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热点专题
“包宝宝”有没有 戳中你的心?
发布时间:2019-04-12

刘波

前几天,一部7分钟的中国风短片,获得第91届奥斯卡金像奖,它戳中了很多妈妈的心,在妈妈们的心中掀起巨大波澜。

故事发生在一个华人家庭,一个女人正熟练的擀着面皮,做着包子。一个包子突然哇哇大叫,萌化了女人的心。从此,她视这个包宝宝如自己的孩子,给包宝宝量身高,和他一起买菜,给他买零食……一切都是那么温馨。不知从哪一刻开始,包宝宝有了自己的想法。也许是从妈妈不让他和小伙伴一起踢球开始……他不再想吃妈妈买的点心,不让妈妈进他的屋子,也不再理会妈妈精心准备的一桌子美食,他想和自己的朋友出去兜风。这一天,包宝宝带着自己的女朋友准备从家中搬出去,妈妈无论如何也接受不了包宝宝的离开,崩溃之中,居然把他吃掉了……

这部影片讲述的是一个中国人熟悉的话题——妈妈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的“控制”,以及如何面对长大以后的孩子。

中国孩子从小被教导要“听话”:听老师的话,听父母的话,其中最重要的是“要听妈妈的话”。然而,“听话”并不恒久,随着孩子一天天长大,当他的想法、经历超出父母的经验值时,一场较量就开始了。就像动画片中的妈妈,要干涉小包子的兴趣爱好,要监听他的秘密,不能接受他的爱情,要阻止他离开家……最终,在小包子走出家门的那一刻彻底崩溃了,一口将小包子吞进肚子里,泪流满面……

生活中,不也常有这样的妈妈吗?最终以爱之名,“吞噬”了孩子的自由和人生。不过,也应该看到,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妈妈们付出的成本实在巨大,从吃喝拉撒睡到辅导作业、考试升学,再到成家立业,很多妈妈牺牲了自己的职业追求、个人爱好,付出极大的时间精力。

因而,孩子一旦“失控”,妈妈们会感觉到深深的背叛,会对孩子越抓越紧。或许有一天,当妈妈们不必再如此牺牲时,她们内心的焦虑感和控制欲也不再如此强烈,面对离家远行的孩子,也能泰然地挥挥手,目送他去追求自己的幸福人生。

千岛湖新闻网  编辑:刘波  于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