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热点专题
小区小吃店几家欢乐几家愁
发布时间:2008-05-15
小区小吃店几家欢乐几家愁

  天气渐渐暖和起来了,好多小吃店都变成夜排档,营业到半夜十一二点,有的甚至营业到到凌晨三点才打烊。最近就有市民反映在炉峰路社区里面有三家小吃店,专门做夜宵,每经营到很晚,吵得楼上及附近的居民晚上都无法入睡。

  记者中午去看了一下,发现这三家小吃店的门都关着,附近的居民说,他们要下午3-4点钟才开始营业的。

  陈女士是居住在小吃店对面那幢楼的,“从我家的窗户就可以看到这三家小吃店,天气一暖和,他们就营业到很晚,客人在这吃饭、喝酒、划拳的声音很大,有时客人喝醉酒就摔桌子打架,半夜三更都被吵醒睡不着,居民反映了很多次都没有效果,照吵不误,夏天那更不用说了,希望相关部门好好地管一管。”陈女士很无奈地说。

  对面书店老板说:“晚上我们是不在这睡的听不到,但听我楼上的住户说,有时候这三家店实在太吵了,让人无法入睡很气愤,楼上的居民就拿酒瓶子往小吃店门口砸。他们不仅吵,而且吃剩的饭菜在那些收泔水的人装不下时就往店门口的沟里倒,一到夏天那个臭啊,真是让人无法忍受。”

  到了晚上,记者再去时发现生意果然很好,一桌一桌的都摆到外面吃了。一些顾客觉得实惠就经常过来吃,特别是一些开出租车的朋友。

  记者在千岛湖镇各个小区都走了一圈,发现靠近路边的居民楼下面的店面有很多是从事餐饮行业的,特别是一些居民比较集中的地方。对于小区里开小吃店,市民有的赞成,有的反对。

  方女士家的楼下向街的店面也开了一家小吃店,原来烟囱是向上排的,一开窗户就有一股很浓的烟味,窗台上都是油,窗户都不敢开。现在楼下的小吃店的烟囱虽然是向下排的,但还是不敢开窗户,窗台上仍是一层厚厚的油。她是住顶楼的,住在二楼的居民那就更糟。

  住在望湖社区的金女士说:“现在小吃店的烟囱虽然都是朝下埋在地下的,但还是有油烟的,下面小吃店的厨房就是对着我家的阳台,晒出去的衣服被子总是觉得有一股油烟味,有时还会沾点烟灰。”

  也有些持不同看法的小区居民认为,小区里的小吃店方便了小区居民,每天早晨上班的时候来不及做早餐,到楼下的小吃店买些包子、馒头、油条、豆浆之类的多方便,总不能跑到菜市场去买吧?还有晚上不做饭,一家三口到楼下的小吃店炒几个菜,觉得这样挺好的,不但没有给自己的生活造成影响反而是更方便。

  这样看来,小吃店既方便了居民的吃饭问题,同时也给居民的生活造成了很大的影响,特别是夜宵店。那么像小区里的小吃店,相关部门是怎么样管理的呢?

  记者为此咨询了工商、环保等相关部门,了解到在小区里开小吃店,营业执照都是要经过楼房住户的同意,获得环保部门的排污许可证、卫生许可证才可以审批的。如果小区的小吃店有营业执照在法律上是合法的,对于有些小吃店产生了噪音、卫生等污染,严重影响小区居民的生活,一经查实相关部门会联合执法,对其要求异地搬迁或是要求减少各种污染,不能影响居民的正常生活。对于无营业执照的小吃店,就必须要依法取缔。对于小区一些新开的小吃店,工商部门也都是严格审批的。

  在环保部门记者了解到,就在记者进去的半个小时之前,炉峰路社区一家小吃店的老板自己打印了一张告知顾客告示,提醒前来小店就餐的顾客在9点后不要划拳、大声喧哗,以免影响居民睡觉。对于噪音、污染等问题,环保部门也会对千岛湖镇进行一次大检查。

  小区里的小吃店,一方面给市民就餐提供方便,另一方面又给小区造成各种各样的污染。店老板要赚钱维持生计,小区居民也要睡觉休息,安静整洁的环境不可少。好像解决起来很难。

  记者认为相关的职能部门要加大管理力度,严格把关。小吃店老板也要遵守相关的管理制度。顾客在吃饭时要做到文明就餐,不大声喧哗。这样才能营造一个和谐的生活环境。(见习记者 义永华)

千岛湖新闻网 编辑:叶青 方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