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137.5万人
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公布的数据,截至3月29日,全国各地税务机关受理年所得12万元以上纳税人自行纳税申报人数达到137.5万人,共补税15亿元。
广东:25万人
广东省地税局2日对外发布,截至3月30日,广东省(含深圳)2006年度年所得12万元以上自行申报的纳税人数超过25万人,居全国前列。
自行纳税申报的纳税人主要集中在广州、深圳两个中心城市和经济较发达的珠三角地区,其中广州、深圳两市的自行申报人数合计超过18万人,占全省自行申报人数的72%。
北京:24.9万人
北京地税局对外发布,截至4月1日,北京已经有24.9万名年所得12万元以上个人主动进行了申报。这与地税部门掌握的数据基本吻合。
重庆:近1万人
截至4月1日,重庆市年所得12万元以上个人所得税自行申报人数接近1万人,其中房地产、电力、电信、银行、保险、律师事务所等高收入行业和系统的部分从业人员主动向税务机关咨询政策,提前完成了纳税申报。
福建:超过6万人
截至4月2日,福建省共受理年所得12万元以上纳税人自行申报60616人,申报年所得额185.92亿元,已缴个人所得税税款31.5亿元。
(综合新华社消息)
记者观察
先期遇冷
今年1月1日以来,年所得12万元以上高收入人群个税申报工作启动。这是个人所得税制度施行26年后,首次需要纳税人主动申报个人收入。为此,各级税务部门做了大量细致的宣传工作。
可是,在个税申报“初年”,各地开局普遍“叫冷”。前两个月里,全国仅有近40万人自行申报;北京市申报只有4万人,地税局此前估计的“潜在申报人”约为25万人;湖北省实际申报人数为1万多人,地税局估计全省人数在3万人以上。
3月中旬以后,随着截止日期的临近,每天申报人数不断增多,呈加速增长态势。
工薪为主
从已申报人员的结构上看,仍然由工薪阶层“唱主角”,私企老板、自由职业者、个体工商户仅占少数,而被列为高收入人群相对集中的行业,申报人数也相对较少。
湖北省武汉市,目前已经申报收入的人员主要分布在金融、保险、电力、电信、大专院校等高收入行业,其中金融保险行业有900多人。而全市私企老板申报人数仅100多人,房地产商130多人,个体工商户有100多人。
陕西省西安市,符合申报条件的人员中,书画界人士较为集中,而在申报时却一度出现“集体缺席”的情况。
专家视角
申报人数未达预期目标
个税申报截至4月2日,从之前的统计数据来看,个税申报人数并没有达到预期目的。中央财经学院副院长杨志清教授认为,造成这种局面的主要有四个因素:
第一,从政策的时效性来讲,个税申报规定年收入超过12万的人要进行申报,但是《个人所得税自行申报办法(试行)》从去年下半年才出来,申报时限并没有满一年,纳税人对以哪个时点开始进行计算较为糊涂。
第二,从现实来讲,纳税人一年中的各种收入来源比较复杂、零碎,一般来讲,很少有人会有记录明细账的习惯,要求每个人像专业财会人员那样把税法意义上的所得汇总起来的确存在难度。
第三,企业记账系统不健全造成的我国90%以上的企业都属于中小企业,其中一大部分企业的记账系统不健全。比如很多人拿了薪资,企业没有给凭证,也就是说,不用走账。那么这部分人收入的信息,税务部门就无法获得。信息不对称,客观上造成税务部门很难掌握每个纳税人的情况。
第四,纳税人主动纳税意识比较淡薄。
杨志清教授说,应对这些情况,我们首先应该强化企业的财务管理,其次要加强税务执法,提高税务服务水平,最后,减少现金交易额,通过银行卡走账,就会留“底”,这样给税务部门稽核提供了方便。
北京地税开始约谈未报税者
4月2日是年所得12万元以上个人自行纳税申报截止日,此次申报历经了三个多月。北京共有25.5万名高收入者进行了申报,其中包括3.5万名此前地税部门未掌握的纳税人。申报人群主要集中于金融保险、电信、电力、房地产等行业,以及文艺界、体育界从业人员等。另外,通过自行申报工作的开展,1至3月,个人所得税收入85.9亿元,同
比增长29.7%,其中3月份个人所得税收入就达到33亿元,同比增长82.1%。昨天,市地税局向社会各界通报了此次北京地区的申报情况,并表示即日起开始对逾期没有申报的纳税人约谈,并区别情况依法予以处罚。
25.5万人自行报税
昨天是申报期结束后的第一天,市地税局在发布会上表示,截至4月2日,全市共有25.5万名年所得12万元以上的个人进行了自行纳税申报。“此前地税部门掌握的符合申报条件的纳税人大约有22万名,绝大多数纳税人都进行了申报,还有大约3.5万名此前不在地税部门掌握中的纳税人也进行了申报,他们分布在各行各业。”市地税局负责人表示,因为今年是自行纳税申报的第一年,有一些符合申报条件的个人存在侥幸心理,没有按期申报。
1月至3月个税收入超85亿元
市地税局负责人透露,年所得12万元以上个人自行纳税申报促进了本市个人所得税税收的迅速增长,今年1月―3月,全市个人所得税收入达到85.9亿元,同比增长29.7%,其中在申报高峰期的3月份,个税收入就达到33亿元,同比增长82.1%。“自行申报带来的补税金额至少有六七千万元。”
工薪收入占申报大头
市地税局负责人表示,此次北京地区的申报有一个特点,就是申报所得主要集中在工资薪金所得、利息股息红利所得、个体工商户生产经营所得、稿酬所得、劳务报酬所得、财产转让所得等项目上,其他各项所得也都有申报。从行业上看,申报人员主要集中在部分行业和人群,如金融保险、电信、电力、房地产、航空、中介机构、高等院校等行业,以及文艺界、体育界等。
海淀区6.5万人报税居全市第一
另外,城区申报人数占总申报人数的90%,其中海淀区的申报人数为6.5万人,朝阳区为5.5万人,西城区为5万人,东城区为2.7万人。海淀区位居全市第一。98%以上的纳税人采取网上申报方式。
“提示函”督促纳税人申报
今年春节前后,市地税局共发出22万封提示函,提醒达到申报条件的纳税人及时进行申报。“因为我们此前掌握的符合条件的纳税人大约有22万名左右,而到春节前后只有较少纳税人进行了申报,所以决定发出22万封提示函,提醒纳税人按期申报。”市地税局负责人说。
记者了解到,相当部分的纳税人正是收到了地税部门的提示函后进行申报的。此外,税务部门还为全市超过3.5万家企业提供了上门服务。
已开始一对一约谈未申报者
申报期已经结束,地税部门表示,即日已经开始对应申报、未申报个人进行一对一的约谈。对于约谈的具体进程,地税部门未向记者透露。据介绍,税务部门可以通过税收检查等手段找到应申报而未申报的个人,与其进行面对面的约谈。根据税收征管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逾期没有申报的纳税人,税务部门将责令其限期改正,区别情况依法予以处罚。
逾期未报税者将最高罚1万元
据记者了解,根据《征管法》第六十二条的规定,如果纳税人未在规定期限内办理纳税申报和报送纳税资料的,由税务机关责令限期改正,可以处2000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可以处2000元以上1万元以下的罚款。
申报系统将无限期受理报税
现在,年所得12万元以上个人自行纳税申报已经结束,但市地税局负责人表示,地税部门的申报系统还将无限期受理申报,包括网上申报、邮寄申报和上门申报。
逾期申报须说明原因
提醒纳税人注意的是,逾期申报的纳税人在申报的同时还必须到主管税务部门说明逾期申报的原因。对于逾期申报的个人和逾期未做申报的个人,税务部门将区别情况予以不同的处罚。
来源:人民网
千岛湖新闻网 责任编辑:汪巧明 姜智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