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人们在饭店用餐时,常常会看到这样的情景:一桌人总有那么几个低着头,拿着手机刷微博、看朋友圈。对此,有网友吐槽“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莫过于我们坐在一起,你却在玩手机”。最近几天,千岛湖论坛网友“wyw”发帖“餐桌使用手机规范,你能做到几条?”引来不少热议。
原帖:“餐桌使用手机规范”8条:1.任何人都不能看手机,所有放在餐桌上的手机必须屏幕朝下;2.如果有人偷看手机被发现,第一个发现他看手机的那个人可以打开手机刷1分钟朋友圈;3.如果实在想拍下餐桌上食物的照片,在取得50%以上就餐者的认可后,在用餐开始前以及用餐结束后各拍一张;4.如果你刚刚和男(女)朋友吵架了,在用餐过程中允许发送一条道歉微信;5.每人有一次接电话的机会,但必须响铃7次以上。接电话的时间不得超过3分钟。在这个人接电话的时候,其他人都可以查看手机,直到其挂断电话;6.如果是和同事以及领导一起聚餐,领导有权查看手机2次,每次3分钟,但不可以在这期间给在场任何人安排工作任务;7.如果聊天时聊到一个有争议的话题,而通过简单的上网搜索可以解决,那么可以指定一人使用手机搜索答案;8.如果你刚结婚或者有了宝宝,可以给大家传阅手机看照片,但总时长不得超过5分钟。
对于这个“餐桌使用手机规范”,不少网友表示中枪,“不待见别人吃饭时玩手机,但自己有时也是这样。”网友“六月的雨”非常赞同,她说:“无论是聚餐还是朋友在一起聊天,玩手机都是一种不礼貌的行为,一种让人讨厌的行为!所以自己只要和其他人在一起,就会把手机收起来,这是对其他人的尊重。”网友“玉兰”认为,这些规范从某种程度上讲是合理的,可以较好抑制聚会“低头”现象。
网友“莫妮卡”认为规范中提出的“如果有人炫耀最近的度假照,那么必须为这次聚餐买单”很给力,这是“餐桌前各种瞎得瑟,要让这些人付出代价!”
网友“商务588”说:“现在移动互联网发达、智能手机普及,‘低头族’越发壮大。据调查,29.31%的都市白领会在聚会时使用手机,人们沉迷和依赖于社交网络,造成手机强迫症、手机依赖症等新型现代心理疾病出现,对现实人际交往产生紧张和逃避情绪,更严重者,甚至产生冷漠的与世隔绝的心态,失去礼貌和教养。如此一来,恶性循环,社会交往的缺陷会严重影响人们的心理健康,影响人们的生活、学习和工作。所以这则规定其实很重要,也很及时。”
有人力挺,就不乏其他声音。网友“yxw305”认为,这是“吃吃空”。网友“闻香识人”问:“重要电话你不接?”另一位“qiandaohu1078”表示,这个规范有点无聊,“只要不违法,想玩就玩,我的地盘我做主。”网友“summer西瓜”也表示,他对“餐桌手机使用规范”很赞同,“但只要大家意愿一致,没必要太抠死理,否则反而拘束”。
网友“豪华558”表示,这种规范的出台“很可笑”。他解释,对于生活在智能时代的现代人类,手机等智能终端设备是不可或缺的,生活更是离不开互联网。这种硬性、呆板的规则,本就与时代发展、以及未来生活模式相冲突,如果对话题感兴趣,能引起共鸣,自然而然会放下手机进入交流状态,不需要刻意规定。
讨论中,绝大多数网友支持“餐桌使用手机规范”,但又觉得无法形成共识。网友“wang’ailan”说,可以请饭店、酒店做一些工作。“为鼓励顾客放下手机,最近有越来越多的美国餐厅用打折、现金等方式,奖励以良好餐桌礼仪享受美食的顾客。如:新泽西州的‘The Station’餐厅经理殷凡托利诺表示,‘如果顾客能在整个用餐时间不碰手机,我们就给5%的折扣,我们希望人们能多交流’;加拿大一家日式餐厅给表现好的孩子5加元的优惠;达拉斯的连锁汉堡店则给态度友好的顾客打折。另外还有餐厅业者表示,他们厌倦顾客低头专注于手机的景象,这好像没人在享受美食或与同伴相处的时光。”
网友“糯糯”说:“细读‘餐桌使用手机规范’的8个条则,或严肃、或戏谑、或温馨。想必是哪个调皮的网友,提出了善意的警示,希冀大家放一放手机,让心与心靠得更近。不过,外在‘规则’的约束,还需要人们内在愿望的支撑,只有明白了餐桌‘规则’真正的用心所在,低头族才能真正抬起头来,重新思考手机存在的意义和人际交往的实质。”
(记者 王筱倩)
千岛湖新闻网 责任编辑:叶青 范小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