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以食为天。近年来,随着网络技术发展,网络订餐已经逐渐成为餐饮外卖交易的主要方式。但是,人们在享受“足不出户”便捷消费的同时,也有一些不良商家频频“打马虎眼”,由此带来了不少问题。
读者投诉“幽灵餐厅”
“全家人都觉得这家外卖店的菜挺好吃,没想到居然是家‘幽灵店’!”前几天,记者接到了一位读者的热线电话。这位读者说,几天之前在美团的一家私房菜店订了几次外卖,感觉味道还不错,周末决定直接去店铺用餐,结果按照地址门牌号寻上门,却发现查无此店,拨打商家所留电话提示是空号,附近商家也毫不知情。“一瞬间觉得整个人都不好了,这要是吃坏了肚子,谁来赔啊?”
带着这位读者遇到的问题,记者来到了县市场监管局餐饮服务监管科。该科负责人当场联系了本地美团工作人员,对读者反映的情况进行了核实,随后立即在平台上暂停了这家餐厅的业务资格。
“这种地址不符合、电话也打不通的问题,很可能是由于店铺转让、出售等情况造成的。”餐饮服务监管科负责人表示,下一步他们将责令网络订餐平台根据调查后的具体情况做出相关处理。
网络订餐有“烦恼”
“和杭州等大城市相比,我县网络订餐行业发展总体比较健康,但是也存在一些问题。”餐饮服务监管科工作人员表示,早在2015年,我县就对网络订餐开展过一次摸底。根据最新统计,我县的网络订餐主要有美团、饿了么、百度外卖等平台,各类网络餐厅超过500多家,发展势头非常好,有的网络平台生意较好的餐厅,全店80%以上的销售额都是通过线上平台实现的。诸如大嘴巴美食、永和豆浆等商家,网络订餐月售量都超过了2000份。
当然,网络订餐行业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遇到了一些“烦恼”。餐饮服务监管科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从目前监管了解的情况看,涉及“幽灵餐厅”这类问题并不多,问题比较普遍的,主要包括餐厅超许可范围经营问题,此外配送不及时、分量不足,以及图片和实物存在较大差距等问题也是投诉热点。
加强监管不放松
那么我县在网络订餐监管上的工作情况如何呢?记者了解到,自《浙江省第三方交易平台网络订餐监督管理规定》于2016年实施以来,我县已经积极加强行业监管。“去年我们对所有网络订餐平台的负责人进行了约谈。根据规定,提供网络订餐服务的餐厅必须取得食品经营许可证,我们要求订餐平台要做好资质、场地、设备和人员上的核实工作,只有符合这些条件才能‘登陆’订餐平台。”市场监管局工作人员说。
工作人员表示,网络订餐平台有核实商家的监管责任,如果出现问题,还需要承担连带责任。目前,我县的订餐平台已按照要求定期开展复核,市场监管局也会不定期开展网络订餐专项整治。“网络订餐最好选择有保障的大平台,有机会可以去现场吃一吃,看看证照是否齐全,网络订餐时注意保留电子发票。”工作人员表示,如果遇到问题,鼓励消费者通过12315热线等积极投诉维权。
千岛湖新闻网 责任编辑:刘波 范小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