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岛湖新闻网记者 邵建来 通讯员 胡海燕
小区居民聚在一起健身跳舞本来是件好事,随着跳健身舞――这一大众化的健身方式的普及,在广受欢迎的同时,健身舞也带来了一些问题:由于跳舞过程中需要搭配音乐伴奏,便携音响发出的音乐声时常让居住在附近的居民饱受干扰。
近日,市民洪女士向千岛湖镇相关部门反映,她所在的南山大街附近每晚都有人在跳排舞,由于音响大,影响了居民休息。他希望社区出面帮忙协调此事。
随后,社区工作人员连着几个晚上到现场了解情况,社区的两支舞蹈队确实在洪女士家附近跳舞,社区之前也与舞蹈队的老师联系,并劝导协调,建议舞蹈队把时间(每晚8点结束)和音量控制好,两支舞蹈队不管是平时还是节假日期间要控制好音量,同时社区还组织了文艺角负责人对晚上播放音乐的时间和音量都做了规定,尽量不要影响附近居民的休息。
如何处理好小区跳舞队的场地问题,社区也比较为难。工作人员说,跳舞的场地很难找,有居民希望广场舞爱好者前往绿园新村跳,由于距离远,出行不便,两支舞蹈队都不愿意去那边。
的确,一到夜幕降临华灯初上,城区除了大的广场外,很多社区都有一块跳舞的“自留地”。
跳舞健身,缓解疲劳,让心情调整到愉悦状态本无可厚非;反对噪音污染,争取安宁休息生活环境理所当然。据报道,一些城市也正在摸索对广场舞进行规范管理的办法,如温州鹿城区推行音响统一控制制度和广场舞团队准入淘汰制度,这在全国尚无先例。而对于许多健身舞爱好者来说,能有一块既能畅快跳舞又不影响他人的场地,是他们最大的心愿。“如果能给我们提供一块既能跳舞又不吵到别人的场地,对大家来说是一件两全其美的事情。”家住施家塘社区的健身舞爱好者朱女士说。
千岛湖新闻网论坛网友“河水清清”认为,要解决健身舞扰民问题,关键是解决空间上的问题,给跳舞者一个合理的去处,这既有赖于城市总体居住空间与公共活动空间的规划,也需要加强社区配套设施的建设,健身舞扰民的背后,正折射出目前健身场地难以满足百姓不断增长的健身需求,希望能免费开放更多的休闲娱乐场所,丰富群众的文化娱乐生活。
千岛湖新闻网 责任编辑:叶青 范小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