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热点专题
化解邻里矛盾应沟通为先
发布时间:2014-07-21
化解邻里矛盾应沟通为先

  前不久,网友“xds”在千岛湖论坛上发表了一个题为《大家来扒一扒自家附近的奇葩雷人邻居》的帖子,引发了大家的热议。他说:“住在城里,住户密集度高,一个单元里上上下下的都成了邻居,边上单元楼离得近,同楼层又几乎是邻居,各色人等都有。大家生活在一个相对较小的空间圈里,个人习惯难免会影响到他人,也许自己一些不在意的行为会让你的邻居生活不得安宁。记得以前每天早上起床走路时的拖鞋声音会吵着楼下未起床的邻居,说实话自己走路时根本听不到什么大声音,但楼下可能很明显。如果是一个和气的人,能为他人着想的人,有些事情好言沟通后改变一下,对大家都好,但在不知道对方性情的情况下冒然沟通,有些人可能因此种下过结,甚至反目或动粗……所以我想大家在这里曝一下邻居的不良习惯对自己的影响,自己也是他人的邻居,自己的行为也可能影响邻居,也看看他们的报怨吧。”

  紧接着,这位网友爆料说:“楼上其中有户人家,年纪比较大,平时比较节省,似乎从来不用洗衣机的,冬天厚的外套什么的,可能没力气拧水,还是怕拧皱了,衣服从水里捞起就直接挂外面了,而且经常是在中午或下午开始晾衣服,这样楼下所有楼层的人就遭殃了,快要干的衣服全被淋湿。而有时候是水里捞起来的布条拖把就挂阳台上晾了,拖把水全淋在楼下住户的衣服上,真的很无语。另外楼上不知道哪层喜欢往窗外扔垃圾,甚至烟灰烟头,窗台上经常看到有烟灰,下面房顶一段时间下来会有各种垃圾在上面,在家里往窗户外面看,真的很煞风景。”

  该帖子发出以后,不少网友迅速跟帖。从跟帖的内容看,有的是“曝光”邻居的不良行为,有的是探讨邻里如何沟通,有的则是反思自我。

  记者认为,邻里关系处理是一门学问。我们要正确看待已经存在的邻里矛盾,在遇到问题时,多设身处地为他人想一想,不偏激、不姑息,只有这样才能解决问题。

  首先,总有一些人在行为上有瑕疵,只有全面剖析其原因,才能找到解决办法。许多市民表示,他们的邻居道德素质较差,生活习惯糟糕,这全都是他们自己的错。这种说法虽然并非无一定道理,但却过于偏激。事实上,许多邻居虽然做了一些不当之事,但是他们自己却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可以算是“无心之失”。对于这样的情况,如果我们以牙还牙,显然失之宽厚。

  仔细分析,我们会发现造成此类“无心之失”的原因很多,其中最常见的便是,部分市民进城时间不长,对城市生活特点缺乏了解,所以这算得上是“社会变革中的烦恼”,从根本上说,只有时间才是最好的疗药。当然,如果把问题全部留给时间解决,这也是放任和不负责任,我们每人的努力完全可以缩短解决问题的进程。

  其次,邻里沟通时,批评邻居和反思自己缺一不可。遇上了一些“不好”的邻居,许多市民在愤怒之余,第一反应就是上门问罪。也许,对方会接受批评,也许对方会冷目以对。如果是后者,我们也许应该先冷静一下――我们自己是否也有问题没有解决呢?须知道,正人先需正己,打铁还需自身硬。批评,这固然是沟通的重要手段,但是用好自我批评却是获得对方理解的利器。所以,我们在和邻居沟通时,应该多站在对方角度想一想,自己是否也有不当之处,只有自己敞开心扉,才能获得对方的认同,实现更好沟通。

  第三,处理邻里矛盾,要慎用、善于用好法律武器。当然,现实生活中也总有一些邻居完全无法沟通,其行为也非常不道德,在无奈之下,许多人只好选择法律手段――报警、投诉。虽然利用法律武器,能够达到立竿见影的效果,但却是最无奈的选择。从现实情况,邻居都是低头不见抬头见,一旦将问题付诸于法律,双方就很大程度上失去了对话空间,即使问题最终得到解决,也会成为一对“冷战”邻居。古人说,好邻居是个宝,这不是没有道理的。所以,我们应该慎用、善于用好法律武器。   (记者 方俊勇)

 

千岛湖新闻网 责任编辑:叶青 范小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