有的就留到下月还。”小方告诉记者,她一个月还“花呗”的钱占当月工资的1/3左右,“也有开销大的时候,需要拿一半以上的工资去还‘花呗’。用‘花呗’时一点也不心疼,好像用的不是自己的钱一样。等到账单日,才发现自己已经超额这么多。”小方称身边有不少小伙伴超额消费,每个月会留一笔钱还“花呗”。
市民小叶上班后也过着超前消费的生活,几乎每个月都要还1000多的“花呗”。“买手机、买电脑等,像这种需要一次性大额的消费我就会用‘花呗’分期付款,之前一个月就还几百,后来分期的东西变多,每个月还的钱也越来越多,现在每个月都负债累累。”
别让超前消费绑架你
部分年轻人对“这月买下月还”的消费方式产生依赖,无法控制自己花钱,被物质欲望绑架了个人生活。
“最近才把过去一年的分期全还完,还完后感觉整个人都轻松了许多,立马把‘花呗’关掉。再也不用每个月一发工资就扣掉1000多元来还款了。现在消费变得理性,冲动购物的次数变少,买东西更加注重品质。”小叶表示,关掉“花呗”开始存钱后,自己花钱的欲望得到一定的控制。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几乎90%的年轻人开通了“蚂蚁花呗”,有的设置当月消费额度为500,有的设置消费额度为2万,大部分都有超前消费的行为。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提醒消费者在购买物品时,考虑自身需求以及当前的经济能力。不论是用分期付款还是设置“蚂蚁花呗”最低还款额度,最后每个月所还的钱会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多。避免冲动消费,别让物欲绑架自己、影响生活,小伙伴们,快从提前消费中解放出来吧。
千岛湖新闻网 编辑:刘波 于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