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市场农副食品价格又开始涨了,前个月白豆腐是1.2元,这个月先是涨到1.6元,现在已经是1.8元了。除了豆类产品外,外地进的反季节菜价格也涨得厉害,圆辣椒涨到了3.5元,平时4、5角一斤的花菜现在也卖2元,前几个月价格一直比较平稳的带鱼等也略略上涨。除了菜之外,千岛湖镇的液化气前段时间涨到120元一瓶,汾口镇的液化气更是130元一瓶,也不知道涨价会持续多久,会不会波及其他方面。”新北社区开小餐馆的何老板这样告诉记者。近半年来,城镇物价的快速上涨对百姓生活产生了一定影响,今后物价走势成为百姓的关注点。
透析物价上涨缘由
物价持续上涨是为何?记者带着问题于12月10日来到县发改局价格收费管理科,咨询了该科王舟燕科长。王科长告诉记者,物价上涨不仅仅是淳安一个县的个别现象,而是今年来全国性的普遍问题。今年下半年以来,我国大部分城市的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CPI)持续突破3%的最低警戒线,以粮食、食用油为龙头的食品类价格涨势明显,带动整个消费价格指数上涨,给城乡低收入家庭造成一定影响。
今年物价上涨(主要是农副产品)的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首先是成本推动。近十年来,我国主要农产品价格一直低位运行,稻谷、小麦、玉米、大豆、油菜籽、生猪等主要农产品现在的价格,有些甚至低于十年前的水平。但与此同时,种植养殖成本随着生产资料价格和农村劳动力价格的上涨而大幅上升,所以,目前农产品价格上涨带有明显的恢复性质,具有一定合理性;其次是供求结构失衡。比如,由于去年上半年生猪价格跌到谷底,导致生猪存栏下降,去年下半年生猪价格开始进入周期性上涨阶段,加上部分地区出现的蓝耳病等疫情,加剧了生猪供应的紧张;最后是国际市场价格的带动。受国际粮食库存下降、国际价格传导等因素的影响,国内粮价保持了上涨趋势,由于粮食是食品生产链的源头,较大程度上影响到以粮食为原料的食用油、肉、禽、蛋、奶等主要副食品价格。
据国家统计局12月11日消息,11月份,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上涨6.9%,生产资料出厂价格同比上涨4.8%,生活资料出厂价格同比上涨3.7%,其中食品类价格同比上涨18.2%,以食品类价格上涨的带动作用仍在持续。但我国物价涨幅总体来说还未失控,没有出现严重的通货膨胀。
王科长分析说,我县的市场价格运行情况和其他地方类似,从长期看,随着政府宏观调控力度加大,物价总水平肯定会趋于合理,但是就目前的情况来看,价格运行在今后一段时期内仍将面临较大的上涨压力,物价总水平在短期内下降的可能性并不大。
政府采取多种举措平抑物价
物价快速上涨影响到居民的正常生活,这也引起了政府的高度重视。为稳定副食品市场价格,减轻百姓菜蓝子负担,我县从7月底开始就稳定以猪肉为主的副食品市场价格开展了一系列工作。除继续加强粮食及肉禽蛋、植物油、液化气等居民生活必需品的市场价格监管、价格监测和走势分析外,还拟建立价格调节基金制度,增强政府运用经济手段调控价格的能力。
为进一步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我县在7月、8月连续两次对1-6月份在册的11687位城乡低保对象增发物价补贴,两次共发放资金112.9万元;今年下半年,又向在册的城乡低保对象发放了115.34万元物价补贴。记者从民政局了解到,今年全年我县发放农村最低生活保障金和城镇最低生活保障金944.81万元,受益群众达5743户共11878人。与此同时,我县大力发展生猪生产,增加市场供应,为了鼓励和保护生猪养殖,8月15日我县向1601户母猪饲养户(规模养殖场)发放了27.465万元政府财政补助。
目前,在政府的调控下,我县猪肉价格在经过一番涨价后已经保持基本稳定。随着政府宏观调控力度进一步加大,调控效果将会不断体现出来。(记者 方俊勇)
千岛湖新闻网 编辑:叶青 姜智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