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李维维 通讯员 胡晨韵
大学生实习是评价其综合素质的一个重要标准,许多大学要求学生在返校时上交盖有实习单位印章的表格,作为社会实践的依据。为此,一到暑假,各单位、各企业涌入大量高校实习学生,但实际的实习效果真的好吗?答案是否定的。
曾听过朋友抱怨,自己带的实习生在工作时一味追求省事省力,并未表现出虚心好学的态度,久而久之,朋友也就不愿再多教了。一个不愿多学,一个不愿多教,师徒关系有名无实。这样的事情真实地在我们身边发生。人的成长不仅需要书本知识,还需要实践锻炼,社会需要的是有实际工作能力的人才,而一味求取盖章了事并不是社会实践的目的,也让实习变了味。
目前,许多高校对于学生暑期实习,只是“看章了事”,对实习过程撒手不管,“章”即是学到本领的证明,让本应提高学生能力的实习逐渐流于形式。看似“你好我好大家好”,实则是不负责任的一种表现。加强后续监管,创新方式方法检验学生是否真正在实习中学到本领,已然成为当下许多高校亟待解决的问题。对于接纳学生实习的单位、企业来说,选择适合学生的实践活动,选择适合学生的老师,在教育过程中增强耐心等,都能进一步促进学生成长,使其在学习中增长更多知识。
当然,内因才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根本,大学生不应满足于“盖章”了事,要通过社会实践去锻炼自己,对自己负责,实事求是地、出色地完成社会实践,让暑期实习发挥出真正的意义。
千岛湖新闻网 编辑:胡国诚