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旅游天地 > 各地旅游
松阳:一片茶叶背后的乡村振兴
发布时间:2019-03-25

 浙江在线杭州3月25日讯(浙江在线记者 孙志华)三月的田园松阳是绿色的,山边、田间连绵起伏的茶海,绿意盎然;

  三月的田园松阳是忙碌的,茶田、茶企、茶市散布着十万余茶农茶商,热火朝天;

  三月的田园松阳是喜悦的,指尖、唇边茶香氤氲、茶味流连间,收获满满……

  茶叶,带给田园松阳的不仅仅是产业的振兴、人才的汇聚、文化的碰撞,还在其绿色生态发展进程中,真正实现了百姓富、生态美的统一,可以说“这张绿叶”的健康发展,使更多的乡村既有“绿水青山”的颜值,又有“金山银山”的内涵。

  产业兴旺 乡村振兴有基础

  2018年,松阳茶叶全产业链产值达108.1亿元;

  全县40%人口从事茶产业,农民收入50%来源茶产业,农业产值60%来自茶产业;

  茶叶市场带动全国产茶地十余个省,150余万茶农的1000余万亩茶园健康发展……

  在松阳,除了常规的种植、加工、销售茶叶,还衍生出茶苗商、茶机商、采茶工中介、茶室、茶宿、茶书院等各类小行业,分工日趋细化、专业化。

  源于茶叶,松阳的十万余茶农都在茶产业链的各个环节找到了适合自己的位置,率先“吃螃蟹”的一拨茶农、茶师们赚到了数个“第一桶金”,带动着更多的茶农们行走在增收致富、实现乡村振兴的大路上。

  又到一年采茶忙。2月7日,松阳的茶农们已经忙碌在茶园中,开始采摘新茶。而新兴镇的徐伟众在3月20日才开始张罗采茶工到茶园采茶。为啥他一点都不急呢?原来,早在去年12月底冬插时,他种植了5年的半亩奶白茶枝条已经为他赚了5万余元。

  徐伟众从事引进特色珍稀新品种已经有12年,期间他先后引进推广过黄金芽、紫鹃、奶白茶等优质良种。2018年,黄金芽、紫鹃等良种的枝条还卖出了每斤7至12元的价格,目前每亩仅销售枝条一年至少有两三万元的收入;而奶白茶枝条2018年每斤能卖出120元的价格,每亩枝条销售上了十余万元。跟着徐伟众先吃“螃蟹”的叶金旺、余高英等茶农,多的一年能赚到上百万元,一般的至少也有五六十万元,心里简直乐开了花。

  若说,这是茶产业链中的一个小环节,不能代表大多数,那么,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规模化种茶,率先在全县发展茶产业的新兴镇的茶农们,他们的收益可就不是代表一小部分了。

  看着连绵的茶海,新兴镇政府返聘的茶叶技术辅导员李关俊满脸的自豪,他说,“新兴的茶农可以说是全县最富有的农民,一年收入多的有五六十万元,二三十万元的很常见。”

  茶业富民的同时,也是旺村的。

  新兴镇的上安村,如今可是松阳的“首富村”。村里建成了浙西南最大的茶青交易市场,年交易额超6亿元,高峰期一天有2万余人次进行交易,火爆的市场,带给上安村的是无数的商机。2018年,上安村已发展了百余家茶叶加工厂,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3.5万元。

  在村民实现家门口增收的同时,村庄的基础设施建设也日益完善。近年来,村里结合已建成的茶青市场,还启动了茶文化公园、小水系整治等项目建设,进一步改善村容村貌;以上安茶叶专业合作社为龙头,率先在镇里推行了“机器换人”工程,所在乡镇在年底被省农业农村厅授予省级农业“机器换人”创建示范镇(茶叶)。

  近年来,松阳县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松阳茶产业转型升级打造全国茶产业强县的若干意见》《松阳县推进茶产业转型升级扶持办法》等政策措施推动产业发展。2018年县委十届五次全会提出,通过实施“种植质量提升”“加工品质升级”“品牌市场拓展”“经营主体培育”“产城融合发展”“产业转型保障”六大工程,将松阳打造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中国茶乡”。

  人才汇聚 乡村振兴有活力

  松阳茶叶源于东汉,是松阳人民曾经引以为豪的“三张叶子”之一。1800多年的农耕文化历史,让松阳人养成了精耕细作的良好习惯。在茶产业的发展进程中,这个良好习惯厚积薄发,不断创新,然后转化成了经济效益。

  在上世纪90年代,松阳的茶产业开始兴起发展的时候,涌现出一批敢闯敢干的松阳茶人,他们在推广精耕细作地种植茶叶良种的同时,还带头加工茶叶,不断完善、改进当地原有的茶叶加工技术,在不断地摸索、学习、创新、实践中,松阳茶人们琢磨出一套较为完整的“松阳香茶”种植加工生产技术,松阳因此成为中国香茶发源地。“松阳香茶”成功注册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之后成长为浙江优质绿茶的典型代表,荣获“2017最受消费者喜爱的百强中国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2018年浙江省最具成长性十强品牌”……

  最早这批本土加工技术人才的涌现,除了带动本地的茶农发展茶产业,还有不少人走出松阳,带动其他地方的村民踏上发展茶产业之路。与福建省交界的偏远山区庆元县龙溪乡在“松阳茶师”孟文化的带动帮扶下,村民的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极大地改善。几乎全国的产茶区都能找到像孟文化这样带动种植加工销售茶叶的“松阳茶师”身影。

  随着茶产业的蓬勃发展,上千外地茶商慕名前来松阳,有的常驻浙南茶叶市场分销茶叶,有的留在松阳创办茶企,还有的在创办了茶企赚到钱后又投入到松阳的其他项目中。

  范正荣在松阳从事茶叶加工销售二十余年,创办的浙江振通宏茶业有限公司是最早一批涉足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领域的企业,目前已成长为超亿元企业;源于节会活动,深圳市悠谷春茶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孔晓澄将深圳的精制茶厂搬到了松阳,开启了茶叶从农产品向商品转化的发展之路……

  产业发展了,乡村振兴了,年轻人也来了。

  这不,一批年轻人纷纷离开了大城市返回松阳,成为了松阳的新生代茶人,探索着茶产业链中的新领域:

  “80后”叶洪清的“茶+物联网”模式让消费者实现了从“茶杯到茶园”的无缝对接;原大学讲师回归的茶人陆俊敏,做起了小众的“定制茶”,开办了茶文化书院;新兴镇的孟雪芬一直为实现“让茶不仅仅是茶”的创业目标努力着;建立了云缬坊的叶科,提取了茶色素,将“茶+扎染”文创产品推向了国外……

  还有一批年轻人才也来到了松阳。他们发挥自己的特长,有在茶园中设计茶室、茶亭的著名建筑师徐甜甜,有将老街中的百年汀屋改造成书吧茶馆的资深媒体人夏雨清,还有“小茶姑娘”等民宿业主、餐饮业主,星星点点地在茶园周边建起了一家家茶宿、茶餐厅……

  各类人才的汇聚,让田园松阳的茶产业之路越走越生态越健康的同时,还让田园松阳的乡村保留了乡村味道、留住了田园乡愁,变得更加宜居宜业。

  人才对产业发展的作用,让松阳更加注重产业人才的培养。

  学校致力于茶文化特色课程的开发,编写介绍本地茶知识的课外读本,让孩子们从小知茶识,习茶礼。

  县职业中专专门开设了《茶叶生产与加工》专业,重点培养本地新生代茶人。

  相关部门联合开展“松阳茶师”培训工作,并建立了“松阳茶师”档案,目前已培育“松阳茶师”6000余人。如今,不少“松阳茶师”被各产茶区高薪聘请,月薪高达十余万元。

  文化碰撞 乡村振兴有灵魂

  2018年3月28日下午,一个关于全国茶叶品质提升的研讨会在松阳召开,50余位专家学者共同为茶叶品质提升发展出谋划策。会议提出,要坚持绿色发展理念,通过搭建互联互通平台,促进“品牌强茶”走出去,进一步推动一二三产业有机融合,实现茶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业界的知识碰撞,让松阳的茶产业发展更趋绿色生态,更具发展活力,也让松阳先后获得诸多国字号荣誉:全国绿色食品原料(茶叶)标准化生产基地、全国绿色食品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连续七年成为全国绿色防控示范区……

  松阳连续十余年举办“中国茶商大会.松阳银猴茶叶节”,将业界专家学者、知名企业老总、茶商、各茶叶产地市场负责人“请进来”的同时,也将每年先进的、前沿的、符合茶产业发展实际的信息与技术带进了松阳。

  2018年,联合国粮农组织(FAO)、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选择与松阳县雪峰云尖茶叶有限公司签订示范合作协议,实施《碳中和茶叶生产项目》,成为全国唯一合作示范点。

  在赤寿乡楼塘村,以收集保存国内外优异茶树种质资源,开展鉴定评价与保护利用研究,促进茶树新品种选育、新产品开发和产业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丽水市农科教旅一体化基地正如火如荼建设中,该基地核心建设内容为浙江省茶树种质资源圃,立足浙江、面向全国、辐射世界主要产茶国,规划期内收集保存茶树种质资源2200份以上。

  松阳迈开了茶产业接轨国际的步伐。

  产业的发展,提升了松阳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尤其是大木山茶园创成国家4A级景区。茶文化博物馆的建设,茶旅游线路的推出,进一步推动了茶产业一二三产融合发展。

  茶园中的木山堂茶室、茶亭成了茶旅中必去的打卡点。游客们、茶艺师们或品茗新品,或体验制茶,或学习茶道,或走出茶室畅游茶海,到精美茶亭里摆POSS晒朋友圈,摆开茶席比拼技艺……

  写生的学生以及画家、摄影师们也来了,用手中的画笔或相机,尽情地描绘和拍摄下他们眼中的风景,不管是忙碌的茶农身影、还是悠闲的骑行游客,在茶海间都能自成一画、一影。

  与此同时,音乐沙龙品茶会、绿色生态茶乡行主题茶旅活动、中国浙江自行车系列公开赛——松阳大木山茶园山地车越野绕圈赛等一系列围绕着“茶”字展开的活动丰富多彩,尽显清新自然、生态绿色的田园松阳之美。

  茶产业的发展,不仅带给茶农稳定的生活,也塑造着茶乡的精神风貌和生活理念。

  每年县里举办的茶事活动都会开展茶王赛,不断地比拼着茶农们的加工技艺,重塑茶农的价值观,提升茶农的自豪感。

  于是,邻里、亲戚、朋友间相聚聊得最多的话题都跟茶有关。今年茶叶行情怎么样?谁家的茶青质量最好,加工的茶型漂亮,口感好,卖出了好价钱……在大家的交流、切磋与比拼技术的过程中,总结最具松阳特色的加工模式,选择出当前最适合市场需求的产品。

  一些家庭设置了专门茶室茶座,空闲时坐下来喝一杯茶,体验和谐的家庭邻里关系。

  茶让人心归平和、让人安居乐业。

  你看,一个个围绕“茶”字展开的乡村振兴故事,正在松古大地上轮番上演。


责任编辑王建才

旅游风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