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热点专题
公共电话亭 期待更新升级
发布时间:2015-10-27
公共电话亭 期待更新升级

  千岛湖新闻网记者  王筱倩

  公共电话亭存在于很多人的记忆里,是在十多年前。那时候,公共电话亭红极一时,有张IC卡,是一件很方便的事情。但时间在奔跑,手机越来越普及,公共电话亭成为城市孤独的“守望者”。

  日前,网友“翔龙”在千岛湖论坛发帖,呼吁拆除公共电话亭。他认为,大街上的公用电话亭几乎无人使用,上面都是灰尘,太脏乱了,不仅没有实用性,而且还影响市容。

  公共电话亭存之尴尬,放弃又伤了一些人的感情,电话亭的出路在哪里?怎样能再次赢得众人的“宠爱”呢?

  网友“玉兰”提出:“电话亭的‘没落’是受了网络时代的影响,但仍然可以想一些办法保留并改进。毕竟它是花费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修建起来的公共设施,不能说拆就拆。可以把电话亭改造成用银联卡缴电话费、磁卡缴电费和水费的终端,或者是将电话亭的样式设计成社区公告牌、小雕塑、街头园林小品等,让IC卡电话亭成为街头特色景观之一和信息发布渠道平台。”

  网友“qiandaohu1078”建议,是否可以改建成街头便民设施,现在智能手机很费电,人们外出时经常会找不到充电的地方,如改建成手机充电器小亭,能起到便民的作用。

  网友“summer”看了帖子以后,专门去查了一下国外的电话亭是如何“变身”的,他将这些信息罗列出来,希望给大家提供借鉴。“英国电讯公司允许公众以低至1英镑的价格‘认领’一座公用电话亭,自2009年开始,有超过1500座电话亭被英国居民改造成为花店、野生动植物信息中心、图书馆以及微型艺术画廊等。伦敦把闲置不用的电话亭改造成太阳能手机充电站,供用户免费使用,手机用户在充电过程中,电话亭中的显示屏会播放广告,且目前已有不少公司签约了广告。美国纽约仍然遗留9000间公共电话亭,过去两年时间里,纽约市推出了一系列计划,包括WiFi热点的试验和设计大赛,现在,纽约市民将公用电话亭视作公共艺术品、应急呼叫中心、休息室和获取市政服务的地方。

  记者的微友“小宝”最近去重庆玩,也在朋友圈里“晒”了一把重庆“升级版”的公共电话亭。说下个月起,重庆将有200多个智慧便民信息亭亮相沙坪坝。这些智慧便民信息亭其实就是“升级版”的电话亭,具有查询政务信息、免费wifi、便民缴费、摄像头天眼等功能,未来还能查询社保、违章等信息,打印团购的优惠券,超强的免费wifi能保障信息亭200米范围内200人同时上网。“小宝”希望,千岛湖也能有这么先进的电话亭。

  综合各位网友、微友的意见,记者发现,同意拆除公共电话亭的网友有很多,包括网友“花骨朵”、“冷于火”、“李子”、“秀水心语”、“我的龙千岛”等都投了赞同票。但更多网友认为,假如遇到突发情况,没带手机或者移动信号中断,公共电话亭能随时免费拨打110、120等紧急电话,保留很有必要,但需要进行功能服务上的更新升级。

 

千岛湖新闻网 责任编辑:叶青 范小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