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热点专题
垃圾分类,为何难大步前行?
发布时间:2015-03-30
垃圾分类,为何难大步前行?

  为全面推进生活垃圾无害化、资源化、减量化处置水平,提升千岛湖城区的市容环卫管理能力,去年10月份,我县专门出台相关的生活垃圾分类投放与收集处置工作实施方案,并多方开展工作,积极推进落实。半年时间过去了,垃圾分类工作进展如何?近日,千岛湖论坛网友“佳源电热水器”发帖,询问去年宣传得沸沸扬扬的垃圾分类,现在进行得怎么样了?

  工作做得好不好,百姓最有话语权。记者仔细梳理了论坛上帖子的回复,发现大部分网友认为垃圾分类效果并不明显,如网友“梦”就流着冷汗说:“不知道,该怎么扔还是怎么扔的。”网友“一路走过”说:“杭州都做不到,淳安做得到吗?何况杭州还给每户每月送30只垃圾袋。”网友“秀水心语”认为:“垃圾分类工作进程缓慢。”

  和上述网友观点不同的是,网友“yexia1987”认为:“每天早上,垃圾桶边的垃圾分类宣传员就站在那里,引导大家垃圾分类投放,十分辛苦,也很负责。如果人人都讲垃圾分类,卫生自然就好了。所以垃圾分类的好处很多,希望大家都能逐步重视,渐渐参与。”

  从网友的回复看,似乎千岛湖镇的垃圾分类与其他城市一样,也难逃虎头蛇尾、难以为继的命运,垃圾分类难以落实到位的难点究竟在哪?记者认为,垃圾分类是一个环环相扣的难题,其源头就是家庭垃圾的处理,倘若处理不好,后面的问题就成倍地增加。比如说,只有少数人将垃圾正确分类、投放,一些不同标志的垃圾运输车会出现空载现象,浪费人力和汽油,久而久之,收集垃圾的环卫工人又不得不将“可回收”与“不可回收”两箱垃圾混倒进运输车,而这又不足以成为居民家庭垃圾分类的永动力,于是便陷入了恶性循环,演变为城市管理者的“两难”。

  另外,垃圾分类还面临一个本土化的问题。首先是多年的生活习惯短时间难以改变,居民的自主性、自控能力还比较差。其次是厨余垃圾处理难的问题,因为中国菜的特点导致我们厨余垃圾中的一大半都是汤汤水水,处理起来极其麻烦,也很难实施干湿分类。最后是废品回收作为垃圾分类的重要环节,一直没有被重视,千岛湖镇可回收物价格较低,并常常不能马上处理、无处存放,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居民的积极性。另外,由于干湿分类没有做好,被弃置的垃圾当中有很多可利用的资源被湿垃圾污染了,无形中增加了人工分类分拣的成本。

  记者认为,将垃圾分类工作落实到位,必须找到关键突破口:一是加强垃圾分类管理,完善垃圾科学处理办法,加大市容环境设施投入;二是靠宣传和制度涵养居民垃圾分类的习惯和理念,正面激励引导居民养成良好习惯,如果有人在垃圾分类的整个过程中完成得顺利、便利,可以给予适当奖励,鼓励大家的积极性;三是垃圾分类要从娃娃抓起,很多文明习惯孩子是可以反哺和影响家长的,孩子可以成为家庭垃圾分类的宣传员和监督员,让垃圾分类工作事半功倍。

  垃圾分类的好处毕竟不能立竿见影,需要多年的持续努力,希望相关部门能够拿出处置酒后驾车的信心和决心,积极引导市民改变不好习惯,同心同力做好垃圾分类工作,让它能够由难变易、名至实归。 

  (记者 王筱倩)

 

千岛湖新闻网 责任编辑:叶青 范小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